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四《夜宿苗都,西江苗寨》

中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在景区附近的一家餐馆品偿了西江苗寨的长桌宴。
午饭后,大海说:"叔叔阿姨们,下午,我们去参观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黔东南州的雷山县西江镇,整个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苗族自然村,相连成片。其规模不亚于一座古城。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名师来开路,也要导游来带路。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中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的移民。一是遍布世界各地,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不断迁徏的中国苗族。西江苗族是最早约在西汉文帝时,迁徏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镇。到目前为止,西江苗寨有1288户人家,人口接近6000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集地。因此,又有"中国苗都"之称。
我们跟着大海,首先来到苗寨的观景台。大海在观景台上给我们讲解说:"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迁徏,最后逃到这处大山里定居。这里四面高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整个苗寨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这里汇集了天地的灵气,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游客们都说,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

我们在千户苗寨的大街小巷里穿行,犹如穿梭于这个古朴的苗族文化的历史时空。苗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角楼,从河的两岸依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枫叶掩映,气势恢宏。每当黄昏十分,漫山遍野,千家万户亮起了灯,那场景就更璀璨醉人了。
我们和导游向苗寨的深处走去。大海边走边讲:"说到吊角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的苗寨,不仅节约了用地,聚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吊角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农具、饲养家畜或用于厕所。第二层用于餐厅、卧室和厨房。第三层存放粮油果蔬等。这和北方的农家院是有很大区别的,北方的农家院一般都有院墙,而南方农家人一般没有院墙"。
大海接着说:"前面江上的这座桥叫风雨桥,西江上面有很多这样的桥。这些意为遮挡风雨的桥,它即可以行人,也给乘凉的人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每到晚上,还有很多青年男女在这里"游方"。"游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意思。参加"游方"的人都会盛妆打扮自己来吸引爱慕者。如果对这个风雨桥感兴趣的话,那今晚不妨邀请您的心上人来这里,感受一下这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吧"。大海说。
这一晚,我们住在了西江苗寨。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游方"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激情,旅游对于我们来说是乐事,也是苦事。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五《天星湖(高老庄).数生步》

12月23日,贵州行第三天的早上,我们离开了西江苗寨,去黔西南州安顺市的黄果树景区。大海告诉我们:"贵州,山青水秀,一年四季都适合游山玩水。今天,我们去的天星湖景区,也是5 A景区,还是世界地质文化遗产地。天星桥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山有灵性,就连石头也有灵性"。
行车大约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天星湖景区。一进景区,我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天星桥真的是太美了,不愧为世界遗产。
我们跟着大海走进景区。
只见:水在悬崖脚下的溶洞里流出来,水质纯清,清凉沁人,这个地方叫龙井。龙井前面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棵大榕树,盘在石头上的根像千手佛似的,把大石头紧紧抱住。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条根大得几乎可以合抱,伸出四、五米远,插入另一端的石头缝内,又抱住另一块巨石,在湍急的泉水上空架起一座"银桥",人们可以在桥上行走或停留。
我和朱颖来到自然盆景区,这里最让人留恋的当数"数生步"了,数着生步看风景,这里步步有景。据说,盆景区的水位是不变的。水中的石块天然形成,有些石块经过加工后铺成道路。露出水面供游人行走,那就是著名的景点——数生步。一块石头是一步,一步代表是一天。总共365块形态各异的石头,蜿蜒在水中一步一景,正好是一年。人在景中行,就像在画中游。我们每个人都边走边看石头上的日期,找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块,就是自己的生步了。然后会站在自己的"生步石"上,许个愿,留个影。说实在的,我和朱颖结伴游,就是为了互相照相。她是学摄影的,技术特别好。当然我们都在自己的"生步石"上留了影。人们说,这里步步有景,但景与景又有不同,非常令人回味。

走过了"数生步",就是天星洞。天星洞在景区中段,在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奇峰异石之中,四根大石柱直抵洞顶,每根石柱都在二十米高以上,石柱上石花丛生,如雕龙刻凤,色泽艳丽,洞中主要奇景有:葡萄厅,八仙过海石笋群,万里长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等。
这样,一路欣赏着风景,我们就来到了天星湖(高老庄)。这里是《西游记》拍摄地高老庄,猪八戒招亲的地方,还有小白龙的冒水潭。导游讲:从这里一路前行,就可以走进美猴王的水帘洞,去寻找黄果树名称的由来。您也可以过铁索桥,在观瀑台寻找最美的角度留影。之后,我们游览瀑布群最宽的陡坡塘瀑布,这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必经之地!

【辽西大地】文学社作者简介:李红卫(笔名:山野村人),河北省遵化市人,现住京东燕郊。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唐山分会理事。当过农民、工人、小学教员,供销业务员,图书出版发行员。酷爱文学,多年笔耕不辍。于北京、省市各大媒体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主攻小说、诗歌、散文,并出版长篇小说《蓝天上的彩虹》。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时代的发展,作品多见于网络。曾在《遵化文史》、《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芳菲文艺》、《江南诗画艺术院》、《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及河北、北京、广东、内蒙古等公众栏目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

【辽西大地文学社】主播简介:静远,辽西大地文学社主播团团长。爱好朗诵,在文字的世界里传递爱心、自由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