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梦令-脸书“流量密码”遭投诉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10月7日,人民网、新民网综合美国媒体报导,当地时间10月5日,前脸书产品经理豪根女士坐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节目《60分钟》镜头前,大爆前东家猛料,毫不留情地控诉老东家——脸书在明知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执意通过算法操纵内容呈现,试图以贩 卖焦虑和煽动情绪来获取非法流量。引起與论轰动。

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闻讯当即回应,否认脸书将公司利益置于用户安全之上,但这并不能消弭公众的质疑。
消息显示,前脸书产品经理豪根5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节目《60分钟》里大爆前东家猛料,细数脸书通过牺牲公众利益换取利润的罪状。豪根首先强调脸书对青少年,尤其是少女的“毁灭性打击”。她透露,脸书内部一份关于“照片墙如何伤害少女”的研究显示,受访少女中三分之一认为照片墙使她们的形象问题变得更糟,13.5%认为使用照片墙会强化她们的自 杀念头,17%认为照片墙会加剧她们的饮食失调。然而,这种心理伤害成了脸书留住年轻人的秘诀。“越是抑郁,她们反而越沉迷于这款应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在豪根看来,贩 卖焦虑不是脸书获取流量的唯一方法,“他们还深谙情绪的力量”。脸书分析发现,那些充满仇恨和对立的内容往往更能调动人们的情绪,激发表达欲和参与度。豪根表示,在美国总统拜登赢得大选后,脸书过早地关闭了旨在阻止错误信息和煽动暴力的安全措施,并解散了她所任职的公民诚信部门,直接导致了今年1月6日国会山骚 乱。


豪根称脸书是“社会极端分子的主要阵地”,而脸书可能只对3%至5%的仇恨言论以及约60%的暴力、煽动性言论进行管控。“人们接触的愤怒越多,互动就越多,看的内容就越多,脸书赚的钱就越多。”她认为,脸书这种基于参与度,即喜欢、分享、评论数的排名,极易误导和操纵用户,使更多的分歧和恶意在网络和现实世界中蔓延。“可这一模式有利于吸引流量,并能帮助脸书**更多广告,而这正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豪根女士拿出了要与脸书“决战到底”的架势,除了在电视节目中露面,她还把自己偷偷复印、含有大量关键信息的脸书内部文件交给《华尔街日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国会。在国会作证时,她直指脸书产品“伤害青少年、加剧社会分裂”,呼吁国会尽快采取行动,修改相关法律。


这下,脸书倾刻面临“中年危机”!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前雇员爆料后立即发声明进行反驳。但脸书对年轻用户的渴望有目共睹。尽管脸书只有“17岁”,却早已被美国年轻一代贴上了“不酷”“仿佛40岁老人”的标签。


美国《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刘易斯表示,他周围大多数青少年认为脸书是父母们讨论政治和祖父母发布旅行照的地方。《纽约时报》指出,脸书作为核心社交媒体的市场份额正在被TikTok等竞争对手占据。《华尔街日报》援引脸书内部资料显示,脸书一直在制定向青少年推销自己的计划,“有员工提议是否可以利用延长游戏时间来促进青少年交流成长”。


为此,《大西洋月刊》认为,曾经叛逆乐观的脸书正在变得不冷静,并透露出害怕随时会错失机遇的不自信。“脸书面临中年危机,它需要学习如何优雅地老去,可它害怕失去青春的创伤正在伤害更多人。


笔者认为,新媒体大老——脸书,此次由前内部高官曝光“流量密码”,被揭发通过“密码”算法操纵内容呈现赚非法流量,不仅使脸书遭遇“中年危机”;对其他类似新媒体也是个警示。特赋《如梦令》为评为观。
贩 卖焦烦思暮。
煽动忧悲情绪。
操纵赚流量,
算法脸书密处。
愤怒。
愤怒。
四十危机投诉。*
注*指,因“流量密码”,涉嫌算法操纵。尽管脸书才“17岁”,却被美国年轻人贴上了“不酷”“仿佛40岁老人”的标签。
——2021年10月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