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黄昏恋
作者:白菊敏
自从搬家后,有四年了,叶梅几乎没去小红的理发店。今天一进门,她没认出来,听声音摘口罩。哇!惊喜。你还是老样子。怎么会呢。
小红是个东北人,在这里开理发店约有二十多年了。她是个自尊自立自强的人,靠自己打拼,辛苦挣钱。属于贤妻良母,人直爽开朗,与人为善,业务娴熟,很得顾客欣赏。叶梅知道她租房,买房还要还房贷后,曾给她提过,干了这么多年,服务于普通百姓,挣不到更多钱,是不是租个好的店铺,走高大上路线,提高费用,应该是很赚钱的。但她平民意识,始终坚持服务大众,至今还在坚持,让我肃然起敬。
小红的店铺很小,也就有十几平米。还是老样子,只是比原来干净清爽了些。生意不错,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叶梅先开口“今天我不急,我退休了,有时间等。”她知道,叶梅不愿意浪费时间,每次都是她人少时去。叶梅曾住的小区,离理发店最多几百米。那时,叶梅一看人多,掉头就走。
今天,等待的过程中,聊着闲话。轮到叶梅时,她突然问了句,你爸现在好吗?叶梅想她爸再婚应该有五六年了吧。
她爸那个老伴死了。啊?车祸。太意外啦!现在呢?又再婚啦!啊?叶梅心头掀起不小的波澜。这才几年不见,变化真大。
那时,叶梅也是遭遇了车祸,只是她大难没死。庆幸抢救的大夫,在意见分歧中坚持了保守治疗。更庆幸的是,她恢复如初,原以为不能穿的高跟鞋,又都穿上,还能在广场舞的队伍里展露头角。不幸的是她的婚姻,画上了句号。凭什么?十年里,叶梅头疼脑热的几乎都没有过。都是她在照顾他,耽误了叶梅的多少生意,误了多少事,叶梅没有一句抱怨,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当他那次住院,他单位有人猜测,这次她俩肯定得分了,人家那么年轻怎会一辈子受他拖累。叶梅听到这话,不以为然地说:人,怎么可以那么势力,人是有感情的。在他看病的那一刻,叶梅取出自己的所有私房钱,陪他住院。叶梅为了他能安心地上手术台,对他说“我不怪你,就是真的手术失败,伺候你几十年,我都认命。怪我自己命不好,我会好好照顾你的。”他常年吃药,每年都要输液住院些日子,就这样,她们基本上相敬如宾的过了近十年。
他大叶梅八岁,年轻时就下过心脏支架……身边多少人认为她们不合适。他离过两次婚,小企业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叶梅。但叶梅看重他学识丰富,人很儒雅,看上去稳重成熟。他人在企业,却属于本分的死读书类型。她们经人介绍相识,一见面很谈得来。叶梅感觉他一直很爱她,尤其他单位组织活动的时候,他会对叶梅的歌舞不由自主地大声喊好。要知道他性格内敛,是比较沉默不善于表达的人。在和叶梅的朋友吃饭时,他毫不掩饰地说“……我对她是崇拜仰慕!”并做出向上看的动作。甚至经常在她们晚上散步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唱一句“年迈人又当新郎。”那份幸福与满足,在不经意间完全溢于言表。她义无反顾的跟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但在叶梅车祸发生后,他两个月没有出现。虽几乎天天电话问候,但另人不解,出这么大的事,几乎轰动一时,他又不是不能动,返回陪伴是人之常情啊。对好友的质疑,她根本没装进心里。叶梅傻傻地以为,他身体不好,舍不得花机票钱,心里都是包容与谅解并没有往坏处想。叶梅车祸后,他约有两个月时,接到他返回的电话。叶梅当着别人的面,哭得泣不成声,这是十年的第一次痛哭,他没有听懂叶梅哭声里的百感交集和无法言诉的万千语言。归来,他第一时间去看他父亲,叶梅也没多想。但当见了面,那时,她腿打着绷带,人拄着拐,头上的伤疤很显眼,简直就是个残疾人。他进家离得叶梅远远的坐着,比平时更加少言寡语。那个冷淡,保姆看出来后躲开,以为是当着她的面,不好意思呢。叶梅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的变化。