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年抒怀
听取新年脚步声,雪花心事冻成冰。
明朝红日喷薄处,一切寒霾归到零。
题《老虎耕田》图
一
山林雄踞啸生风,百兽尊崇曾历经。
何故大才屈小用,长鞭之下事农耕。
二
双蹄奋力索勒肩,负重只因尘世难。
眼底风云出旷野,依然猛志在青山。
七夕有感
戒律森严又若何,天条怎把爱分割?
望穿银汉三千水,难剪相思一寸波。
获“双十佳”霍山领奖感作
谁人妙手墨香裁,血汗凝成颁奖牌。
觅取匠心真谛后,花开并蒂再重来。
戏题美颜拍照
走过沧桑四秩轮,依稀眼角欲留痕。
美颜借我逆天力,又似当年小女神。
题道旁一枚唇形红叶
一叶嫣红妙入心,恰如楚楚小樱唇。
是谁深爱秋姿色,寄意青笺留吻痕。
习毛笔字有感
点横撇捺落毫端,露钝藏锋细细研。
兼济刚柔如立世,玄机尽在放收间。
回新农村家乡
谁道小村远物华,玉株织锦道边花。
洋楼面孔皆相像,难辨张家与李家。


迎 春
雪来春脚近,望眼渐清明。
梅在冰间笑,绿从寒里生。
初心开冻土,旧梦煮香茗。
柳目含情处,东风正启程。
牛年除夕夜抒怀
欲为春画卷,冻土待耕翻。
负重以开运,奋蹄何用鞭。
东风舒视野,绮梦入平川。
大地流金日,笑容尤粲然。
从 教
岁月如花桃李妍,芬芳许给玉成班。
研究题海深宵后,讲解精华黑板前。
四秩春风编入梦,万家希望负于肩。
人生支点何方立?深稳扎根一杏坛。
夏 锄
俚语旱烟大碗茶,歇乏之际话桑麻。
除根斩草披炎日,破土保墒挥铁铧。
身向苗畦弯作月,心将土地视如家。
汗滴欲绘丰收景,掌上先开新茧花。
登芒砀山
碧嶂腾龙踞五州,势拔楚汉万方秋。
林涛犹奏大风曲,霞焰曾开壮士眸。
斩蟒纡途明信义,揭竿暗夜起宏猷。
拾级步步光兼影,千载烟云一望收。
暮登寿州古城墙
望间烟霭渐朦胧,千古戈堞气势宏。
淝水波寒衔远黛,飞鸿影瘦掠长空。
只逢络绎登临客,难觅铿锵鼙鼓声。
墙上几多征戍血,殷殷犹在史籍中。
观霍山文峰塔
螺蛳台上耸天青,拾步仰眸心浪腾。
未改沧桑千载貌,犹关风水一方城。
浮图解意开襟抱,夕照留华染客情。
藤树凌空怀壮志,巧夺塔座向高生。

鹧鸪天•送课下乡
远道来栽梦想花,欲将智水灌灵芽。朗读段落乡音重,续写篇章文笔佳。 精设问,妙回答,师生互动乐无涯。铃声奏响离别曲,难舍一群留守娃。
鹧鸪天·下乡扶贫琐记
送暖春风吹进门,携来澍雨润荒村。新芽抖擞初生绿,喜鹊拜寻扶助人。 精授课,细谈心,挑灯教导辍学孙。书香萦绕翻身梦,但看秋来遍地金。
鹧鸪天· 新时代优秀教师
赛课夺魁一片天,星辉铺路往来肩。借轮月色备新课,撷缕清风站讲坛。 开智慧,释疑难,无声粉笔育良贤。不辞支教劳鞍苦,桃李葱茏映梦圆。
临江仙·回乡探母
遥见村头人翘首,绝知又是娘亲。嗔儿久未返家门,缘何忽显瘦,反复问原因。 田里菜蔬仓里果,装包直到沉沉。临行久送转蓬身。回眸一刹那,泪望满头银。
临江仙•登大雁塔
一塔如虹腾碧宇,高光点亮凡眸。菩提独占译经楼。禅机镌贝叶,物外写风流。 暗踏回梯凌宝顶,忽闻梵罄悠悠。佛音一串落心头。转睛莲界外,云绕帝王州。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硖石诗词学会成立于1996年4月10日,是以淮南地区热爱中华诗词人士为主体的依法注册非盈利性公益性纯文学社团组织。
学会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主旋律,弘扬传统诗词文化为己任,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发展会员610多人,其中推荐参加中华诗词学会60多人,参加安徽省诗词学会及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近百人。编辑出版《硖石诗词》会刊47辑,编辑出版地方诗文选集20余部,会员个人诗文专集30余册。学会围绕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学会实际,开展各类诗词文化活动近百场次,为地方诗词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创办人周文龙先生,时任淮南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联党组书记,系中华诗词学会资深会员,曾任安徽省诗词学会及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副会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个人诗文专集10册,现任学会名誉会长。
现任会长马毅先生,系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淮南市知名两栖诗人,在淮南市文化文艺界颇负盛名。
学会将以吐纳江河山川之气概,欢迎广大诗词爱好者关注我们,加入我们,共同为弘扬和传承中华诗词国粹而尽力尽义!
总 编 审: 马 毅
顾 问: 周文龙
主 编: 李爱莲
编辑邮箱:QQ七二三九六四 七五三
本期作品由淮南硖石诗词学会授权编辑,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