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议政禁区→太子问题》⒈

霍去病(剧照)

作者/徐甡民 系上海市多家知名纸质媒体和
解放日报原《朝花》副刊主编、高级编辑,
曾被聘为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克勒文苑】名家历史文学佳作&职场宝典‼️→《议政禁区→太子问题》⒈共5期🚩🚩■作者/徐甡民

☛⒈霍去病之死
==
===【正文】:▼▼▼===
讨论工作,各抒己见;参政议政,畅所欲言——说是这么说,不过要注意,这并非百无禁忌,而是有前提有范围的。历朝历代文武大臣的话题和涉事的禁区之一,就是立嗣立储也就是册立太子的问题。如果是皇帝找你,比如宋太宗找寇准谈论立太子的事,那寇准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要不然你自己挑头说起,那越过了界,麻烦就大了。

汉景帝因与栗姬的一次对话,而废了已立的太子,周亚夫站出来反对,老军头周亚夫刚刚率领军队平定了七国的叛乱,又是现任的宰相,然而恰恰如此,更成了景帝的心病。周亚夫终于被逼在狱中绝食,吐血而死。
再牛的功臣,一旦介入了王子太子的事情,情势立马反转。汉武帝时,就发生了一件蹊跷成谜的事情:霍去病在说了“不该说”的事情以后,忽然莫名去世。

霍去病不满十八岁就跟随大将军也是舅舅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一再请战,凭着血气之勇带领八百骁骑突袭得手,“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官员,及单于祖父辈的王侯,俘虏了单于的叔父,大胜而还,战果空前。汉武帝取其勇冠三军之意,赐封“冠军侯”。

霍去病勇猛善战,胆略过人,多次进击,给予匈奴以重大打击,功勋盖世,十九岁就被任为军阶第二的骠骑将军。在汉武帝给以豪宅奖励时,霍去病的一句名言动人心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21岁被封为大司马,汉武帝特地指定他的级别与第一军阶的卫青平起平坐。

霍去病,"的西汉名将,古代"十大战神"之一(剧照)
在不久后汉武帝组织的一次射猎活动中,霍去病忽然射杀了自己的部将李敢。按理这是大罪,武帝袒护霍去病,按下此事,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角撞死。但是这事情背后的瓜葛却耐人寻味。李敢是李广的儿子,因战功被封为关内侯。在漠北会战中,李广被卫青临时调往边路以至迷道,再被卫青追责,愤而自杀;事后李敢冲到卫青的住所将卫青打伤,卫青息事宁人,没有声张,霍去病却不干了!然而汉武帝一直以来欲以霍去病平衡卫青、以免军中一人独大的意图是明显的;可是现在看来,舅甥之间仍然是血浓于水,性格彪悍的霍去病为给舅舅报仇,竟能当着武帝的面射杀一个封侯的将军!

隔了一年,霍去病上疏请武帝封三位王子为诸侯王。历来只知骑马打仗的霍去病,怎么忽然关心起这等事情来了呢?这个上疏如果被采纳,对谁有利呢?

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卫青的姐姐,他的大姨妈也就是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子夫,正是当今皇后、太子刘据的母亲。但是在皇家政治中,这种形势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而王子被封诸侯以后,必须“就国”即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长安,这就自然会减少宫廷争斗,霍去病的表兄弟刘据的太子之位就更安全了。

对这种套路汉武帝会看不明白吗?然后事情明摆着,霍去病正联着卫青、皇后、太子,这就是一个显赫庞大的卫氏集团呀!而鉴于历史的教训——曾祖刘邦死后,外戚吕氏的篡权乱政,祖父文帝时的诸侯谋反,父亲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因此汉武帝一向是警惕外戚、反对分封诸侯的。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刘德被景帝封为河间王,致力于整理国故、传承文化,却仍然被武帝严厉警告:“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意思就是殷商汤王、周文王,都是以方圆七十里与百里的小国而夺取天下的,你也好自为之吧。刘德心惊肉跳,回到封地,借酒浇愁,四个月后就死了。

现在众臣一看是霍去病上疏,都跟着起哄,武帝遂批示:交御史大夫办理。
但是几个月后,霍去病忽然在长安去世,死得不明不白。有说这是霍去病征战匈奴时喝了他们撒了毒的河水,可是匈奴的慢性毒药再怎么厉害,也不至于单单只毒霍去病呀。又有说这是卫氏集团干的,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当然也有说这是汉武帝下的手,可是这也没有任何证据,况且霍去病不正是汉武帝对付匈奴的第一猛将么?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还特命给予了特别隆重的葬礼呢。

霍去病墓
霍去病的死成了千古之谜。但是需要记住的是,他恰恰是在介入了王子太子的事情以后,忽然死去的,年仅23岁。

■未完待续*{下接►【议政禁区→太子问题》2.共5期.■徐甡民}

>>>>>>>>>>(END)
撰 稿:徐甡民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徐甡民先生的历史文学著作《古人职场那些事儿》(书照)


《古人职场那些事儿》精彩文摘欣赏(如下)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议政禁区→太子问题》⒈■作者/徐甡民
2021-09-09 19:19:27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