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又名黄芽白菜、黄芽菜、黄矮菜、花交菜、结球白菜,为十字花科植物。
大白菜为一年或两年生草本。基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叶片薄而大,浓绿或浅绿色;心叶浅黄,通常抱合密裹成圆柱或椭圆形叶球:叶柄色白而宽,两侧有明显叶翘。总状花序,黄花。全国各地均有裁培,以河北、山东的产品最为著名,如城阳青、天津绿、山东胶菜等。
大白菜味甘性平,归肠、胃、肝、肾、膀胱经。养胃和中,消食下气,通利肠胃,利大小便,清热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胃疼食积,二便不利,丹毒、漆疮。
内服:120~250克,煎汤煮食或捣汁内服;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大白菜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粗纤维、尼克酸、硫胺素以及钙、磷、铁等成分。另外,大白菜中还含有吲哚三甲醇的化合物,它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关的雌激素。妇女每天约吃500克白菜就能吸收约500毫克的吲哚三甲醇,从而使体内一种重要的酶数量增加。
我国是大白菜的故乡,历代文人屋客及普通百姓无不喜食。梁代陶弘景曾说过,勿论其美与不美,白菜乃菜中最为常食。宋朝苏东坡赞云:“白菘似羔脉,冒土出熊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一幅《白菜辣椒》画上题诗:“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民间百姓则流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和“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
大白菜人药首见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称其“性和利人”、“主通利肠胃,除中烦,解酒渴。”《食疗本草》云:“治消渴,又消食,亦少下气。”《滇南本草》谓其:“主消痰、止咳嗽、利小便、清肺热。
附方
1感冒:带根大白菜120克,生姜、葱白各10克,煮汤服食。
2.小儿腮腺炎:2个大白菜根,先水煎一个服食,再将另一个捣烂外敷患处。
3.干咳、支气管炎,肠热便秘:大白菜200克,豆腐50克,红枣10枚,水煎服。
4急性肝炎:黄豆白菜汤。黄豆60克,白菜45克、水煎服。3
5.尿路感染大白菜30克,切丝,人沸滚粳米粥内烫熟,调入佐料服食。
6.二便不利,身热口渴:白菜用开水煮汤食。
7.肾虚阳痿:大白菜250克,虾仁10克,炒食。
8丹毒:大白菜、马齿苋、绿豆芽各适量捣烂敷治。
9.过敏性皮炎,漆毒生疮:大白菜捣烂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