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901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982期

作家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中华诗经故里编委

阿鲁伯山风光好
登临送目望天渺
铁裕
有一种行走,不为自然风景的美丽,只为跋涉千里的向往;
有一种行走,不为万世繁华的享受,只为风雨人生的悲壮;
有一种行走,不为今生的安稳祥和,只想走到地老与天荒;
有一种行走,不为眼前暂时的幸福,只想到有诗意的地方。
昭通山野徒步群10月5日的行走计划是:自乘公交车到苏家院中学,8点40分集合出发。途经偏家营、文家营、白虎山水库。在那里短暂停留后,直上阿鲁伯大山。然后行走几个山梁,接着再返回,经过阿鲁伯垭口,直抵马家屋基。最后,沿着绿道走到迤那小学,徒步结束。
这次徒步的强度是很大的,可以说是超乎了我的想象。有位18岁的小姑娘,她也想参加这次徒步。我对她说了徒步中会遇到的许多困难、艰险、迷路等等。但她毫不畏惧,她说:“我不会拖累你们的”。于是,我便携她一同前往。

我们在苏家院中学集合、清点人数后,就开始出发了。这位体验者兴高采烈地跟着我们一同踏上了征途。说真的,我很担心,怕她坚持不下来。因为她是第一次参加走长途,又是非常艰难、坎坷的路途。带队的管理员也很担心,但她怀着坚定的信心,微笑着说:“没事,我能坚持走完”。短短的一句话,显示了她的坚毅、勇敢、顽强。
在经过偏家营、文家营后,就到了白虎山水库。我抬头一看,只见白虎山水库像一个漂亮的女郎,静坐在连绵的大山下面,也像一面古铜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粼粼波光。
水在微风的吹拂中轻漾,漾出了蓝天、白云;漾出了荒草、丛林;漾出了房影、竹影。水库呈长形向着山脚逶迤而去,与水相连,连得优雅;水与天相接,接得和谐。远远望去,只见波光点点,水茫茫,天亦茫茫。
再往前走,只见一座雄伟、巍峨的大山屹立在眼前,这就是有名的白虎山。它威严、高大,立于众山之间。远远望去,只觉白虎山高耸万丈,犹如一把明亮的利剑,直戳戳的刺向苍穹。那气势,险峻异常;那模样,令人生畏;而从侧面一看,则显得那样的平和、安详。

在白虎山的周围,那千峰万壑,仿佛从远古奔涌而来,重重叠叠地将其守护在中间。白虎山一如王者归来,显得有些高傲、霸气;有些自矝、张狂。
再往远处看,只见那云雾涌涌,将众山笼罩。而在迷迷濛濛中,山色空漾,虚幻飘缈。那些隐隐绰绰的群山,一个个从云雾中裸露出来,一如那出浴的仙女。有的仿佛刚刚上岸,披着透明的轻纱;有的正在精心打扮,仿佛要去面见新郎;有的凝眸不语,似乎在冥思静想;也有的忍不住春心动荡,含情脉脉,向着远处张望。
我自幼就爱山、喜山、登山,跟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何止是今人爱山,古人也爱山啊!我不由得想起宋朝诗人邵雍的一首《老去吟》:
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
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
赏花常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
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

阿鲁伯山,我们已攀登过多次。但这一次,我们则是选择森林最茂密,长藤最多,刺蓬最锋利的地方攀登。可以说,我们没有路可走,而是要在这回荡着万古洪荒气息的丛林中,以自己这双艰辛的脚踏出一条路来,其难度非常之大,也非常之强。
当我们深入丛林不久,就感到了有些阴森森,寒凛凛的。每行走一步,都极为困难。群员们不是低着头,就是躬着腰;不是边走边折刺,就是边走边剪枝条;不是一步一跪,就是爬着向前穿行,越往上,越难走;越往前走,越感到黑黝黝,冷飕飕。而那些灌木丛、长藤、杂草、刺蓬,蛮横而无情的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在前进的过程中,长藤拌住了我们的脚,刺蓬划破了我们的衣,暗藏的坑道无情的崴了我们的脚;一棵又一棵的松树,霸道地挡住了我们。但是,我们此时已没有退路,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在丛林外面,是明媚的阳光,而在幽深的林中,则是一种阴森、寒凉。
在丛林中,我们每小时行走不到一公里。在如此艰难、坎坷的行走中,一走就是四个多小时。但是,没有人后退,也无人叫苦。在这样幽深的丛林中,依然有鸟儿在啼鸣,草虫在清唱。

