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难忘的岁月》)
文/曹文有(山西)
1976年的中秋。
这一年中,村子里二十二岁的人们都己经成了家,并开始了他们的立业生活。
唯有小B,没有娶上媳妇,他看着同伴们的新喜之欢,不由得心里酸溜溜的,总觉得不是味。似有了精神病一样的,一会儿坐在小桥旁看看那潺潺流水,一会儿跑在那玉米地里,坐在土堰上看看玉米的长势,一会儿看看那野花,一会儿看看那美丽的荷花。他想了想,还是静下来吧,这缘分还不到呢,等着吧,忍着吧,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说起来,他们家也是个困难户,父母亲是典型的农民,孩子多,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是老二,九年制高中毕业回乡劳动,二年才能被推荐上大学。在那个时期,莫说是推荐上大学,就是找个临时工,合同工什么的,没有关系,没有后门,那也是不行的,何况是被推荐上大学呢。
时光飞梭,转眼到了1977年,高考恢复了。小B和哥哥都考入了名牌大学。村子里摇铃了,大队杀猪宰羊摆了十几桌,送他们兄弟俩一起上大学,宝地村里终于出了大学生啦!
小B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四年后,毕业分配到了县委宣传部工作。
小B的工作很有成色,写一手好字,有数篇通讯报道不断在省报上发表,还有些文学作品也不断的刊登,算是有点小名气吧,领导也很器重他,他也很努力工作。
一天,县剧团排练古装历史剧,团长请他去。他说:″王团长,我可不懂戏曲那,凑个热闹吧!"
在演出过程中,那个演穆桂英的女演员不断的注视着他,一时间,她的动作,唱词还出现了错误。
导演命她:″小琴,重演!”
演出结束后的笫二天,剧团召开了评审会,小B也参加了。他点赞了演穆桂英的那位演员,演的出色,演出了威风"。
会后,小琴单独与他交流。
小琴说:她还年轻,才25岁,戏校毕业的。
小B说:″好,有戏味,多好的青年演员啊!”
小琴说:″咱们可以在公园里交流交流吗?”
小B说:″可以。"
"那就定在周六上午十点吧,不见不散。”
″好的。”
这公园里,最美丽的要数荷花池了,那荷叶像倒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有的像站岗的哨兵,守侯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个碧绿的盘了一,为荷花收集着雨露,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有的还是花骨朵,正在笄待开花的日子,有的花儿全开了,好像在争芳斗艳,随风轻舞摇荡,真好像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小琴站在荷花池旁,等着小B的到来。
一个小时过去了。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中午时分己过,仍还不见小B的面,小琴思索着,可能是人家小B有事了,她望了望湖中自由游荡的鱼儿,漫不经心的走了。她心里想的,想和小B交朋友的事,看来是不成的,人家哪里能看上一个演戏的人呢。她走在人海中,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己经过了正午,小B手拿一枚鲜花,直奔公园而来。来到公园后,四处张望,未见小琴的面,坐在荷花池旁的木椅上等着她。
几个小时都过去了,小B也没有见到小琴,他望着那些欢声笑语的人们,沉着脸离开了公园。
阴差阳错啊!原来是小B在写一篇文章而误事了,书呆子气。
周日,小B回家看望他的父母亲了。到晚上时分,母亲又说了:″孩子,不小了,也该有个媳妇了,看看城里有没有个合适的?"
小B点了点头,什么话都不想给母亲讲。
笫二天,好心的张婶来了,她一进门,就高嗓子的叫起来:″嫂子在不在呢?”
"在呢。张婶来了,进屋快坐。"小B的母亲一边说,一边把她迊到屋子中,热情的招待着她,递烟倒茶。
张婶接过了香烟一看,不抽。她爱抽那旱烟,自二十多岁起就抽到了现在。她双腿一盘,坐在土坑了,一袋又一袋的抽着旱烟,抽了几锅子后,才开口说话了。这是她的习惯,早晨起床后,不洗脸,不梳妆,先是抽烟,一抽就是半个小时。老头子说了多次,她总是不听。为这事,俩口还闹过离婚呢。现在老了,凑合着过吧。
张婶说:"我给咱小B找了个好对象。本村的,刘家的大姑娘,大学刚毕业,很般配呢。"
小B的母亲回道:″张婶,这女儿我知道,是个好姑娘,自小就能干,人又生的好,不知人家能不能看上咱娃?"
″能。这不,刘家打发我来的吗!人家说,让娃过去坐坐。"
″行。"小B的母亲忙叫小B,让小B跟张婶去刘家坐坐。
小B心里仍然想着小琴的模样,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形象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心里想着她。可人家是否能看上他呢?还是要谈什么?他不听父母亲的话不行,他硬着头皮同张婶来到了刘家。
刘家姑娘比大小五岁,一看就是个美丽的姑娘。浓眉大眼,头发乌黑发亮,肤光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容貌秀丽之极,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他们认识,还在一齐玩耍过哩。长大了变化真大,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她一眼就看上他了。
他也看上她了。
他与她倾心的交谈了许久。
小B回去后,他父亲问他,他支支吾吾的。
他父亲是个急性子,脾气不好,大声问他。
″他爸,这事,让孩子考虑考虑吧!"
