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李勤
陪伴是温暖的,它意味着人愿意将最美好的时间给你。同时陪伴也是力量,让我们有可能去创造奇迹。
——题记
人世间,需要陪伴。陪伴,是个温暖的字眼。有了陪伴社会就添了和谐,家庭就多了温暖。无助的老人需要陪伴,未成年的孩子需要陪伴,那些无助的弱者需要陪伴,陪伴的特性是时限性。然而,又有多少人把握住这个时间点。
陪伴是我给你的最好的礼物。今年的国庆小长假我早有计划,放假前我就做好了攻略。六天半的时间我要陪伴老母亲,母亲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和阿尔兹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基本不能自理。拄着拐杖也只能走几十米。国庆节当天我用轮椅推着母亲去挚园,母亲太久没有外出了,由于天气热我给她带上草帽和温开水。一路上母亲特兴奋。第二天早饭后我又推着她去太任公园,来到健身器材处,扶她下来做轻微的锻炼。在树荫下和别人聊聊天,母亲大部分时间头脑还是清醒的,在公园玩了近三个小时,她说回去,我推着轮椅故意不是原路返回,母亲说“错了,错了”。老妈,我是想让您多了解几条路。虽然她记不住街道名称,我还是给她讲的很详细。第三天上午去文化艺术中心,第四天去舆新广场……。
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儿子今年读高三了,每天很辛苦,早上六点十分我俩一起从家里出发,陪着孩子匆匆吃早点,然后我们因为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分头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直到晚上我查寝结束到家九点半左右,儿子十点十分才下晚自习,我要么去接他,要么在家里等他回来,孩子回来洗漱后差不多十一点了,每天孩子睡下之后,我才睡,这也是陪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白天在学校陪伴学生,晚上陪伴自己的孩子,虽然很累,但我觉得有意义、有价值,这就是生活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大姐夫是我县刑警队的一名优秀干警,在家里也是位好儿子、好父亲,更是一位好丈夫,大姐有俩孩子。在2010年11月16日,他们第二个孩子——我外甥女出生十个月时,姐夫因公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后确诊为脑干出血,本来幸福的家庭(我一直羡慕大姐被姐夫宠着),飞来横祸,就像天塌了一样。姐夫神志不清,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大姐,大姐带着姐夫在郑州一住就是大半年,由于经济上跟不上,后来在家里康复,姐夫一米八的个儿,看着一米五六的姐姐每天抱着他的腰一点一点从床上挪到轮椅上,休息时再从轮椅上艰难地挪回到床上,作为亲人我们看着就心疼,我曾经私下跟姐姐说;“医生说命是保住了,恢复意识概率最高百分之二啊!为了你自己和俩孩子,放弃吧!姐姐,太难了”。可是姐姐就是不放弃,一如既往地对待姐夫(说实话意识很浅薄,类似于植物人)。当然我们谁有空就去帮忙,不光大人,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孩呢!姐姐就是这样陪伴着姐夫近四年的时间,虽然姐姐照顾地特别细心,2014年5月16日姐夫还是去世了。留给姐姐俩孩子,也留给了姐姐腰酸背痛的病。时至今日七年了,我脑海里始终有一个画面“姐姐在院子里凳子上坐着,给坐在轮椅上的姐夫剪指甲、理发”。这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真情地陪伴。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短暂,错过了机会,再不能回还,陪伴老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陪伴要趁早。陪伴,是生命中的一束光;是黑暗中的一点火;更是沙漠中的一滴甘泉。最后请听赵咏华的经典好歌《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的事……。

2021 1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