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下半句
有些俗语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从他人口中听到;也有些是寡闻少见的,我们今天暂且不去讨论第二种,像是这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常把它挂在嘴边用来告诫自己不要一门心思都放在子女身上。
众人皆知此句,但是,其实它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精华,只是少有人知。
“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来源于一个历史典故,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一位罗秀才身上。
古人讲究先成家后立业,罗秀才在还未考取功名利禄之前就有自己的家庭了。
此后本以为自己很快可以在学业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结果却是一直未曾中举,心灰意冷之际只好放弃,毕竟上有老下有小。
万般无奈之下,罗秀才便去乡下教书养家糊口了。
和家人这一分别便是整整五年时间,后来他回到了家中,见到可爱的儿子便想着好好考一下他,但是一番提问之后,儿子说出的答案却是令他大失所望。
本来他把自己未曾完成的学业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可是看到儿子不开窍的模样,不禁大失所望,一气之下便离家遁入空门了。
期间,他的妻子一直在努力培养儿子,多年后儿子终于考中状元,消息传遍了整个县城,罗秀才也特意回家探望儿子,短暂的团聚之后,分别之际罗秀才在房子外的墙上留下了一首诗。
其中有句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意在告诉天下父母不要将自己的心思强加在孩子身上,儿孙们有自己的福气,如若没有,也是强求不来的。
这句话的下半句是“莫为儿孙做牛马”。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自出生那一刻他们便会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此后不管是求学,还是在工作的时候,他们总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干涉孩子的一切,殊不知,懂得适时的放手才是最好的爱。
尤其是中国父母,在望女成凤和望子成龙这条路上显得太过急切,以至于他们在任何事上都想要操控孩子,切记不要为儿孙做牛做马。
孩子们在长大成人之后都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舍不得放手,忙前忙后的瞎操心。
为人父母的,切记这一点,给孩子一点空间,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安享的晚年。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基本上能为孩子做的都做了,接下来人生会怎样全是孩子们的造化了。
而为人子女的,也不要一味的依靠父母,不要让他们担心,自己要有能力撑起一片天,然后好好孝顺老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简洁明了的十几个字,但是却饱含着深意:孩子有自己的福气,父母们不必为了孩子永远的吃苦受累。
这样的父母,认识到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路要走,不管是好是坏,都需要自己去成长,而成长的代价也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承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