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大伙眼里是最棒的
——赵南方印象之二
作者/刘玉伟
2021年9月16日,我写得随笔《他是我的老伙计——赵南方印象》在书香文学传承社《哈尔滨头条》上发表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阅读量就达到了50876次,点赞33人次,50多条评论也是我自2021年3月10日开始在书香文学传承社各个都市头条,发表的68篇文章里面最多的一篇。因此,这篇文章再一次荣登都市红榜,也是预料之中的事。这不仅仅是他的光荣,也是我的骄傲,一篇文章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和鼓励。

这篇文章发表的第二天,我1976年在铜川柏庙沟工区时的老伙计,也是赵南方在铜川工区当工长时的职工徐宏志就通过手机微信,向赵南方发来了他的感想。他1995年退休后是女儿接班到了工务段的。他儿子在海南工作并成家,他们老两口这几年一直住在海南。他看到这篇文章后就激动不已,但他又不会在评论区里发评论,就通过微信让赵南方表达了他对我的感谢。他说:“我女儿去年把你制作的三原工务段职工老照片集锦发给我后,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真的是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我觉得你做得相册真好!这次你写得赵南方的文章既真实又生动,也让我倍感亲切。……你和南方都不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向你们学习,为你们点赞!”
赵南方把这条微信发给我后,我立刻就想起了这个比我们大四五岁的老伙计来。他说的那个音乐相册是我2020年2月制作的,里面都是三原工务段老职工们的照片,因为有很多人已经不在世上了,他们的儿女看到以后就很感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在三原地区职工和退休职工中,几乎都要传疯了。不仅流览量达到了2965次,转发量也有150次之多,这在我制作过的115个音乐相册里,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他是我的老伙计——赵南方印象》在书香文学传承社《哈尔滨头条》上发表后,赵南方也发到了他的朋友圈里,他的许多好朋友纷纷在评论区里留下评论。郝巧梅说:“佳作!写出了南方哥生活上的点滴,……”泉泉之声也说:“感谢刘玉伟的作品,写出了赵哥一个党员的工作作风。”钟华也说:“感谢刘玉伟把我老哥赵南方的点点滴滴都完整地记录下来,读后很亲切又很真实。”秦川说:“文章语言朴实,情文并茂,祥实的阐述了主人翁积极上进的一面。”冬青也说:“我认识的赵南方就是一个热心肠,是个好哥们!”
网名叫宝的朋友是东北大连人,他和赵南方是2019年9月,在陕北榆林的镇北台旅游时认识的。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榆林的镇北台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台”。镇北台和河北省秦皇岛的山海关,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同称为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

赵南方那天和家人在镇北台走累了,就在路边的长椅子上坐下来休息,宝就坐在他们的身边。因为都是旅游发烧友,他们俩就在一起交流着对镇北台的印象。他们在一起聊的很投机,当赵南方他们起身要走时,宝用试探地语气问:“赵哥,我能不能搭你们的车回榆林市里?”虽然说萍水相逢,但赵南方觉得宝这人也可以,就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到了榆林市的老街后,赵南方还请宝吃榆林的小吃。宝要付钱时,赵南方又一把拦住他说:“你们东北人来大西北旅游,我们能在这里碰上就是缘分。我以后有机会去大连旅游时,你再做东好了!”
宝当时就觉得赵南方又热情又好客还很爷们,他就加了赵南方的微信,也经常在微信里邀请赵南方去大连玩。当他看到了这篇文章后,忍不住就在评论区里写了一大段感慨的文字。他说:“感谢作者将赵哥生平介绍得这么具体全面,使我这个东北小弟更加认识赵哥。我和赵哥是在榆林镇北台旅游时认识的,由于对历史和人文上三观一致,在一天的榆林之游中结下了深深的友情。赵哥也是我在人生中最佩服之人,虽然只有一天的相处,但是其对东北小弟的古道热肠,侠肝义胆的帮助,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使我这个东北旅游发烧友,对祖国西北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那就是西北人的善良和热心肠。再一次感谢作者,再一次说声感谢赵哥,希望赵哥来东北大连做客,让东北小弟也做一把东道主。”

