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章 似曾相识延安初见
“进来!”随着一声响亮又透着儒雅的声音,被张贺唤作李书记的人打开了房门。“李书记,通讯员张贺向您报道!”张贺双脚立正,举起右手,恭恭敬敬的敬了一个军礼。随行的孙如玉一看,知道这应该是个大官,也赶紧模仿着张贺,敬了一个礼!
“你们就是孙家寨孙大善人家的两个千金吧,常听张贺说起你们家的事。你们不要叫我长官,就叫我李叔叔吧。”李书记和气的说着。
孙玉琴抬头打量着对面这个和哥哥年龄差不多,有一双和干妈一样好看的大眼睛的李叔叔。只见他比自己的哥哥还帅气,但并不是她想象中的老头儿,孙玉琴不禁“扑哧”笑起来:“呵!听贺哥哥叫你李书记,我还以为李书记是个老头儿呢!却原来你和我哥差不多大,才不叫你叔叔呢,叫你哥哥还差不多!” “朵儿!快向书记介绍一下你自己!”张贺看孙玉琴在自己敬仰的老领导面前,一点也不怯生,赶忙催她。
“报告李书记,本人姓孙,名朵,字玉琴,又名玉瑶,自号‘瑶池仙音’。”朵儿突发奇想,给自己起了一个雅号,心里好不得意!
“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李,名涛,字云韬,又名琴涛,自号‘慕琴狂客’。”李云韬看着眼前这个清纯大方,又热情似火的少女,像受了感染,又像似中了魔一样,也来了一个自报家门!
“朵儿,你是不是听你干妈讲故事讲多了啊!还‘瑶池仙音’!真佩服你的想象力!李书记‘慕琴狂客’,这名号起的,你们仿佛天生一对啊?哈哈哈!”经大姐如玉这么一说,逞一时口快的孙玉琴,突然觉得两个名号确实很登对,一下就窘得红了脸,赶紧低下了头。
“孙玉琴同志,说说你为什么叫‘瑶池仙音’呢?”李云韬忍不住好奇的问。
“是我干妈讲的故事里边,最好听的琴曲名字!有一次我生病了,头疼的直哭,干妈为了哄我,就给我讲:王母娘娘有一把晶莹剔透的瑶琴,能发出美妙的乐音。每逢蟠桃盛会时,王母娘娘会命令百花仙子弹奏此曲。天宫的卷帘大将对这首曲子听的入了迷。有一天晚上,他竟然未经允许,擅自拿出瑶琴,弹奏起‘瑶池仙音’。美妙的乐音传遍了整个天宫,王母娘娘闻声大怒,把卷帘大将打入凡尘历劫。王母娘娘的那把瑶琴,感动于卷帘大将的知音之情,甘愿自罚到凡间,要陪卷帘大将一同经历磨难!听我爹爹说,生我那晚,他梦到菩萨将一把瑶琴送给他,然后爹爹就给我取名玉琴了!”
“听张贺说你有个会弹琴的干妈?我妈妈也会弹琴。”李云韬叹口气说道。
“这么巧,你妈妈竟然也会弹琴,那你肯定也会弹了?哪天请你弹奏一曲听听?”孙玉琴听完李云韬的话,对这个气度不凡,外表俊朗,又似自己哥哥的领导更感兴趣了。
“好啊,可惜这儿没有琴,我已经很久没弹奏过了!”李云韬遗憾的说。
“我带的有呀!”孙玉琴兴致勃勃的说。
“李书记,这是我们离开孙家寨时,长辈孙宝山大伯,也就是这位孙如玉妹妹的父亲,给许世友同志写的信。宝山大伯说,他去信阳买山货和药材时,救济过许世友,还跟他拜过兄弟。他听说许世友参加了革命队伍,当了官,才要托我把孙家姐妹带来,让托付给许世友同志照顾。”张贺赶紧打断孙玉琴的话,掏出临别时老龙头儿孙宝山交给他的书信,递到李云韬手上。李云韬接过信,只见牛皮纸的信封上,用毛笔写着“许世友贤弟亲启”几个遒劲有力的正楷字。
“许世友同志去年冬,带着部队去了山东,那里抗日战争形势严峻,他一时半会回不来。这样吧,小张同志,一会儿拿我的介绍信去‘抗大’,找林校长,先让孙家姐妹去那儿学习,等日后看她们的意愿,再安排她们适当的工作岗位吧。”李云韬认真的把信收好,细致的安排着:“你们放心,孙如玉同志,我会把你父亲的信托人转交给许世友同志的。你们姐俩既然来了,就先安心住下,让张贺同志带你们在咱们根据地好好看看。这儿虽然物质上比不上你们孙家寨,但这儿更自由更安全些,到处都有像你们一样的,来自全国的热血青年!你们初来乍到,要学的东西多着呢!小张,领他们去吧。”
说话间,李云韬已把介绍信写好,递给了张贺:“孙玉琴同志,经常听张贺说起你,虽然是地主富绅之家,却仁爱敦厚,体贴下人,没有一点娇小姐的坏脾气!很好!相信你们姐妹会把延安当成自己的家的。如玉同志,你看起来比你堂妹大几岁,你多照顾她点吧!”
“是,李书记!我会照顾好妹妹的!”如玉一脸严肃的回答。
“狂客同志,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了,这不还有你、我大姐和贺哥哥嘛!”孙玉琴乐观的笑着,“狂客同志,谢谢接待,我们走了,再见!”孙玉琴说着,迈步跟着张贺和如玉向外走,临走,她看了一眼李云韬,心中竟然有一点不舍。
“快去吧,我以后的工作还需要你们这些有志青年支持呢!后会有期!”李云韬似乎觉察出这个半大不小的大小姐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
“后会有期!”朵儿好像得了某种承诺一样,快乐的笑着,快步跟着张贺,向门外走去。她的后背上,一直背着干妈留下来的那把古琴。
李云韬的目光落在那把用蓝布小碎花琴囊包着的古琴上面,眼睛再也移不开。他的思绪被牵到了遥远的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