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创作前后
胥全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对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肯定很熟悉也很亲切,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的形象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晃动。
请注意,我现在要向读者讲述的是《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报告文学,其中的主人公是何达平与淮钢人,而作者则是龚正和我了。现在,让我来回顾一下这本报告文学创作出版的前前后后
一
我于1997年底调入淮钢,担任了公司宣传处长。以往对淮钢和淮钢的领导人何达平有一些了解,毕竟是大国企与改革的风云人物。到淮钢工作后,融入企业,公司热火朝天的生产、技改与建设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同何达平也有了近距离地接触,这位优秀企业家的胆略与人格,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我的脑海中,萌发了通过文学的形式,对何达平与淮钢进行一次深度报道的构想。
与谁合作最适合?谁的文学创作能力与精力能担此重任?我想到了一个人。
1986年,我在清江石化厂任组织宣传科长期间,淮阴市文联主席赵恺经常携几位文联的同志来石化厂体验生活,参与并指导、支持企业的文化活动,其中就有现在已任淮安市作协主席的龚正。也就是当年,赵恺主席率市文联一干人马,帮助石化厂搞了一次“双猫杯”全国书法大奖赛,尉天池、赵绪成、张杰等书法名家莅厂参评,大赛获得了成功,石化厂与市文联的关系更紧密了。我为石化厂第一部电视宣传资料片《运河骄子》撰写的解说词,就是经赵恺主席修改审定的。在此过程中,我也与赵恺主席和龚正同志加强了互相了解,建立了越来越深厚的友谊。
所以,我思考这本报告文学的创作时,就想到了时任市作协秘书长、市《崛起》杂志编辑部主任、在市文学界已有相当实力与影响的十几年的老朋友----龚正。
创作并且出版报告文学,宣传一位企业主要负责人,不是企业自己就能决定的,作为国企必须走组织程序,需“师出有名”。
好在1998年春节,中宣部的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褚克艰,在市经委党委副书记蒋建亚的陪同下,来淮钢调研后,对蒋书记和我提出了“宣传好何达平、宣传好淮钢”的要求。当时我们淮钢是市经济委员会的直属企业。经过请示汇报,此项创作与出版工作,得到了市经委党委的同意与支持。
1999年,在省作协于徐州举办的“苏北作家创作会议”上,我代表淮钢与龚正签约,创作进入了实质阶段。
二
在我的协助下,龚正深入到企业,与何达平进行访谈,与分厂处室的干部职工进行访谈,研读企业的相关资料,着手进行创作。他提出书名就叫《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我说:这书名,回答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提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问题,好!该作品由龚正构思并执笔,我作为第二作者参与。创作过程中,龚正这位优秀的年轻作家才气横溢,充分显示了他的激情、功力与底蕴。几个月就创作完成了。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何达平和淮钢发展之路》这部11万字的纪实性报告文学,由全国著名诗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恺作序,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以时间为顺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何达平的追求和奋斗,展现了何达平这位优秀的国企领导人对淮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作用和突出贡献,回顾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淮钢之路,同时也展现了淮钢建厂三十年来5000多名干部职工创业与敬业的主人翁风采。
2000年11月15日,该书的首发式在淮钢举行。市人大副主任尚云、市政协副主席徐乾、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恺、市经委党委副书记蒋建亚、市政协经科委主任孙士干、市文联副主席靳全生、淮阴日报社副总编尹法舜、市人事局副局长张乃芳、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季忠民、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谢宁等出席了首发式。他们认为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行,对于进一步总结和宣传我市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优秀企业、掀起“工业强市”的新高潮、推动国企改革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此书的出版发行,在淮钢的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称赞这部作品。同时,此书也在全市和全国冶金行业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三
2001年11月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大型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淮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何达平荣获“世纪之星”主人公金杯奖;《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报告文学获一等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国家领导人颁发奖杯与证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学会主办,《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报告文学》杂志社协办的“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大型征文活动自2001年2月23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地作者的积极响应。至征文征集截止时,共收到报告文学来稿1800多篇,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为近十年来报告文学之最。这次征文活动是对新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中国文学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工程。
在这次征文活动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所采写的人物里,有钱学森、朱光亚、袁隆平、麦贤得等全国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参选的作者中,有王宏甲、陈祖芬等一大批知名作家,真可谓“英杰荟萃,群贤毕至”。
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根据作品中主人公的先进事迹和对社会的贡献,评选出“共和国的脊梁”世纪之星主人公金杯奖,何达平名列其中。这是本次活动主人公奖项中的最高级别奖。同时,征文办公室严格评审出一等奖作品,《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报告文学名列其中。那时,我市文学作品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是不多的,况且是全国一等奖。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颁发的一等奖证书封面)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颁发的一等奖证书内页)
(“共和国脊梁”征文一等奖奖杯 )
那天,我和龚正从会议安排的北京较有名气的“市长之家”出发。佩戴代表证,进入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因为何达平出国考察,由我代表其上台领了“世纪之星”主人公金杯奖,龚正上台领了报告文学一等奖。最后,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国家领导人与我们合影留念。
(我与龚正站在铁木尔.达瓦买提身后)
(出席会议的领导与代表集体合影)
(内页中作者简介)
(获奖后三人合影。何达平(中)、龚正(右)、胥全迎(左))
白驹过隙,一晃间20年过去了。但是,那创作时燃烧的激情,那领奖时难抑的激动,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原创发表于2020.6.14《淮安文史网》
作者简介:
胥全迎(羊羊有草),七十年代入职、入党、入伍,曾任市属国企厂长、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副研究员职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特约研究员、淮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特邀委员。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中国散文学会全国征文一等奖。著有22万字的散文集《忆清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