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轮皎洁的月亮
一一怀念我的军旅之十四
文/邹美良

1986年9月的南昌,气温依然高涨,山野里到处一片炙热。我们刚度完署假,返回军校后不久,便依据计划安排,投入到紧张的军事训练中去。

一天,吃过晚饭,大队长照例把我们集合到操场上,等待今晚的训练任务。一会儿,教员来到我们面前,宣布晚上的训练课目是:水网稻田地里的,按方位角进行。

这是一个步兵指挥官的最基本训练课目,主要是在丘堎地、水网稻田等复杂地带,在晚上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判断方位,早按时赶赴到指定地点集结,受领任务,发起突击。

我们三千人一组,装备有手电筒、指北针、军事地形图、军用水壶等。晚上七点,我们乘坐解放牌汽车出发了。汽车把每个组,撒布在不同的地方。轮到我们这个组下车时,己是晚上8点多了。教员要求我们,要按标定的线路进行,并务必在晚上12点前,到达指定的地点集合。

一下车,我们匆忙地展开地形图,确定我们当前所在的位置,然后又找到教员规定的集结地点。我们对照线路,计算着距离。哟,差不多有15公里,三个多小时赶到集结地,在时间上应该比较紧张。何不变更一下线路,走条近路呢,这样也许会快一些。我们思忖着,只要我们三个人自已不说出去,谁会知道我们改变了线路呢?
于是,我们三个人沿着自己修选的线路,向前行进。
月亮己悄悄的爬上了天空,放射出朦胧的光茫。我和战友一边看指北针,一边对照地图,一边谈笑着,快速地向目的地走去。走着走着,不知何时,本来平坦光亮的道路,却己逐渐变成了坑坑洼洼,路面上,也长满了杂草荆棘。
这是什么路哦,我们疑惑地继续往前赶。
呀,你们看!战友一声惊呼,打断了我的思绪。抬眼望去,前方是一条小河,水面约30多米。而水面上原有的一座小木桥,已不知去向,隐隐约约的只看到几个小木桩在水里幽幽。原来,这条路行人稀少,桥面无人维修而早就腐烂倒塌了,而地图上又未能加以标识。游过去吧,又不知水深多少,还怕水底岸边的荆棘和玻璃铁钉等杂物伤着。改回到原来的路线吧,我们白走了近5公里,而时间也来不及了。
于是,我们只好沿着河岸,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月亮也悄悄的爬进了云层。我们沮丧着,懊恼着,就像那月下的朦胧,心情一片灰暗。快十二点了,我们依然没有找到桥。而后,我们只好原路返回,向出发地走去。
茫然中,有人在呼唤着。远处,还有手电筒的灯光在不停地闪亮。
原来,全队同学都在晚上12点以前到达集结地,等到12点半,教员见我们这个组还没到达,就让其他同学先回去,留下我们班的另外三个组,分三路向我们可能要走的线路,前来寻找……
教员,我们在这儿……我们禁不住眼泪脱眶而出,是内疚、是感动,是深深的战友情、是亲如手足的兄弟爱,久久融入在英雄城边,那个夏天的晚上!
凌晨三点,我们回到了军校。
月亮冲岀了云层,满天星子笑哈哈地向往着苍穹。山水间,皎洁的月光,照亮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人生中,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只有踏踏实实,不畏劳苦,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到达你希望的目标……
多少年了,教员的话依然在我的耳边回响,鼓励、鞭策着我们沉着,坚毅地不断前行!
2021.10.12于高安

作者:邹美良,江西省高安市人。曾在部队服役十五年,副营职转业后回地方工作。喜欢文字,喜欢文字里的画意诗情,喜欢诗章里的亲情友爱。研一砚朝露,执一枝晚来风,自娱自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