经过艰辛的跋涉,我们终于走出丛林,又见到了天日,沐浴了阳光。
这时,我又看到了形态各异的山野:
有的山野耸立云霄,一显其气势与雄壮;
有的山野风光幽奇,裸露它的清秀漂亮;
有的山野云雾缭绕,展示它的俊逸秀美;
有的山野孤峰突起,一展它的霸气张扬;
有的山野怪石嶙峋,彰显它的博大粗犷;
有的山野气势磅礴,显露它的洒脱豪放。
我边走边想,大自然真是奇妙,它的每一景色,都令人神往;它的每一姿势,都寓意着玄妙;它的每一形状,都富有哲理。
我们深入大自然,不仅只是去看它的美丽风光,而是要去感悟它的奥秘、空灵;去领略它的妩媚、美丽;去欣赏它的神韵、雄壮。
一会儿,我们又进入另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在一天之内,连续两次挑战极限,不得不说,这是在寻找刺激、冒险;在挑战自我,挑战意志;这是在展示山野人的坚定信念、意志顽强。
山野人之野,即使不完美,但却野出了欢乐和舒畅;
山野人之野,即使不显赫,但却野出了勇气和胆量;
山野人之野,即使不高贵,但却野出了生命的诗章;
山野人之野,即使不辉煌,但却野出了人生的健康。

当我们最后走出茂密的丛林时,就看到了最高的一座山峰。这时,群员们争相向着最高峰攀登。我向着最高峰不停地攀登着,有几个群员在我的前面。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他们。于是,我不断地冲刺着,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第一个登上最高峰。我回望那几个群员,早已被我远远甩在相隔几百米的地方。
在山顶上,我兴奋地来回巡视着,仰望着漠漠苍天。只见那广袤的天空澄碧湛蓝,纤云不染。而在另一片天空,有几朵白云在浮动,就像那千年绽开的古莲,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晃。
那天空一味的深,一味的旷。我总觉得,那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美丽,一种充满仁慈的善良。
看着,看着,我想起了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诗:
麻姑山水蔚蓝天,醉墨横飞倚少年;
却被倒城人笑煞,太平桥畔野僧眠。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走,使我对人生有了一定的感悟:人活在这世间,有得意,也有失势,可谓人生无常;有顺境,亦有逆境,可谓苦乐参半;有富裕,也有贫穷,可谓悲喜交织;有欢乐,也有烦恼,可谓愉悦伴惆怅。

在我们品味了酸涩后,才知什么是甘甜;
在我们历经苦难后,才知什么是坚强;
在我们遭遇了悲痛后,才知什么是欢畅;
在我们历经寒冷后,才知什么是阳光。
我一边思索,一边往前走。这时,我看到了那些山野的走势,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漂亮。
我想:看山的走势,可以养心、宁神;思山的无为,可以清心、寡欲;识山的性情,可以将心性、人品怡养。
山野淡泊、宁静,观之则可以心外无物;
山野缄默、无语,学之子可以不再张狂;
山野宽厚、耿直,识之则可以磊落坦荡;
山野幽远、雄浑,望之则可以大度豪爽。
在路上,我问那个小姑娘累不累?她说“没事,下一次还要参加”。她的顽强、勇敢,博得了群人们的赞赏。
正当我冥思时,已不知不觉已走到迤那小学。艰难、坎坷、刺激的徒步完成。
我忍不住又回过头来遥望我们攀登的山野,走过的路途。我想:人生的路还很坎坷、漫长,还有许多山等待着我们去攀登、征服;还有许多艰难、险阻,等待着我们去挑战;还有许多漫长的人生之路,等待着我们去丈量。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总编 琼则思变 副社长 胡乃华
总监 芙蓉花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宣委 简单(河北)
宣委 李霞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添加中)
音频部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添加中)
格律部
部长 张晓鹏(江苏)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添加中)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丽(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添加中)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审核
付凤云-中华诗经阁副总编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