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
🌹终身贫协组长运胜
🌹一个久违的名词、一个特殊的职务,一个人民公社时代的符号,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似乎很陌生。
🌹贫协组长,是农业生产队与生产队长、会计、构成基层组织的三架马车。它相当于人大,具有立法与监督的职能,近乎生产队的最高权力者。
🌹我们湾里运胜,辈分长。住在巷子里,与先云同屋,又是嫡亲叔伯房。人也敦厚稳重,平时咳咳哇哇,大家给他起了一个雅号:“哇先生”。他从新中国以来的集体经济管理中,一直担任这个职务,成为终身贫协组长。不论是保清还是运群当队长,他的角色始终不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他能当这么久?有两条,一是公平公正,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二是明确定位,说话不踩线,做事不越权。首先是社员信任,能够约束自己,不能脚弯手弯往怀里弯,玩小聪明。大家觉得他实在,谁也无可挑剔。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他与队长的最佳搭配,就是刚柔兼济。将贫协组长当得有声有色,他把这个职务当成了部队营连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教导员、指导员,是他的一大创造。当生产队长需要风风火火,拍得住人。保清与运群都是急性子,出工派活轻车熟路成为惯例,难免与社员发生一些小磨擦。在这个时候,他充当平衡木,出面调停。在公众场合不拆台,不选边站,一边倒。他说话要紧不慢,有条有理,不轻不重,切中要害,让人心服口服,抑或默认。事后,他又与队长个别沟通,获得会心一笑。
🌹当好参谋,建言献策,是他的另一角色。生产队虽小,代表社员利益牵扯到方方面面。贫协组长的位置是一个支点,必须在劳力评分、年终分配上统筹兼顾。他按照生产队管理原则,协调队长、会计做好核算,不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扮演队长会计的参谋长,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广泛听取社员意见,让大家带着春风,团结齐心,去迎接新的一年。

🌹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生产,难免磕磕碰碰。如果化解这些琐碎的事,却颇费心思。湾里父子、夫妻、叔侄、婆媳、妯娌之间有时发生一些矛盾,如何内部消化,他却见难不避,主动担当起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纠结。从源头上治理,解开疙瘩,心平气和的交流,寻找最大的公约数,最后破涕为笑,两个当事人和好如初。湾里人称赞戏谑为“治保主任”、“妇联主任”、“维稳主任”,也不无道理。
🌹他与保康一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当运动健将。几十年风雨中,不记是大小四清之类的狂飙,不去作弄潮儿,当什么“积极分子”,出头冒尖。恪守着“中庸之道”,当一个“稳健派”,不吃“后悔药”,却是做人的底线。正因为如此,没有结怨任何人,大家觉得他们靠谱,也没有入党的念头,顶替别人角色的想法。这种“无为”、“中庸”的处世理念,不论谁当队长,都认为他可靠,社员都很尊重他。这两方面的凑合,他成了“不倒翁”。
🌹有生之年,做点让人念想的工程,也不枉人世一场。他的思考,难能可贵。
🌹只想为湾里做点实事,倒是他的根本。在那个时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种田首先解决水的问题。
🌹他与队长协商,获得了支持。从汪家冲流来的溪水,在院子田筑一座桥坝两用的涵池。从鄢家湾请来了师傅炸石,带领大家苦战一个冬春,拦截了上头港的来水,直接灌溉徐家冲右侧的一片七、八斗良田,实现旱年保收的目标。

🌹马不停蹄,实现流域灌溉。第二场桥坝建设拉开序幕,在队委会规划协商了一番,请来了石匠,在凉亭以下新田修了一座小桥坝,滋润了大水田、八斗丘的困惑喊渴难题,又方便了涉水的交通。
🌹在犁稼垄下塘,在他的主导下,东西两侧开了两个口子,两条水渠,分流到到了两个湾子的水稻。互惠互利,书写着与邻居无争和睦的新篇。
🌹在大灾荒年,考验着人性。从苦水中泡大的雇农,坚守着善良,把好公字仓库的钥匙,不向任何人开口子,凝聚着做人的良知。
🌹闲暇时的他,借着和风与太阳,在湾里门前塘边小坐。点着烟,与大家悠哉悠哉的闲聊一番,倒也几分乐趣。
🌹不占人便宜,不过人的份,不去用心计算计人,一种大智若愚,他之所以称为先生,是名符其实的先生,也是湾里对他的褒奖。功夫修到了家,不在乎书读了多少。这位终身的贫协组长,用自己的言行,给自己雕刻了一尊塑像。
🌹每个人在别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形象。好坏如何,心知肚明,不说而已。逝水流年,人们没有忘记。
🌹(本文获得了潘奠和先生帮助,绘图提供相关资料,十分感谢!文中如有不妥之处,请提宝贵意见,以便修改。拜托!)
🌹公元2021年8月19日(辛丑七月十二)
🌹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桃花村曹家湾35号
🌹潘安兴电话:13397133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