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勤拨才亮 刀勤磨才快
文/张正军
灯勤拨才亮,刀勤磨才快。这句老话俗语反复说了两个勤字。不言而喻勤在人们生活中其意义何其重大。人们常说: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这是个常识真理。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勤″字但切切实实做到谈何容易。此话是说给有德之人、有毅力之人的。且无论古今。
《三字经》所载:头悬梁,锥刺骨,如负薪,如掛角。正是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典型。相信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口熟能背。无需我在此多鸹噪。今借此方寸宝地我只想与诸君多聊聊"警枕"的故事。因为这故事更能真实体现"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这个千古不没的至理名言。这是个司马光小时勤奋读书的故事。未讲故事前,我有必要先简介一下司马光其人其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仁宗年间进士及第。累官至龙图阁大学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编了《资治通鉴》。其著作也颇丰。著有《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潜虚集》等。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一生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曾自诩: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司马文正公堪称儒家典范。
我们看电视,读典籍知道为官者能为三朝元老就十分了得,而司马大人却能为四朝元老纵观古今历史实属不多,光照政界。主编编年史鸿篇巨帙《资治通鉴》,荣载史冊。著作颇丰,辉耀文坛。德才兼备堪为后人师表。司马光德高望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英才、大才、天才也。然而司马光这三才绝非先天与生俱來,全拜后天勤奋刻苦所赐。
以上是对司马光的简介,下面开始讲述他勤奋刻苦读书的故事。

司马光小时并不聪慧,不是愚鈍也属笨拙。别人一篇文章背三五遍就能拿下,而他十來遍也完不成。就要二十来遍,甚至三十來遍。他的辛苦,他的付出是一般常人的五六倍。司马光大器晚成全靠后天的努力。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在司马光身上体現得淋漓尽至。他曾自诩的"日力不足,继之夜。"不是王婆卖瓜,而是真真实实。他白日读,黑夜读岂能不疲劳困顿?有时读着读着就身一倒头一歪呼呼大睡。为治自己的困顿,他想出奇招。用圆木头做了个枕头。身一翻,头一动,圆木自动滚去,跌头疼痛自然警醒,继续苦读。后人为此枕取名曰"警枕"。司马光功成名就,此枕″功不可没"。
故事讲完了,还要说点什么?是得再絮叨个三言两语。
成就伟业,不必有过人的聪慧,但必得有过人的勤奋。古人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没有谁能靠天赋成功,只有勤奋才能将天赋变为天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劳动成正比,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灯勤拨才亮,刀勤磨才快。"是千真万确的至理。这些早已为司马光等古代名人,钱学森等现代精英所证明。
我与诸文友大多是中人老人了,头脑原本就不很灵光,特别是今天更须老灯勤拨,旧刀勤磨。趁夕阳之余辉加紧做点事情,不负亲人期待,组织厚爱!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姓名: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协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书语。一位行走在正义与文字间的文明使者。闲暇之余愿用声音给生活一抹艳丽,给别人一份愉悦,给自己一丝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