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北京人。
1968年到攀枝花钢铁公司参加大三线建设,五年后,到浙江大学化工系读书。毕业以后分配到生产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的化工企业。PC原料之一光气是世界大战所用毒气弹。我在光气工段任技术员,每天和氯气、一氧化碳、光气打交道。在化工企业工作14年,去过厂里很多部门,后来到工程塑料研究室任室主任。获得颇多荣誉,曾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我的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分的东西,我渴望改变,于是离开企业。
到市协办,后到省城建公司下属子公司搞了一段时间销售。
退休以后,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投入生产赚了一点点钱。
然后到中国人寿做保险代理人八个月。有了很多感慨,突然有一种如鲠在喉,需要表达的激情,于是写了我人生第一部长篇小说《保险美眉》,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国人寿老总给我打来电话,对我的小说给予鼓励和肯定,扬子晚报全文连载保险美眉。
先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家属,我陪先生六年住了六次医院,经受了很多的苦痛,也了解了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很多无奈,尤其是世人对乙肝传播途径的错误认知,造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找工作很困难。甚至于出现了浙大毕业生张先著激情杀人事件。
我加入了中国最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网站肝胆相照,由于切身之痛和深入了解,并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描写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长篇小说《中国第一病》。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以非常的速度和重视出版了这部小说。在庆春路书店,晓风书屋和上海等地召开新书发布会,现场签名售书。有几十家媒体包括南方周末等,对该小说进行了报道,甚至有几家纸媒进行了全版报道。广州日报也对小说进行了全文连载。
后来我们参加了实话实说等央视节目。中华医药和央视讲述节目组到杭州对我进行了专门采访和跟拍。
肝胆相照也出版了《战胜乙肝》一书,我是主编。《战胜乙肝》这本书,司长、院士、人民日报总编等等都为此写序。
我曾背着肝胆相照几千人写给总理和五大部委的联名信,到北京五大部位递交联名信,要求取消参加工作时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查,要求不要在媒体播送虚假乙肝广告。在我们不断的努力和媒体的呼吁下,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委托人事部会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并经几上几下的反复征求意见,最终正式发文通知:在公务员体检标准中,取消检测“大、小三阳”,从而彻底消除了乙肝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以成为公务员、可以参军,可以做厨师……
媒体称我是中国民间护肝第一人。
我被钱江晚报评为杭州八大魅力女性之一。
后来我在徐志摩纪念馆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么多的诗人,以后的多次雅集让我接触了更多重量级的诗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自己写诗,只是刚刚开始。写好现代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接触了著名诗人,词人吴亚卿老师以后也爱上了古诗词。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我觉得雅集是一件好事,就像滚雪球一样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和圈子。所以我感谢每一次雅集,感谢能和你们这些出色的诗人,作家,企业家,大家结识。
感谢和乌托邦相遇,感谢能够和《青年文学家》杂志社联姻,觉得既有意义又开心。
我衷心祝愿两者强强联手,把青年文学家杭州作家理事会办得红红火火,让杭州的文学事业更上一层楼,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