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哥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 影院爆满,我去买票,居然仅剩4张,还是第一排的。不仅深圳的福田是这样,据报道,全国很多地方都是如此。截止到10月3日,票房已经突破15亿元。第一排也要看,不然,第一排也没了。
你可知道在第一排看电影的感觉,好像和电影里的人物紧挨在一起,融入进去了,如临其境,当飞机投掷炸弹在山野连片轰炸时,如雷轰顶,座椅都随之颤动,着实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电影《长津湖》拍摄的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战场东线长津湖一带的旷世大战——长津湖战役。这一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重创美军第7步兵师,全歼其第31团“北极熊团”, 扭转了战争局面,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仗打出了军威国威。
影片详细描写、具体讲述“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七连的故事,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以局部见全局,有血、有肉、有情、有钢地生动展示出人民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光辉的英雄形象。
《长津湖》把历史的真实通过艺术形象告诉世人: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没同父母打招呼、偷偷跟上志愿军队伍、强烈要求参军的五万里,与哥哥五千里并肩走上战场。战友问他:你为什么要打仗?他说:家乡刚刚分了土地,要过好日子,现在有人又要我们倒退回去,就是不答应。这是一位十九岁新战士的回答。
志愿军排长连长们对为什么打仗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我们要把应该打的仗都打完,打出一个再无战争的未来新世界,让兄弟姐妹们不再去打仗。
毛泽东主席在气氛凝重的中南海,在面临“参战还是不参战”这一生死抉择的重要关头,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判断: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时刻威胁着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一衣带水,唇亡齿寒,为了我们的后代,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打仗,我们就要迎战,“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就是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英明决断。
和平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用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敌人挑起战争,我们不怕战争,只有赢得战争,才能取得和平。
《长津湖》告诉我们:强敌不可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决定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是人心向背,是人的钢铁意志。
这一战役,志愿军面临着强大的敌人。美军有精良的武器装备,雄厚的物资补给,掌握绝对的制空权。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王牌军队。志愿军在零下41度的严寒天气里,棉衣等取暖装备和食品奇缺,爬冰卧雪,食品最紧缺时,每一位战士一天只有一个冻成冰块的土豆,咬不动,只能硬啃,很多战士被冻死冻伤。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打得美军蒙头转向,抱头鼠窜。这一战,志愿军第九兵团重创美帝国主义第7步兵师,全歼其第31团,“北极熊团”,把麦克阿瑟美妙的设想——圣诞节前取得胜利——化为泡影,以致美国《新闻周刊》不得不承认,这次战役是“美国自‘珍珠港事件’以来所遭受的最大挫折。
”美国将军走过 “冰雕连”,看到这惊人的一幕,看到这钢铁般意志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不得不折服,说了一声:与这样不怕死的军队作战,不得不失败。他们情不自禁向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敬礼。
山河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用意志、用热血创造的辉煌战绩。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不断。世界上的反华势力不断挑战中国人民的底线,企图破坏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分裂中国,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用军事霸权威胁施压。在举国上下欢庆国庆72周年之际上演这一部电影大片,也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中国人不好战,但也不惧战,我们珍爱和平,但是,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亿万人民勇猛的“猎枪”,像当年长津湖战役一样,甚至更加猛烈,迎头痛击、狠狠教训,让他偿偿中国人民的厉害!
(2021年10月4日)
(图片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