″考虑啥?人家是倒说媒。你看他的那些同龄人家,都当爷爷,奶奶了。这娃就是你把他弄坏了。今天,他要不表态,我非把他凑坏不可。"
″你小声点。”
张婶来了,说是刘家让她来问问的。
张婶,人太好了,热心肠人,为了成全有情人,她连饭都不吃一口。
小B母亲说:″这孩子比人家姑娘大五岁,只要人家不闲就行。"
″大五岁不算大,没问题。"张婶说道。
张婶又说:″他们也不小了,择日完婚吧?彩礼事好说。"
邻居的人们说:这小B的妻运好。
他们要择日办喜事了。这宝地村里又多了一份喜气。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小B夫妻俩都己退休,同孙儿们享受着这人间的清福。

(小说《难忘的岁月》2)
文/曹文有(山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
宝地村里又出了一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村子里敲锣打鼓的把孩子送到了公交车的旁边,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对村里有所贡献。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那是最后一届的毕业分配生,叫小吴,非常精干,在校学的是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他决心为农业建设做点贡献,因此,在校学习很刻苦认真,也是班里的班长。快毕业了,同班的同学小风很喜欢他,两人相爱了。这一个情字牢牢牵住了两个人的心。
小风呢,是省城里长大的姑娘,家中很有办法,父亲是一大公司的总经理。是个独生女儿,从小娇生贯养,也很忍性,她要什么,父母亲都不敢不听,但学习很出色。
毕业后,小风把小吴领到了家中,让她父母亲看看她的未婚夫。小吴进一进门,就止住了脚,不敢进屋了。小风拉他进来,示意他不要脱鞋,从农村出来的人不习惯这样的。
小风的父母亲一看小吴的这模样,很不高兴,还以为女儿搞了个精神病呢。
小风的父亲习惯打官腔说话:″小吴,你坐下,喝喝茶,抽抽烟,随意聊聊。"
小吴道:″多谢叔叔了!"
然后又问:"小子,多大了?你学的是何专业?
小吴答道:″今年25岁了,我学的是农业科技。"
″哈哈,你这小子那可是不得了了,未来的农业科学家吗!"
小吴说:″多谢叔叔的夸奖了!”
他又问:″家是哪儿的?父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小吴答道:家是农村的,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同土打了多年的交道,我父亲是个种田的行家,又圈养了七八十只羊,可能干呢!"
"哈哈,这好啊,这真是了不得了!"
″多谢叔叔了!"
″你同小风恋爱几年了?"
″几个月吧!"
″是谁先追的谁呢?"
小风的母亲打断了他的问话:″你不要再问废话了,你看看孩子的脸都发红了,多不好意思呢!"
小吴急中生智,壮大胆子的说:"那当然是小风了,一次,她于我……"
"你看看这闺女,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尽顾搞恋爱……"他自言自语的说着。
″她爸,这话可说的可不确切了,注意用词造句要得当。"小风的母亲是个语文老师,讲究遣词造句。
小风的父母亲对这门亲事很不高兴,这女儿怎么能爱上一个农村的呢?太寒酸了,城里那么好的家她不找,偏偏就喜欢这山沟里的穷小子。他又开口了:″回去让你父母亲打发个介绍人来谈吧?"
小风插嘴了:"爸,不需要,我什么都不要,只爱他。"小风这么一说,他俩无话可言了,这闺女大了,真是不由母哟!"
小风很不高兴她父亲说的那些话,拉上小吴的手说:″小吴,咱俩走"。这小风啊大脾气。
小风走后,己有好些天还没回家,她母亲急切切的问他:″爱,女儿给你说过她近不回家的事了吗?”
″没有。只给我说了些关于分配工作方面的事。工作是分配了,农业科研所。"
"看你说的,把女儿都气走了。这要是找不到,我也不活了!"
″别管她,愿意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
好些天后,小风的母亲给小风打了个电话,才知道是在宝地村里小吴的家中。忙给他说:″爱,这要出大事了,快开车去宝地村,把女儿叫回来!”
小风的父亲说道:″这下可好了,你就等着抱外孙子吧!"
小风的父亲长叹了一声:″看看,我们养的闺女有多好!我开车把她叫回来。"
"你这个糊涂虫,这还能叫回来了吗?"
″走,上车,今天拖也要把她拖回来!”
车轮飞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小吴的家中。俩口一进门,小风的父亲就顺手拿上一根本棍,朝小风的身上打去。幸好,小吴的母亲挡住了,未打着小风。小风的母亲气的指向小风的鼻梁骨:″胆大的女儿,你总要把我给气死哩,真不知羞耻!你说,今天你回去还是不回去?”
小风说:″不回去,就是不回去,打死我我也不回去!"
小吴的母亲在一旁开口道:"亲家,亲家母,咱有话慢慢说。"
"谁和你是亲家母?我养的女儿不让我说?看看你们这穷酸味,满院的羊粪味,还配与我们做亲家?"
这几句话,说的小吴的母亲真不好意思了。
小吴叫了声:"叔叔,姨姨。"
小风脾气倔:″妈,不回去。"
″今天不回去,我就碰死到你的面前。"
小风坚决的说:"不回去,实话给你们说了吧:″我们都领结婚证了!"小风拿出了结婚证,摆在了父母亲的面前。
俩口气的,你瞪瞪着我,我瞪瞪你。
小风的父母亲气的直言:"咱们断绝父母关系,生下你,养下你,就当没有这你这个闺女。"说罢,开着车,气呼呼的走了。
村里的人都议论着这门亲事。好心的村长骑了摩托都没有追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