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拉在党56年的老报人沈鹤来授课
文/袁德礼摄影/闲语
我的新闻人生:文/沈鹤
让我走进沈鹤的新闻人生 文/李曙光
提起享有盛名的劳动报社总编助理,经济新闻部主任沈鹤这位光荣入党56年的老报人,熟悉他的读者与好友个个都会翘起大拇指。

(在党56年的老报人沈鹤正在演讲。)
年轻时,曾和吴邦国在仪表局同一个办公室共过事。他写的文学作品受到谢泉铭名编首肯,完全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名作家。有一次,吴邦国跟沈鹤探讨演讲与文章怎么才能打动听众与读者的心?

他脱口而出凡事只讲三点,受到时任局党委书记吴邦国的称赞。
1981年为了养家糊口,还是放弃从政抑或作家梦,果断决定奔赴劳动报记者岗位,吴邦国特为他举办了欢送仪式,这令沈鹤鹤立鸡群万分感谢,立志做一名优秀新闻记者,这为他取得辉煌岁月打下了伏笔与坚实的基础。

由他主编撰稿的股评文章,深受全国股民的盛赞,至少让上万名股民得益匪浅,赚到上百万元一点都不稀罕,一时间劳动报成为洛阳纸贵。

我在他金海岸版面上发的财经新闻,常常使各大企业的新产品上门拉货,厂长室电话被打爆,干脆将话筒搁在一旁,不让读者打进电话进来。效应才是硬道理嘛。

沈鹤是位重情重义的老报人,他曾介绍过好几位有才华的人到报社工作,乐为别人作嫁衣。他人极其聪明,别人要花三天完成任务经他之手,二个小时写好专稿。

日前,浦江文学杂志社总编陈柏有要我邀请沈鹤讲一课,他爽快答应下来了。沈鹤不摆名记功架,令柏有兄感动万分,难怪陈柏有在欢迎他开讲时说今天我们请来了大客人沈鹤畅谈他的新闻人生。

沈鹤待人接物总是笑容满面,性格柔和,确实是我的一位好师长好朋友。他在演讲中特提到,为欢迎一位总编走马上任,我给他2.6万元设宴款待。

此事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他却铭记于心,这样的好朋友天下哪里去寻觅。

据浦江文学杂志社陈柏有总编统计这次参加沈鹤演讲的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袁德礼 贝鲁平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周劲草 李曙光 吴绍釚 陈柏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毛恒锅 教授袁世全 老报人沈鹤
摄影师:贺贤人
其他人员:孙明 沈煦光 陆念心 陆惠兰 凌振鹏 李昶阳 曹祥根等68位听众参加。

我的新闻人生
文/沈鹤
我今年78岁,我的人生大半是在报社度过的。我是一亇老报人,我的新闻人生有三亇阶段。我最早接触政治,十九岁之前入团入党,参加四清运动,参加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的死逝追悼会。三十岁之前是在机关里,当干部。退休前是在劳动报社当记者编辑。退休后热爱瓷器收藏,成为古陶瓷及明成化斗彩瓷器的鉴赏者和研究者。

我当过技校老师,基层领导,机关干部,在党委办公室担任联络员干了八年。
我参加过市文艺出版社组织的创作班。同期有叶辛,張杭杭投入初女作的创作。还有曾是劳动报社的领导,后为科技出版社的党委书记金培奇,上海作协专业作家沈善增。这两位现均己作古。我的指导老师是文艺出版社的谢泉铭。谢曾是《红日》作者吴強的秘书,解放日报副刊的编辑。他曾要我跟他几年,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谢老说,文艺创作无非两条,一要有生活,二要能磨。生活是一团麻,泥沙和鱼龙混杂。通过磨去掉泥沙,露出精华。精华就是结晶,生活的感悟,人生的闪光点。磨出文学的语言,情节构思,磨出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后来,我没有跟谢老从事创作,走了另一条新闻写作的路。但是谢老对文学创作的教诲,始终铭记在心,对我走上报业之路得益非浅。

七十年代中期,我在解放日报发表一整版長篇通讯,引起人们关注。此时,我正考虑如何选择人生道路,是选择当"萝卜″还是做″人参"?我经过思考,毅然绝然选择离开机关去了劳动报,走上报业的新闻人生。临行前吴邦国参加了我的欢送会。

我为何作出这样选择?一是我爱好写作,写作自由;二是我爱好新闻,喜欢给人讲新闻,喜欢新事奇闻。三是,报业这职业,可以让我有吃饭养家的本领。过去有银行铁路是金饭碗和银饭碗之称,现在我认为写作就是我吃饭的行当,不是金饭碗也是银饭碗。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路怎样走完全是自己选择的。每一段路都要做最好的自已,每一段路都是一亇舞台,只要你努力,你就会在这亇舞台上演出精彩纷呈的戏。

我是劳动报复刊后最早七位成员之一。我在报社当过记者,编辑,主编,进过报社管理层,直到退休。

在这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我认为首先要当好记者,再做编辑,主编。而做记者,首要任务会採访。採访就是记者的新闻生活,这是一篇新闻作品诞生的关健。其次,记者还须学会捣江湖,捣好江湖就是在新闻发生地,了解它的现在和过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重大影响等方面,会兴风作浪,通透新闻事实,准确,生动,及时地告诉广大读者,引起社会震动。记者还要深入社会层面,组织社会活动,倡导社会能量,影响社会风气。让报纸深入读者,深入民间,扩大社会影响,达到引导舆论的社会效果。

