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伞
文/山佳
初秋季节,天气预报预报的近几天有雨,却始终没有见到一个雨滴。人们开始粗心大意起来,出门不带雨具者逐渐增多。放学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有些人稳若泰山,也有一部分人措手不及。
接送学生的汽车在交警的指挥下停放井然有序。学生家长穿雨衣、雨披者有之,更多的是打着雨伞。五颜六色的雨伞争奇斗艳,把学校门口打扮的如同花的海洋。那高低抑扬顿挫的说话声和“滴答滴答”的雨滴声形成了大合唱。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事收入人们的眼帘,记在人们的脑海里。是那么的温馨,让人激动不已。

学生放学的队伍里,有四个没有带雨具的学生,他们却在一把大伞下安然无恙,撑伞的人是他们的老师。学生没有挨淋,而女老师全身湿透,脸上的发海偏在一边,露出老师那张微笑的脸,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一个约30多岁的瘦弱母亲怕儿子挨淋,竟背着身体超重的儿子。儿子盛着一把荷叶似的小雨伞,母子二人说着悄悄话,迎着风雨艰难地前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一位老人来接孙子却没有带雨具。中年人看到下雨,在单位下班后骑自行车直接来到学校接儿子,他只带了一把伞。中年人把雨伞给了老人:“爸爸,您打着伞小心慢慢走,我驮小兵一块走。”
爷爷把雨伞塞给了孙子:“小兵还小莫要淋着,若要淋着要耽误学习的。”
“爷爷,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我没事,您放心。”孙子把伞又塞给了爷爷。
老人接过雨伞,用手摸了一把脸上的水。是雨水?还是泪水?

一对年轻夫妻打着一把花雨伞,斜挎着肩膀走来,男青年的潇洒和女青年的丽姿也是一道雨中的风景。他们站着等待儿子从学校出来。
“几天不下雨,就今天没带雨具,老天偏又下雨。来接孙子没有带雨具,这可怎么办啊!”一个底气不足且郁闷的声音。
年轻夫妻看去,一位年已古稀身材单薄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蹙在了一起,像一个去了皮的大核桃。老人捶胸顿足,像个皮球在跳动。
年青夫妻走过去问老人:“大爷您住哪儿啊?”
“俺住在城郊孙村。”老人一副不情愿回答的样子。
“大爷,我这里有把雨伞,您用吧!”男青年微笑着说。
“那怎么行呢?把伞给我,你们怎么办?”老人忙问。
“没事的,我的汽车离这儿不远。”
“我怎么还你伞啊?”
“大爷您用吧!我家里还有。”男青年说着,抱起身边的孩子消失在雨幕中。
老人愣愣地站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好人呐!好人呐!”

以上几组镜头,让人愉悦,感到温馨。
大自然中,雨伞能够遮挡住雨水,使人们避免雨淋。
在我们如今的社会里,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把大伞庇护,有那么多具有民族传统美德,懂得感恩,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人们。我们的社会充满希望,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2021.09.28

【作者简介】
崔同禹,笔名山佳,男,山东省东阿县人,退休警官,文学爱好者。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1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