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一生平安(生活随笔·2021·10·4) 文/李伟艳 
吃罢早饭,母亲来了,拎着她回屯子常带的小包,我一看就明白了。
“今天还去啊?别累着,你去我跟你去。”我说。
“没事儿,不累,你锁门行啊?母亲说。
“行。”我说。于是我拿了水和水果,还有脆脆肠,母亲我俩就步行出发了。
“妈,你知道我为啥要跟你来吗?我不来在家能卖点东西。”我撒娇地挎着母亲的臂弯,像儿时母亲牵着我的小手一样甜蜜蜜。
“不放心我一个人来,怕我累着。”母亲说。
“不全是,我在家挣三五十元的到头,可陪您一天的幸福却不止是三百、三千、三万……”我不敢抬头,因为眼里已噙满泪水。
我母亲今年七十岁了,白发苍苍,新镶的满口牙,还常晃头,我的心告诉我,必须好好陪伴母亲。
自父亲去世后,母亲就随我们离开了老屯,搬到镇上住上楼房,如今只剩下老屋了,母亲每年都回去种她的小菜园子。母亲说:“我舍不得让它荒废,有我在你们就能吃上纯绿色蔬菜。”
母亲身体力行,努力践行着心愿,,可是我们心疼您啊,妈妈,歇歇吧!
轻握母亲长了老年斑的一只手,一路不肯撒开,怕失去。
“我这辈子知足,你们几个孩子都孝心,前几天,你小弟还让他二姐给我买双新鞋呢!你看我的鞋不挺好的吗?都没穿几回,还买啥,我啥都不缺。”母亲心满意足。
回家的路就在脚下,坚定而执着。
刚一进屯子,家家门口耀眼的苞米堆印入眼帘,让人热情高涨,但不见人影儿,因为都是机器收割,屯子里的壮劳力都在外打工,又赶上疫情回不来,剩下的老弱病残也寥寥无几,多亏有了合作社。
还没等开锁进当院,母亲已经在院外摘了一捧山菇娘和一个小倭瓜。“妈,你笑一个,我给你拍个照。”我说。
咔嚓,是清脆的幸福声。
“家里还有你们以前照的不少像呢,走时你记得拿点回去。”母亲说。
嗯,我点头。
十月的太阳起得有些晚,迟到也温暖,牵牛花依旧热烈地开放,她懂得感恩,不能辜负太阳无私赠与。抬头看枝头,还赖着一点红,是树叶,是柿子,是秋莓。
“割点甜杆回去吧!”我说。
“行,你看这婆婆丁多绿,你要不要?回去晒上泡水喝,管病。”母亲指着墙根一棵挨着一棵、生命力极强的婆婆丁说。
“这活儿每年都是我大弟干,还是留给他吧!”我说。
“也行。”母亲笑。
这次和母亲来主要是摘辣椒,用了三个小时,真是丰收啊!
“妈,歇会儿,咱俩吃点东西。”看手机,那时就十点半钟。
我去摘了捧秋莓,捡了把菇娘,母亲又拿出从家带来的香水梨和猕猴桃,我们母女俩就在菜园子里简简单单补充了能量,实话实说,我觉得比昨晚丰盛的烤串还好吃和有意义,将会铭记终身。
摘的辣椒直接就分类了,红的一筐,大的一筐,小的一筐,母亲过日子向来有算计,这么大算数不糊涂,就是摘辣椒这等小事儿母亲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叮铃铃叮铃铃,母亲的手机响了,是妹,问我们干完活没有,好让外甥女开车来接我们,还说都做好午饭了。
母亲又忙活起来,赶紧去割甜杆,拔萝卜,往外倒腾辣椒,我呢,则进屋找照片去了。
很快,外甥女来了,汽车里还放着悦耳动听的《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简介

李伟艳,笔名,雨木林风,1974年生,哈尔滨宾县糖坊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哈尔滨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宾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多家报刊以及网络平台。


主审/萧梅 签发/陈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