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这十几,二十年中,我为劳动报社策划和组织了五次重大社会活动,造成很大很好的社会影响。

笫一次,八十年代初,报社与市总会,市妇联等组织联合举办评选上海五好家庭活动。当时市委书记吴邦国出席颁奖大会,这里有个插曲,我为他准备了会议发言稿,他婉拒说发言稿我自己写了。这次活动为宣传安定团结精神,以及在倡导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底层结构的稳定,家庭幸福美满上弘扬新风,树立榜样。产生了積極的社会影响。

以后,我又组织报社与市侨办,侨联共同举办港澳台及华人华侨好家庭的类似活动,取得同样的社会效果。

九十年代初,我又策划两次全市性的重大活动。一次是响应国家宏观调控,组织十大经济问题研讨会,对改开以耒出现的新的经济问题,各种经济新现象,新形态,新经验,進行总结分析,扬新除异,在经济层面上宏观调控,深入改开,产生重大影响。

九四年,我策划组织了巜上海之友》活动。除台办,侨办,外资委,外经贸委和上海市外办一起和劳动报作为主办单位。活动评选出四十二名《上海之友》,发出奖牌。市外办说,这次评选出的上海之友,全是耒上海投资的外企老板,其规模和精致度以及效果,可以与上海市的白玉兰奖媲美。

一九九九年年初,股市跌入低谷,市场一遍哀鸿。我再次针对市埸发展的新问题,策划了中国上市公司经济发展研讨会,提出如何寻找经济增長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整肃财务报表,给股民提供真实业绩等重要问题,在证券市场引起连锁反应。

会议五月十六日,开了一整天。五月十七日上海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报导。五月十九日行情啟动,形成一波牛市行情。这在中国证卷史上称之为著名的"519″行情。上综指从800多点出发,最高走上三千多点。这次研讨会召开,轰动整个股市,引起海啸效应,影响持久。我是报社证券部主任,证券版面成为股民订阅劳动报的热点。市有专门单位作过统计,劳动报证券版每日荐股准确率,是全市各媒体报纸的笫一名。有兄弟媒体还希望我们提前提供劳动报的证券大样和相关信息。

我感到报社记者写新闻稿件,或报社围绕新闻热点组织活动,能与读者同呼吸共命运,你的文章就有生命力,你的活动就有社会震撼力。

2004年我退休了,开始了我的笫三段人生。我爰好收藏陶瓷艺术品,其实从年青时就开始了,我喜爱文物古董,爱好陶瓷艺术品的美丽,奇妙,精谌。

陶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每亇朝代生产的瓷器,从型态,器件,纹饰,落款等都有时代的印记。中国历史河中,陶瓷的发展有皇权特点,它虽然是生活用品,但也是艺术品,观赏品。陶瓷艺术品能体现一亇朝代的文化特点和艺术成就。收藏陶瓷就是收藏历史,收藏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对宋元古陶瓷,宋代五大名窑,汝,钧,哥,官,定均有收藏,对明代青花,斗彩和唐末瓷帝柴窑均有海量收藏。各种型器的子母鸡纹斗彩瓷器有十多种,有多种鸡缸杯和天字罐。我欣赏它的美丽,研究它的故事,赞赏古人的智慧和他的创造精神。

我的第三段人生,是在中华民族创造的美丽和精彩中开启,作为人生价值的再体现。

我珍惜人生,珍惜拥有。大理学家朱喜说过:″惜衣惜食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终为求己不求人。我觉得他讲的人生追求和普通人的生活目的,是值得欣赏的。

让我走进沈鹤的新闻人生
文:李曙光
昨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作家记者群在浦东浦南文化馆聆听沈鹤先生关于新闻人生的专题报告。他的报告详实细腻,演讲也十分生动活泼,颇为感人!

我和他是初中同学,在他的报告里才让我看到他的人生是多彩的,也是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更是一篇篇人生辉煌的篇章!

我和晤面相聚也是六十多年之后,令人想不到,也颇令人十分珍贵的。这是在一个偶儿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沈鹤的名字和形象,他是在上海举办瓷品展览,我询问德礼老师后,也十分感谢德礼老师真诚的帮助,谨此深表感谢!又经过几次联系,方能确他是我的初中同学沈鹤,令我十分高兴,竟会分别六十多年晤面聚首,这是多么难已想象的,也是何其难得的啊!次日,我便找他晤面。

我们几次晤面里,沈鹤老同学并没坦露他的一段不平常的闪烁光彩的人生,这天,他的报告,终于让我走进他的人生。他早年入团入党,在机关里工作,也曾从事过教师,当过领导,真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直到他进入《劳动报》社后,担任过记者,编辑,主编,他也在该报上连篇累牍发表大部头文章,引起轰动,也引起众多粉丝热烈追捧,这岂不是人生的章章风彩,篇篇伟绩!退休之后,他爱好收藏,这不只是仅仅收藏而已,这是翻阅亘古以来的历史画卷。

沈鹤的新闻人生的报告,得到与会者好评与赞赏,他的报告是成功的,也给我一个难已忘怀的记忆!

















推荐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