直到第二天清晨,她们没有争吵,他就开始收拾自己东西说回自己家休息时,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叶梅一天没伺候,一杯水没倒,就这样……“你今天要是走出这个门,永远别想再踏进。”他还是走了,叶梅的心空了,入心的疼。想不到,他中午一声不吭的回家来拿他的东西。也许他没有真离开的意思,也许听了人劝:你自己有病,在照顾个病人……不管如何,叶梅恼怒了,她让保姆立刻去要回自家钥匙,约好第二天民政局见。人没死于车祸,却是血泪交加的痛苦把叶梅包围……叶梅要收回自己的爱。找个男人,不靠你吃喝穿戴,不花你钱,什么都不指着你,等到有难时,也不是需要你来照顾。你在身边的陪伴,叶梅的心就会是暖暖的。这么一点儿责任担当都没有,叶梅想不通,十年情感,咋还不如个外人。叶梅车祸住院,探望的人,每天走马灯一样,还有她几乎不认识的人到访,让她心里倍感温暖。探望的礼品堆成小山,叶梅每天都让陪伴她的人拿走一些。他竟然一分钱没花的回来,如此冷淡地离开……这还是爱吗?情在哪里?爱在何处?那刀割般的痛,如遭雷击一般……没有亲朋好友的困境中安慰辅助,叶梅怎会有痛苦的深埋,笑颜如花般的示人,却在黑夜里被痛呼喊……叶梅不仅需要身体康复,她还必须自救,留在心底的伤,只有自己努力缝合,才会走出黑暗,奔向光明。尽管希望渺茫,她相信自己战胜自己的能力,坚定的心音是:我不能倒下,我必须站直,我必须身心健康地活着,漂亮地活着。她不想听凭命运摆布,于是,她苦中作乐,忍痛去跳广场舞,在汗泪交织的挥洒里,一点点儿自我疗伤,这个痛很深,但终于已经淡远……
小红理发师,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想给叶梅和她爸牵线搭桥。她说,人老了,就是需要个知疼知热的伴陪着,要不然太孤单。叶梅也明白,离婚对女人来说,就意味着人生彻底失败。传统意识里,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重男。何况年老色衰的女人,你不好再找了,你必须降低条件,能将就就凑合过,谁家不是这样呢。叶梅不信这个邪,她没觉得自己的遭遇是自己如何不堪,如果老天有眼,一定会还她公道。她不信自己总遇倒霉事,人在做天在看,头顶三尺有神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坚信会有更好的结局。叶梅内心流泪,强装笑脸,几乎没有人看到她内心究竟痛有多深。在平静的疗愈期间,叶梅看到更多人们的善良,一些平时少有来往的人,都主动关心她,帮她忙,积极为她张罗找老伴。孩子们也都给她物色人选……恰好就在她出车祸两年后的那一天,好像就是老天爷故意安排的一样,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一个五官端正,口碑很好的公务员。虽说再婚让她不寒而栗,她希望简单的生活,真实地活着。新老伴对她体贴入微,把她照顾的很好,她受伤的心,渐渐恢复平静。
话说,小红在几次和她提起她爸的事,她不知怎么作答,又无法一直回避。有一天,她和叶梅说:“我对象说我不自量力的高攀。我爸人重情重义,干净利落,疼人,会做饭……我妈死的早,从小拉吧我们姐俩不容易。我们都成家立业了,我爸退休闲着,一个人太孤单啦。我就是觉得你人很好……”叶梅真情地说:“首先,我感谢你对我的一直看重。十分感谢。但我在乎俩人情投意合,希望婚姻有文化品味……”她终于明白了叶梅的意思。她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依然有事帮忙,相处融洽。
后来,她爸爸找了个幼儿园老师,比她爸小五岁,也是她给说成的。她爸很中意这个人,除了感觉这个女的有些矫情事多,应该是过了几年幸福的晚年生活。一天,她从胡同口出来,被公交车撞上,在重症监护室里,有生命体征地抢救了一周,最终没有醒来。这个突然的打击,让她爸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从此,她爸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沉默不语,落落寡欢,沉浸在悲痛欲绝的情感里,始终走不出来。这可急坏了小红,她必须让她爸走出痛苦。于是,就在亲朋好友群里以及顾客们,积极给她爸张罗老伴。老年人的婚姻,找个如意的,太难了。终于有个老乡,介绍个退休女人,还在一家单位打工,比她爸小十岁。