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结合2021年世界无痛日、中国镇痛周、世界安宁疗护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于2021年10月10日举办世界无痛日、世界安宁疗护日、中国镇痛周大型学术活动。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会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社会工作部刘芳主任作为吉林地区安宁疗护的带头人,积极推进吉林省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于10日下午组织了以“生命尽头 以爱陪行,整合性安宁照护”为题的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吉林分会场学术活动。
本次学术会议开幕式由刘芳主任主持,吉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冯志民、长春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刘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冯志民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推动安宁疗护工作是落实国家部署、回应人民需要的重要举措。冯处长从吉林省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安宁缓和医疗在医疗服务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人才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信息化支撑体系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吉林省安宁缓和医疗事业寄予了厚望!

刘莉副处长从分享与展望两个方面呈现了长春安宁疗护工作的现状,解读了“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制度创建为抓手,以社会力量为依托、以氛围营造为途径”的工作思路,描绘了可期可及的发展蓝图,希望所有人共同努力,让“人人享有、人人受益”的安宁疗护事业更加美好!

本次会议的学术部分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越晖教授主持,来自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五位讲者就肿瘤病人、非肿瘤病人的安宁缓和医疗服务,从症状控制到营养支持、从身心照顾到灵性关怀,以及终末期病人的全人照顾等方面整合了安宁缓和医疗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同道的积极参与。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社会工作部刘芳主任以《癌症末期病人的症状管理》为题,结合自身在临床工作中的丰富经验,详细介绍了癌末患者常见症状的控制方法,并从“全人照顾”的视角分享了心理、社会、灵性照护的宝贵实务经验,为临床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王越晖教授以《安宁缓和医疗中营养介入及治疗》为题进行大会发言。缓和医疗营养支持不仅是针对生命终末期的照护,而是从疾病诊断开始,贯穿疾病全过程的饮食和营养指导及治疗,王老师结合安宁缓和医疗患者的需求及特点,介绍了营养筛查与评估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营养治疗的原则和策略,并对安宁缓和医疗中的营养干预研究提出了目标与方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杨晓琳副教授以《以爱之名 对抗遗忘——阿尔茨海默的安宁之路》为题,分享了阿尔茨海默症给老年人带来的伤痛,结合安宁疗护的理念,介绍如何为这类的非癌症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缓和医疗的策略及方案,同时提出了阿尔茨海默患者生前预嘱的必要性,倡导以爱之名,对抗遗忘。


长春市怡康园老年公寓郗昕院长以《暖相伴 心相安——养老机构安宁疗护案例分享》为题进行分享。在“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为老龄人口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安宁疗护”将会列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郗老师从“何以为暖”、“如何心安”两个角度介绍养老机构安宁疗护的实践与探索之路,通过案例与实务的分享让参会学员感受到了安宁疗护的专业与温暖。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薛志坤主管护师以《“生命回顾”在安宁疗护的应用》为题,介绍了生命回顾的理论基础、生命旅行纪念服务计划简介及“爱的礼物”制作步骤及分享,为安宁疗护服务的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宁缓和医疗的服务目标是帮助生命末期的病人改善痛苦症状,关注病人和家属的心理社会需求,给予多学科团队的整体照顾,最终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实现生死两相安。安宁缓和医疗的整合性照顾就是要在积极的、科学评估基础之上,将居家照顾与机构照顾有效整合,将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有效整合,将症状控制与心理社会支持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安宁缓和医疗服务一体化,共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希望安宁缓和医疗工作在政府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每一个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保障每一个生命都能从容、无痛、祥和、有尊严的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