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丨焱安的执着追求
焱安,这个名字渐行渐远。他家老屋紧挨着邦武、海生的老房。在我们湾里是邦字辈。按年龄排行,我父亲是老大,他是老二。
据说,他的父亲跑江湖,曾在镖局干过,专门押运到信阳、驻马店一带的货物,在这一带很有名气。他的母亲邦字辈称之为“九伯”,主内是一个“女强人”。
小时候,父亲“出门”回来,总爱讲一些侠义故事,他听得入迷。耳濡目染,也想长大了做一番扶正袪邪、打抱不平的事。
他是家中的“独苗”,母亲虽然特别宠着他,却管得特别严,他不敢逾雷池半步。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趋势,“母强子弱”一旦局面已定,似乎不可更改。在母亲面前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个“不”字的孝心,在当今简直不可思议!
即使是这样,他却十分执着。自己认定的事情,从来不轻易改变。
从父亲嘴里知道,朱毛的队伍是穷人的队伍,为摆脱贫困而闹革命。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参加共产党的念头。
还是十六、七岁的时候,听说柿子树店驻有新四军,就与母亲商量。这还了得!母亲一把鼻泣一把泪,把他痛骂了一顿还不算,立马把他锁在房里,关了半个月。
四野大军南下,黄陂已经解放了。土改工作队进了湾,他久违的梦又在发酵,他频繁向队员们靠近。母亲发现了,对他说:闹共产党是掉脑袋的事情,怎么这么苕啊”?威胁他说:“我再看见你跟他们混在一起,当着面喊冤跳塘”!无奈之下,只得暂时按下了这个打算。
以后,在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的进程中,他默默地向先进模范看齐。在集体生产劳动中,总是抢着重活干,吃苦耐劳走在前头,照一下自己,像不像党员?
就是活100岁,在娘面前,永远是儿子。母亲那双眼睛总是看着他,不管是东西南北风,都不跟风,不去出风头,这是做人的良心。坚持不跟风,就没有后悔药,是一种朴实,一种智慧。
把入党的志愿埋在心底,等待春天的萌发。在灾荒的岁月,他没有向党靠拢。请艾先生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其事的交给大队党支部。尽管不被人理解,甚至还有人讥笑,却痴痴的做一个崇道者,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以先锋队的标准要求自己,首先从思想与行为上进入这个队伍的行列。
做事卖十分力,做人尽十分心。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天并不亏待老实人。大队的需要人手搞基建,都把他纳入施工人员的名单,公社木工厂在扩员时,也把他列入招兵买马的范围。
那时,过河隔水,早出晚归,却从不误点,第一个出现在车间。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踏实的人。对他的肯定就是一张张“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证明着始终不渝的追求。乐孜孜地捧着精神鼓励,驱动着他一往无前。
压缩城镇人口,自然灾害的突袭,饥饿的苦苦煎熬,家庭的变故,并没有击倒他的意志。回到生产队,依然扎扎实实地干活,从不偷机取巧。对人也是一样,总抱着一颗真诚的心,主动援手,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去占人便宜。
在那个年代,农村生产队社员中,很少有人能够入党。就是运群先生在生产队,冲锋陷阵在各个历史阶段,当了二十年队长,在泥土中滚爬了一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才庄严宣誓在锤镰旗下。多么不容易啊!即使参军进入先锋队的行列,起码要立三等功。那时候,党员是一种稀缺资源。
在这个客观环境下,他并没有气馁,在漫长的道路上行走,向着目标艰难的跋涉,虽然不能驶向彼岸,却在奋力摇橹。
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在乡村如火如荼。方便送粮还国家任务,也方便社队干部住队开会,也方便社员上街赶集,大队研究决定让他撑船摆渡。
当时张家冲、徐家冲合成一个大队。往返过河人员多,赶早集是例行习惯,这个担子可不轻哦!
感恩组织的信任,不负众望。他每天天麻麻亮就起床,带上午饭,到天黑才回家。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当一个名符其实的摆渡人。驾一苇于万顷的慈航,方便着往来的乡亲们。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满河的大水,波涛汹涌。他正准备系船绳回家,突然,有一妇女高呼,小孩子发烧,送长轩岭医院打针。他急忙扶上船坐好,奋力挥动撑篙,在奔流的大水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撑到了彼岸,叮嘱一路过细。对方请他等着,他满口答应放心。
风不停的刮,雨不停的下。他冻得浑身发抖,约莫三个时辰,才见抱着小孩的妇女归来。二话不说,让他们坐稳,在茫茫的夜色中,不停挥篙冲破漩涡的阻拦,一身大汗撑到了李家港。
回到家里,发现自己头脑发昏,感冒了。连忙烧姜汤喝下,又加柴洗了一个热水澡,捂在被子里睡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多少动人的经历,还有多少个,却鲜为人知。也有人笑他,为了入党,不顾自己的老命,划算吗?他憨憨的一笑,也不作答。
人,一生一世总得有所追求,虽然不一定能达到,但是,努力了,没有辜负自己的初衷,一切都很坦然。
套用后人评价诸葛亮的诗句:“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超越自己的极致,但却跳不出现实的残酷。在残酷中笃定着追求,却是平凡中的伟大。在熙熙攘攘的尘世,诠释不平凡的小人物。
小人物的琐碎记录,折射出大背景下的命运挣扎。他的追求是源于对共产党的朴素情感,还有家风家训的侠骨柔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无疑是一种稀缺。
(本文得到潘奠和先生的帮助,提供相关资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