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外二首)
文/三缄
曾寄冰心化玉壶,
奈何风雪漫尘途。
一分凉意从头泻,
几缕清愁把酒辜。
都说人生三节难,
堪称棋局满盘输。
只睁醉眼观潮起,
大浪拍天藏六如。
题图
戈壁无言送夕阳,
烟消大漠渺茫茫。
城随历史千年寂,
风卷尘沙满目黄。
驼马铃声今已远,
楼兰钩月古来凉。
丝绸之路穿蹄下,
湮灭游人手里缰。
题《打金枝》
头戴珠冠压鬓齐,
红裳袖下露柔荑。
唐宫娇养皇家女,
王府刁蛮驸马妻。
河底淘金金沒水,
山中采玉玉沾泥。
焉知富贵非天降,
除却民心响战鼙。
月映 荷塘
文/京川
一轮明月入荷塘,
几只青蛙引颈唱。
鼓点声声破寂静,
睡莲款款掩霓裳。
桂花(外一首)
文/林培安
桂树含苞欲待开,
三五成簇迎秋来。
一阵秋风十里雨,
九月桂花乐开怀。
秋
秋风秋雨送秋凉,
秋山秋水秋意长。
秋词秋赋述秋意,
秋咏秋吟秋篇章。
****婆城散文****

邹惟山辛丑年系列散文(之二)

我一回到家,幺爷幺娘就热情地迎了出来,在黄荆大院中聊天。幺娘已七十八岁,但中气十足,声音宏亮,可传一里外的江学良老屋里。她抱怨说,湾湾头唐建民的紫荆花开得好看,对面梨儿树外的紫荆花也开得好看,我们屋外花园的,却没有开。我说,应当不会的。当我上了二楼,往屋外花园一看,的确没有看到紫荆花。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当我起床后站在窗边,却发现好几个颜色的紫荆花都开了,犹如一群乡间的少女,在向我微笑。我对卢南宁说,奇怪呢,今天居然开花了,一夜之间。他说,心情而已。我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均与人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形成一种生命共同体,才可以共生共存,产生和谐的理想境界。于是,我想到从前的唐家沟,和现在的唐家沟之生态,前所不同。我对南宁说,在网上查一下,有无团鱼(甲鱼)卖。他一查,果然有的,出,20只,十对公母,78元。我说,可以买上20只,放入唐家沟里,让唐家沟成为真正的生态之沟,人文之沟,幸福之沟。三天之后,从浙江快递过来的20只团鱼到了,打开一看,全是活的,并且也分了公母以配对。我与南宁看了,欣喜之余,就拿去堰塘放生了。首先是湾湾头的老堰塘,放了三对。这里是黄荆屋基人的生命之源,有一口古井,估计已有千年了,不论天干还是水多,从未干涸。从前有团鱼、螃蟹,但多年来没有过了,现为文全兄和国宇弟养魚,请人照料。第二站是中堰塘,放了两对。这本来是正沟里的大田,由于水深一些,所以叫堰塘,从前种谷子,现在养鱼,同时种荷花。正值夏天,已是草鱼如牛,荷叶满塘了。放了三对之后,卢南宁说,三年之后就会长大,可以吃了。我说,不能吃的,让它活上千年。第三站,是下三官堰。这是当地最大的水库,如果关满的话,储水量恐在百万立方。去的时候,萧老表正在那里,王表侄正在钓鱼。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悄悄地放了两对,聊了一下天,就离开了。这里曾经是团鱼的天堂,在我小的时候,可能有一百条团鱼,大的有斗篷那么大,喜欢在水面上晒太阳。可能在九十年代中期,就绝迹了。有人说被幸邦顺吃光了,有人说被肖建明的石灰整死了。因为他承包,过两年要用石灰清塘,而团鱼是最怕石灰的了。无论如何,都是不尊重生态规律而发生的悲剧。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是上三官堰。从黄荆走上去,需要十分钟,卢南宁提着铁桶,放生了剩下的四对。然后,又沿路返回,完成了放养甲鱼的所有任务。我和卢南宁为这件事而高兴了三天,想到三年以后,十年以后,唐家沟的生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天晚上,他见院外花坛中有不少仙人掌,说老师是否可以种一些在院内,我说当然可以,于是他把院外仙人掌的技叶,取下一些,各处种了,并连续三天,都去浇水,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可见,他很喜欢植物,特别喜欢仙人掌。真的很向往神仙吗?我这才想起,从武汉带回来了的柿子籽,就取出包十几颗,种在了花园中。卢南宁见了,也十分欣喜,并且连续几天去浇水,双眼中充满了希望的光。唐家沟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一直充满生气的地方。和杨家沟比起来,它更显形体上的独持。和邓家沟比起来,它更平和开阔。和张家沟比起来,它更热情温暖和生机盎然。因此,在唐家沟里保护生态环境,特别重要和可能。唐家沟不是很长,从三里桥到双土地,2公里多一点,但人口众多,人才众多,善良多多,美妙多多。当我站在黄荆院中,我就感到天地正气。当我立在左右窗前,看到许多树紫荆花开得更艳,开得更香了。
2021年8月15日
黄荆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