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来自秋天里的声音
作者:李春仁
朗诵:孔祥会

秋天是有声音的,秋天也是从声音开始的。 哗哗的雨声、飕飕的风声、沙沙的落叶声。每一种声音,都是秋天的音符;每一种声音,都在吟唱着秋天。
其实,还有一种来自秋天里的声音,比雨声、风声、落叶声更曼妙的,那就是如天籁之音的蛐蛐的鸣叫声。
蛐蛐是咱天津人的叫法,其学名叫蟋蟀。天津人艺根据本市著名作家,林希先生的小说《蛐蛐四爷》改编的话剧,说的就是津味十足的天津人玩蛐蛐的事儿。

蛐蛐之所如此招人喜欢,应该说,是它们的鸣叫声非常有韵味,那轻柔舒缓,收放自如,时长时短,时高时低的音调,听起来很是舒服。尤其是当夜幕降临后,它们是最欢实的。无论是你独处家中,还是一人散步在月下的小路上,都能听到从草丛里,或是墙根下传来的那“唧唧吱吱”的清脆动听的声音。
它们的鸣叫,与蝉一样,都是利用翅膀发声的。不同的是,蛐蛐在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一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后,振动着翅膀便发出悦耳的声响。
蛐蛐的特点,是天性好斗的。当两只雄性的蛐蛐相遇时,彼此先是张开翅膀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头对着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嘴巴互相对咬,或者用毛茸茸的爪子相互攻击,时常是滚打多个回合后,便可分出胜负。

小时候,我是喜欢看斗蛐蛐的,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看上瘾了,忘了回家吃饭是常有的事。那时,秋阳下的院子里、房山前、空地处,都是斗蛐蛐的最佳场所,每个斗蛐蛐人的瓦罐里,都有一只精心挑选过的蛐蛐,他们一旦找到斗蛐蛐的对手,双方先是一番沟通,像踢足球开赛前,双方挑选场地一样,确认在谁的罐里进行角逐后,一场双雄之战便开始了。
而只要有斗蛐蛐的场合,总有像我一样的围观者“观兵瞭阵”,人人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注视着罐里的双雄对峙。只见好斗的蛐蛐或进或退,或直立拼杀劈头厮咬,那阵势不亚于拳击场上搏击的拳击手。经过数个回合的较量,溃败者被得胜方追得触角高耸,在罐里乱蹦乱蹿,狼狈不堪。而胜方则摆起架式,傲慢地将左翅轻轻地搭在右翅上,同时发出得胜后霸气的鸣叫声。每每这时,我们这些围观者,都会为获胜的蛐蛐鼓掌叫好。

看斗蛐蛐,心随蛐蛐激烈的厮杀而紧张。但在静静的夜晚听蛐蛐的鸣叫声,心情却是大不一样的了。
当夕阳褪去,黑夜笼罩大地后,欢快的蛐蛐们便开始一展歌喉了。那鸣唱声由远而近,由近到远,似乎有万个声音在争鸣,它们遥相呼应,不绝于耳。那美妙的声音堪比天籁,以夜空为幕,地做舞台,只是每一个“演唱者”都躲在没有灯光的黑暗处,让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使人就像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美妙的境界里,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这清纯悦耳的“唧唧吱吱”的鸣叫声。
蛐蛐的鸣叫声,与夏日蝉儿聒噪声,所带来燥热的感觉是不同的。从蛐蛐宛转悠扬的声音里,人们仿佛能嗅觉的到那清冷、清疏、清静、清爽的味道。
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有这来自秋天里独有的声音陪伴,就连秋夜都显得不是那么的寂寥了,我也可以枕着这“唧唧吱吱”轻吟浅唱声,舒服地安然入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