


潮白小八路
第十章 隐蔽老窑地(一)
作者||刘瑞成
主播||东方红/金鸣天惊
音频合成/编辑||东方红
(接上集)“我去你们武馆找过你,听说那天县长请你喝酒你不去!躲了!”
“梭鱼”说。
“对对对,原来那个盘山的大个子揍是你呀?”
“是我!我叫‘梭鱼’。”
“哈哈,还能有谁?咱们整个盈州两米高的大个子恐怕不多吧?”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鸬鹚”决定改变一下今夜原定的工作计划。把“梭鱼”叫到一边耳语几句,“梭鱼”拎着枪快步离开了老窑地,自己则留下来与万能促膝交谈起来。
“鸬鹚”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刘贤农。他是蛤蟆台子大地主刘轩珩的二儿子,名义上是刘府的“二掌柜的”,公开身份则是省里派驻潮白河的水利专员,负责潮白河、蓟运河、箭杆河等盈州五县的水利事务,偶尔住在箭杆河边上螃蟹镇的水文观测站,真实身份则是盘山“老家”安插在盈州的中共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代号:“鸬鹚”。
日本人来了以后,盈州、蓟州、玉田等冀东三县的一些民众不堪日本人的统治,联合举行了较大规模的反抗日本侵略的起义。国民党蓝衣社乘机把他们收编为:“中央直属忠义救国军”第9路军,可惜没折腾几天,就被日本人给击溃的七零八落了。起义人员死的死、藏的藏、散的散,一部分人逃进了盘山。这时,八路军派往盘山的地下党已经先期到达了,负责人之一就是“鸬鹚”的远房表哥马万里,代号“蚂蜂”;另一个则是“蜘蛛”的亲叔叔安庆善,代号“黄鳝”。马万里与安庆善一个是芦洲的芦台镇人,一个是盈州的螃蟹镇人,都是外出求学的有志青年。早年在天津求学期间,俩人追随革命志士于方舟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
“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于方舟是潮白河下游的芦洲人,中共天津党组织的重要负责人,“二七大罢工”失败后惨遭国民党的杀害。几年以后,马万里、安庆善先后被中共组织派到了冀东,开始秘密工作。

按照分工,马万里、安庆善分别以“蚂蜂”“黄鳝”的代号负责冀东东、西部五县的地下工作。他们与盘山游击队其他领导人会合后,积极收拢原国民党领导的“冀东中央直属忠义救国军第9路军”被打散的人员,很快组建了一只八路军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支队,后改为13团,再后来扩编为冀东独立旅。
国立武汉大学求学期间,刘贤农已经秘密加入共产党。毕业后按照地下组织要求留在了盈州,“蚂蜂”成了他的直接领导人,也称“老家”。回乡以后,表面上是刘府的当家人,但他几乎多年没有回过蛤蟆台子了,府里所有事物全部交给了刘铁、刘铜兄弟俩来打理,管家们能定的事情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无权决定的事情,可直接进城请示“老东家”。他一向独来独往,办公地点从不接待任何客人,蛤蟆台子人知道刘府有个“二掌柜”,但除了刘高河兄弟俩以及部分辈分较高的族人以外,村里没有几个人与他打过照面。即使现在,为了工作需要,刘贤农与刘高河的这层叔侄关系,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让说破。这是纪律。也就是说,盈州地下组织的“老家”在盘山,“蚂蜂”是“鸬鹚”的上线。吸纳有识之士加入八路军队伍,积极扩大地方抗日武装正是刘贤农目前接受的主要任务。
今天,“鸬鹚”来这里是召集武委会秘密会议的,如此巧合地遇到万能,仿佛拾到了宝贝,“鸬鹚”紧紧地握住万能的大手舍不得放开。
“我们揍是八路军啊。今天见到你们,真是太意外、太高兴了!咱们的老百姓都自觉地奋起反抗了,看来,抗日洪流不可阻挡啊!”
“我也听说过专跟小日本子过不去的八路‘鸬鹚’,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今天得以相见,我万柳树三生有幸啊!”
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万能连忙搓着手,他还不习惯握手,不过,他感到了一股力量,那是一股从没有过的自信。
“你们几个人,组织上早就注意到了,特别是万能同志,上级指示我们尽快与你接触,可惜一直阴差阳错没能见面。你这个人有本事,群众威望高,是我们八路军最需要的栋梁之才呀。”
“哪里哪里,我也早揍想找一个打日本子、斗贪官污吏、杀恶霸土匪的好队伍!”
万能眼里噙着泪水,越说越激动。
“我也要杀坏人,把小日本子给赶走!”
“鱼鹰子”更是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
“我说八路的大官,咱们这么大的功劳,你喽儿能给我弄个啥官儿当当?”
“水蝎子”杨万发自有他的盘算,他打断“鸬鹚”与万能的谈话,翻着眼皮,不紧不慢地问“鸬鹚”。
“哈哈,这个小家伙儿问的有意思,这主要看工作的需要,不过我们干革命可不是为了当官呀!”
“不当官?不当官有啥鸟劲儿?啥权利都没有,没人听我的,还干啥八……”
“闭嘴!你瞎咧咧个啥?听队伍上的!”
万能伸手捅了“水蝎子”一下。
“‘鱼鹰子’,说说你,为啥非要当八路呀?”
“鸬鹚”转问“鱼鹰子”。
“有饭吃有衣裳穿,不挨欺负!”
“说得好,我们就是让更多的人吃饱穿暖,不挨坏人的欺负,我们还要赶跑日本人……”
接着,“鸬鹚”给大家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大家聊起个儿没完,眼看天就亮了。此时,“梭鱼”也回来了。
“‘鸬鹚’那个同、同志,揍你们的那个破暗号,快改改吧!都啥时节了,还‘咕、咕’的叫,蒙鬼吧?”
不让叫“二收儿”别扭,“鱼鹰子”想起了这个岔口,说起话来显得结结巴巴的。
“揍你能耐,人家八路大长官不如你×ב鱼鹰子’呀?”
“水蝎子”适时下蛆,拦住了“鱼鹰子”。
“对、对!是我们大意了,‘鱼鹰子’说得对,‘梭鱼’呀,咱们的暗号早过时了,马上联系‘老家’,及时改!”