小红对媒人说:我爸的婚姻,我必须先把把关,我们谈谈觉得合适,再让我爸见面。我不想让我爸再受伤害。媒人把女的带到理发店来,小红对那人说:“我爸工资虽不高,全部用来你们生活消费是绰绰有余的。吃山珍鲍鱼不够,家常日子没有任何问题。你来我家,不用你花一分钱。你的钱攒着自己养老用,也不用你女儿花钱。我和我妹,每月给我爸存2000,用来给我爸养老。我爸若走的早,你老了,我们会像我爸在世一样照顾您的……”一番透通的表白,女的认可了小红,觉得这么好的孩子十分难得。于是,就约了和她爸俩人公园见面。见面后,小红爸说了自己的婚姻经历,第一个媳妇,病死了,第二个,不久前死于车祸,说着还挺伤心的。她爸把真实经历和盘托出,想人家小自己这么多,也就没抱什么希望。俩人加了微信,几天里也没有任何联系。女的就去找媒人说,他不主动联系,还有这经历,是不是克妻?有点儿要打退堂鼓。媒人说,他跟你实话实说,说明人实诚可托付,他还有留恋说明他重情。如果你觉得人可以,她爸不主动,你就主动些。于是,女的开始联系她爸,后来又约着去公园 玩。她爸说,上任妻子哪里都好,就是人有点事儿多,你不会吧?
相处起来,果不其然,女的不是计较小事之人。小红主动约她们吃饭,小红回爸爸家吃饭,每次都大包小包的带着东西,从来没有空过手。经过观察,女的开始关心她爸,要求他少抽烟,她爸有点不舒服,还自己花钱买了水果等好吃的探望。小红姐俩都觉得人不错,就想促成。于是,小红对女的说:阿姨,我安排出去旅游一趟,你们俩人去不去?女的欢喜地说,那要问你爸。
于是,到了旅游点居住时,小红安排了两个房间,她和女儿住一屋,把她爸和女的安排在一屋,并喊着女儿早点离开,尽可能的给她爸俩人多留在一起的时间。就这样,俩人住到了一起,生活的越来越和谐。小红就把媒人请着,家人们一起饭店里吃个饭,并把一些礼物送上。就这样,半年多了,俩人生活的还挺幸福的。小红的举动让叶梅感动,她觉得很务实,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表现。有些传统的观念,对中国人千百年的束缚太深了,深入到骨子里。开放,并不是朝三暮四不负责任的乱来,对自己和她人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有深入了解接触后,在判断婚姻是否合适,是社会文明之举,是真正的对彼此负责。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好儿女还真不少。叶梅不明白,有些人专门捡那些不孝顺的人说事,曝光,但产生的影响是错误的诱导。明明是不孝之举,拿反面典型当例子,证明自己比那不孝的好多了。如果报道这些有爱心有孝心的事,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弱势群体,关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生活,尤其孤寡老人。就不会发生一个老人去世了,另一个要找个伴时,因为孩子不同意,假同意,真阻拦的苛刻条件,让老爹绝望的跳楼而去。希望这样的惨剧再也不要发生。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的幸福的婚姻,都是儿女成全促成的 。都说老年人的婚姻太难啦!但如果都能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孝敬父母,真心体谅老年人的孤独不易,哪怕自己搭上许多财力心力,也要成全自己父母,这才是天下儿女真正的大爱孝心。

作者简介:白菊敏,沧州市人,中学退休高级教师,早年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教师报》《教育艺术》《读写新世纪》《无名文学》杂志等。近年报刊微平台发表300余篇。论文四次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多篇文学作品获奖。获各种各级荣誉无数,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沧州作家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