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阳如血(小小说)
作者:唐俊杰 宋文秀 朗诵:罗兰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成为全省的文科状元,记者把我刻苦的学习事迹“搬”上了报纸和银幕。到北京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我的班主任林老师因病住进了医院。
我急忙赶往医院看望,走进老师的病房,护士说:“林老师刚刚打过杜冷丁,才把剧痛控制住,不要惊动老师,不要和老师讲话,让她好好睡一觉。”
我按着护士和医生的要求,静静地守候在老师的病床前。
等老师微微睁开眼睛时,我轻轻地问了一声“林老师,您好些了吗?”
“子君,你怎么来了?不要耽误到北大报到……”
“老师,没关系,您好好治疗,好好休息,早日康复。我来看您,顺便向您汇报一件让您高兴的事情,我在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获奖证书,这证书凝结着老师多年的心血啊!”
老师接过证书,心里很激动,她抚摸着证书说:“子君,祝贺你!这荣誉来之不易,是你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结晶,这也是我们的学校在国家级的散文征文大赛中获得的唯一最高奖,这是全校的光荣!你把这篇获奖作品口述给老师听好吗?”
“不,老师,您休息吧!医生和护士不让我和您多说话,不让您劳累分神,等您康复以后,我再读给您听,好吗?”
医生、护士、和林老师的家人也一致同意我的意见。
林老师却说,“没关系,听你口述作文,对我的病情肯定有好处……”
我又望了一下医生和护士,意思是说,能行吗?因为在医院里,一切要按医生和护士的意见办。
刘医生说:“子君同学,你就遵从林老师的意见吧!但口述的声音要轻,也要控制好感情……”
我强忍住双眼中滚动的泪花,尽量不让它流下来,屏息凝视着病床上的妈妈老师。
六年来,是林老师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我才有了一些进步,我感恩、知恩,将来还要报恩。万万想不到林老师突然发病,而且报了病危,这是她几十年来殚心竭虑、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的后果啊!她就像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一次她病倒在讲台上,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劝她住院检查治疗,她坚决不肯,第四节课又继续出现在课堂上……
林老师轻轻地说“子君,口述吧!就像在课堂上一样,只要是自己写的作品,口述比朗读更精彩,对吗,子君?”
我再也不能拒绝老师的要求了,立正站好,像在课堂上一样,两眼含着热泪,凝视着病床上的林老师,口述我的获奖文章:“我的妈妈老师,美丽大度、海纳百川,修长的身材和大爱精神融为了一体。几十年来,她把学生当作亲人,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她不愿意让一个学生掉队,她心里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她带的班,教学成绩在全市第一,全省第一,她带的班,三好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她为了学生,顾不了家庭,她为了学生,顾不了自己的身体,她在课堂上和教研室里几次晕倒,谢绝去医院治疗,休息一会,照样又去备课上课。她那一头银丝般的白发,是岁月风霜留下的不灭印记。她那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就像深情的湖水,里边盛着对学生的千般情、万般爱……”
老师听到这里,瘦弱发黄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微笑,脸上也顿时有了红润。她喃喃地说:“子君,老师没有那么好,只能是老师在有生之年奋斗的方向,我会努力的……”
医生上前握住了林老师的双手说:“林老师,想不到师生情这么深、这么灵,比药物还起作用。您的精神好多了,您一定能战胜病魔,继续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上,因为您心里装着学生,更舍不得离开您像亲生子女一样的学生啊!”
林老师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场的亲人、护士、学生也泪流满面。
窗外,残阳如血……

作者简介:唐俊杰,山东惠民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资深作家、诗人,国际现代华文研究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国际现代华文研究会研究员,北京东方英才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学教师。所教学科曾获山东省东营市高考第一名。政治论文、教育论文、艺术论文、奥运征文均获全国一等奖。
作者简介:宋文秀,山东滨州人,大专学历,中学教师。作家、诗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
几十年来,他们笔耕不辍,创作了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等,散见于各报刊、著名网站和网络文学平台。已出版文学作品六部,约250万字。

朗诵简介: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都市头条网:夜听罗兰
邮箱:1946163792 @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