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双双燕·咏燕
[宋]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〇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双双燕”,此词调始见于本篇,当是作者的自度曲。调名本身就是词题。“春社”,古代春秋两季祭祀土神,谓之“社”。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以天干“戊”为标记的日子。“差池”,形容燕子飞翔时羽翼参差不齐。《诗经·邶风·燕燕》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指燕子衔来垒窝的带有芹香味的湿泥。杜甫《徐步》诗曰:“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柳昏花暝”,傍晚时分,花柳的色彩都暗下来,故云。“便忘了、天涯芳信”,这句是说,燕子从远方带来了书信,却忘了递送。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二《李都尉从军》曰:“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双蛾”,双眉。女子所画双眉细长如飞蛾的触须,故称。“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二句,是说由于燕子的失职,可愁坏了闺中的少妇,害得她天天独自凭倚着雕画的栏杆,在盼望夫婿来信。本篇押用一部上去声韵,韵脚分别是“冷”“并”“井”“定”“影”“径”“润”“俊”“暝”“稳”“信”“凭”。一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名为咏“物”,实为咏“人”。且其“人”多为作者自我。例如前选陆游《卜算子》之咏梅。另一种则是言在此而意亦在此,咏“物”而止于“物”,此外更无深蕴。史达祖此词,即属后者。若论格调,当然是前一种高;但艺术审美价值的大小,又当别论。譬如本篇,就是后一类咏物诗词的美学典范。它把一对暮春归来的燕子如何穿帘入幕寻觅旧栖,如何勘察屋梁谋筑新巢,如何飞来飞去衔泥垒窝的种种情景,刻画得那么细腻,那么活泼,那么优美,那么传神,令人目不暇给。最后更虚构了一个颇有喜剧意味的情节:那双燕只顾自己幸福甜蜜地安眠爱巢,竟忘了向“房东”女主人送交她夫婿从远方捎来的“特快专递”!这种艺术表现手段,正是小说家的长技。可见,优秀的词人绝不以写景、抒情为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