“鸬鹚”拍拍“鱼鹰子”的小脑袋儿,满面笑容地赞许着。
“好小子!长出息了!”
“你喽儿叫‘鸬鹚’,你喽儿叫‘梭鱼’!嘿嘿!好玩儿,为啥都是河里的?”
“鱼鹰子”伸了伸舌头。
“那你咋叫‘鱼鹰子’呢?不都一样吗?”
“哦?一样吗?”
“鱼鹰子”眨着小眼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儿……
“老家”来信,“蚂蜂”指示“鸬鹚”立即把万能、刘高河等人送到蓟运河北岸的地下交通站,然后转往八路军盘山根据地。
螃蟹镇是盈州东部通往盘山的必经之路,从此到达盘山根据地必须渡过三条河。一条是“萧太后运粮河”。时过境迁,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萧太后运粮河”,实际上早已支离破碎。为了便于对蛤蟆台子十八村的管理,日本人在萧太后运粮河的古道上新拓了一条“三支河”,并派伪军在河的两头儿把守。过这条河不是很难,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要生存,人来人往很多,许多伪军也大都是本地人,检查相对松懈,只要有良民证一般不会太为难你;另一条是“箭杆河”。因为是进入螃蟹镇的唯一出路,过这条河就难了。桥头建有鬼子高大的炮楼,上面驾着机关枪,直接由日本人掌握。鬼子队部、伪军大队部都设在这里,日伪军里三层外三层把守着,非常严密;还有一条就是“蓟运河”。古人云:“入望总弥漫,烟波互激湍;芦苇中人产,鱼虾上客餐;众流渲泻地,休做望洋观”。蓟运河古称“鲍丘水”,元、明两朝称“潮河”,清代始称“蓟运河”,承载着上下游七八个县的行洪。蓟运河水深、弯急岔多、地形复杂,河、海两水潮汐相交受阻形成急流漩涡,经日本人探测,蓟运河中下游河段,平均河阔为200米左右,水深30至50英尺。素有小“百慕大”之称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为防御日倭海盗入侵,借助其天然优势,在两岸筑有炮台。1858年,大沽口海战失败后,又在此修筑4垒5丈炮台,中间水域沉降铁笼一部,用粗钢丝缆、铁棍缠绕成各型圈套和各种形态的尖、钩、链等状,阻止英法联军顺河北上。1859年在抗击英法联军的防御战中,蓟运河炮台以攻敌不备、出敌不意之功,取得了重大胜利。
以上三条河虽都属于潮白河的支流,但蓟运河是通往盘山的重要通道。河对岸是一片开阔地,北部就是八路军的游击区。日本人晚上一般不敢越过这个地区,只在沿线架上铁丝网设置巡逻队。为了防止违禁品及抗日人员通过封锁线,每个过河的人都会从里到外扒下三层皮。对潮白河人来讲,渡河不算什么,但此时已是冬季,冰结的很薄底下又有暗流,即使三九天气也随时都有被陷进冰窟的危险。

“要想安全的渡河,顺利到达根据地,必须谋划一个万全之计,大家都说说,有啥好办法没有?”
“鸬鹚”集思广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了。
“‘鸬鹚’同志,我们还在蓟运河南大堤上埋着两杆钢枪呢,我先去把它起出来吧?”
万能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他提议把枪取回来,顺便侦察一下地形。
“我也去!”
“鱼鹰子”想跟着。
“我自个儿去揍行,人多了添乱!”
“晚上去,一定要注意安全!”
“是!放心吧!”
当夜儿,留下“梭鱼”看家,万能潜到箭杆河三岔口,没费什么力气就取回了埋在地下的两把钢枪,还有几个手雷。
“这东西在地里已经埋了好长时间了,都生了锈,你喽儿看看,还能用不?”万能有些担心。
“我看看!”
“梭鱼”拿过来,三捅咕两捅咕,拍打着枪托子说:“你们埋枪时挺毛躁,按说早该腐蚀坏了,没想到,这小日本子的东西真他妈的厉害,主要部件没毛病,还能接着用!”
“鱼鹰子”闲不住,万能不带他,就趁着“梭鱼”不注意自己悄悄地绕回了村,把提前沟通好的“大傻”“和尚”“蜘蛛”都给带了出来。
“拉了半截屎又缩了回去,你们还是不是老爷们儿?”
被他将了军,“蜘蛛”终于下了决心,特意从家里偷出了叔叔安庆善留下的30块现大洋。之前,他没有及时到位,是被窝心的事情给缠住了,叔叔安庆善从唐山把他退了回来,情绪一直很低落,失望之余才决定彻底离开蛤蟆台子了。
“鱼鹰子”心眼儿挺多,没有把几个人直接带进老窑地,而是约定在潮白河的老闸涵聚头。因为那里四通八达,谁也不会猜到你将要去哪个方向?何况是晚上呢?


主播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