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湖乐-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2021年10月10日,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年。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10年前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的必然结果。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 片战争以后,人民和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从那时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实际、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牢牢把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统筹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精神和斗志,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以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争取台湾和平回归、坚决粉碎任何意义的“台独”为己任,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和民族必须同舟共济。“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近代以来,人民和民族弘扬伟大爱国精神,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推进改革开放的革命史诗。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此,笔者特赋《平湖乐》为评为纪。
武昌辛亥首惊秋。
浩荡新潮骤。
帝制推翻史开口。
共和舟。
中山遗愿宏图厚。
台湾归路,
和盛梦寐,
时代赋吾求。
——2021年10月1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