赵南方在许多人的眼里,就是一个热心肠,就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好哥们。冬青就留言说:“我认识的赵南方就是一个热心肠人,是个好哥们!”李志安也说:“赵南方是我几十年的好领导,好朋友!他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大方,是一个值得拥有,值得交往永久的好朋友!”白雪云同样认为:“赵南方算的上是我的一个知己哥们,几十年的交往用一句话总结,好人一个!”网名叫钟馗的也认为:“南方也是我的老朋友,他性情直爽阳光,心底善良,对朋友真诚相待,热情帮扶,跟他交往不累。”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再一印证了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赵南方对熟悉的人这样,对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一样如此。2020年七八月份 ,大明宫万达广场上举办啤酒节。赵南方也喜欢喝啤酒,有一天晚上就和老伴还有大孙女,从百花村的家里也来这里看热闹。赵南方见舞台后面有个音乐爱好者在搞直播,他也喜欢唱歌,就过去顺便唱了几首。当时来这里看热闹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还真不少。
赵南方唱完歌走出人群时,有一个年轻妇女拦住他说:“你看没有看见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她上身穿粉红色衣服,下身是灰色裤子。”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旁边有个人说:“年轻人只知道低头看手机,现在把孩子丢了,她才知道着急了。”

赵南方看着那个妇女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也很心疼,他也是当爷爷的人,知道找不到孩子有多着急。他一边安慰那个妇女,一边和她走到舞台后面,用高音喇叭让大家都帮她找找孩子。赵南方和家人也都忙着找起孩子来。他们从凤城一路走到凤城二路,只要是看见穿粉红色衣服的小女孩,都要过去问问。
他们走到凤城二路口,赵南方一眼就看到有个穿粉红色上衣的小女孩正朝东南角的服装店里走。他赶紧跑了过去,孩子也许是太小,还不知道走丢的害怕,还在服装店里不慌不忙地走着看着。他走过去问那小女孩:“你妈妈不见了,你不害怕吗?”小女孩这才哭着叫起妈妈来,他赶紧抱起小女孩说:“别怕,爷爷带你找妈妈去!”
赵南方把小女孩交给老伴,他站在舞台上用麦克风高兴地对台下的人说:“小女孩找到了!她现在在舞台后面!”不一会那个妇女疯了一样地跑了过来,一把抱过孩子,母女俩都大声的哭了起来。那个妇女也许是惊吓着急过度,连句谢谢的话都没有说,抱着孩子就走了。赵南方的老伴和孙女对他说,你费了这么大的劲,帮她找到了孩子,她连句谢谢的话都没有。赵南方却笑着说:“可以理解,只要孩子没事,我们也就放心了。咱们做好事也不图她说一声谢谢。”
我在评论区里也看到,还有一些对赵南方更熟悉的老伙计,看了我的文章后都认为还少了点什么。网名沐风郜也是我熟悉的老伙计,他就说:“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述和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工作中的老赵,而认识老赵的人都会感觉少了点什么,那就是生活中的赵南方——赵不醉。我们期盼着作者还我们一个诙谐幽默,而又刚正不阿的赵南方!”
我打电话给赵南方,问起“赵不醉”的来历,他在电话那头笑得更开心了。他告诉我这个雅号的来历距今也有三十多年了,那时西安局还是铁路分局,还归郑州铁路局管辖。有一次三原工务段里几个多年的老伙计在西安学习时,一起到原在三原工务段,后来调到西安铁路公安处的老伙计家里喝酒。三四个人都是三十好几的老伙计,好久不见在一起喝着喝着就喝多了。这个说姓金的老伙计叫斤二两,那个说姓孙的老伙计叫孙八两,你赵南方比他们都能喝,你就叫赵不醉吧。

赵南方本来就喜欢交朋友,跟谁都很少红过脸。老伙计们平时在一起时,也难免会喝上两口,久而久之“赵不醉”就成了他的代名词。后来,他“赵不醉”的雅号不仅在三原工务段和现在的阎良工务段叫开了,在西安铁路分局和郑州铁路局里一些和他关系好的老伙计,如今见面之后也还会这样地叫他。
我因为要写赵南方,就和他有过多次的交谈。我也从他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看到,大家能够这样的说他夸他,就是缘于他在过去几十年的日常生活里,对他人的真诚与尊重,热心和帮助,才替自己攒下了这么好的口碑。我和赵南方从1970年到现在,也算是有着五十多年交情的老伙计了,我一直都认为不论是工作中的赵南方,还是生活中的赵南方,不论他在岗位上,还是他退休以后,他在大家的眼里真的都是最棒的!
刘玉伟,2021年10月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