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都市文学社358期
阅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一缕月光慰乡愁
作者/周卡宁
深夜,独自倚靠在窗前凝思。这已经是我多年来入睡前的一种习惯。窗外,夜色宁静,清风云淡。丝丝淡云带轻拂着一轮满月,月光透过窗帘洒落在窗台。楼下树影斑驳,池蛙早已寂静,似乎此刻的城市已堕入温柔的困意,那么静谧,那么深沉。此时此刻,你方能理解唐代诗人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这是诗人对故乡最深沉的爱,对亲人最长情的告白。
今夜,人在旅途,漂泊依旧,也就有了剪不断的满腹思绪,纷纷扰扰。手中的这杯清茶,溢出的香凝在氤氲中沾满了我所有的情绪,被月光裹挟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
小时候,在月朗星疏的院落里,外婆总是笑眯眯带我们哼着童谣小曲:“月亮光吃米浆,米浆香卖米糠,米浆甜丢苦梿”。如今追寻着儿时童谣的印迹,在互相打闹嬉戏中哼唱的美好记忆,是那么的幸福。母亲也常常和我们说天宫,嫦娥,玉兔和桂花酒等等有关月亮的故事。可这些虚无飘渺的故事我没听懂也不想听,心心念念的是母亲亲手制作的月饼(壮语:边嗨)。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这香甜可口的“边嗨”可是食品中的珍品,只有中秋节期间才能吃上。节日来临之前,母亲早早就将新鲜的糯米淘净凉干,放热锅里均匀翻炒至微黄便熟透,然后碾磨成粉备用。晚上在家里地面辅上薄薄的一层宣纸,将糯米粉均匀摊在纸上一夜。按当地说法是“发”,目的是让糯米粉吸引湿气,增加粘和度,便于打模成型。第二天早晨母亲就在“发”过的糯米粉撒上白糖均匀搅拌后,先一勺糯米粉放在老祖宗留下的月饼模具里压底后,放入一勺事先拌好黑芝麻糖花生馅,再加上一勺米粉压实,然后轻轻敲打模具周围,将成型的月饼慢慢倒出,这样一个个纯手工打造的甜甜的,糯糯的的“边嗨”就大功告成了。
一个个杯口大圆圆的,白白的“边嗨”就像天上皎洁明亮的月亮,散发出来的糯香让人馋嘴大开。早晨吃着母亲做的“边嗨”上学,心里和嘴里都荡漾着甜蜜的滋味。值得一提的是,母亲制作的“边嗨”,常常带有一种清香的黄皮果味道,这味道会挑逗你的味蕾,让你百吃不厌。那是母亲在制作过程中加上少许当地特有的野生山黄皮果干粉。这才是妈妈的味道,家乡最真实的美味!在异乡生活的我,偶尔能吃了一口香甜的“边嗨”,我的舌尖都会沉醉于妈妈爱的滋味,它着实让我回味无穷。据说山黄皮果具有消食健胃、化痰平喘、理气止痛的功效。与糯米粉充分调和恰好可以消除消化不良者引起的燥气。这样百年传承的食物搭配,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
中秋节的这一天,父亲和大哥把从山上砍下的竹子削成薄片,编制成兔子造型,再用宣纸浆糊粘贴,画上的五官,装上竹筒做成的轮子,在兔子的肚子里点上腊烛,兔鼻子再栓上绳子,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展现眼前。入夜,洁净如洗的一轮满月从后龙山顶冉冉升起,瞬间洁白的月光洒落在山城的山水之间,照亮了家乡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我披着月光,拖着小白兔与小伙伴们穿梭在山城的街头巷尾。在月亮光辉下,山城变得银色如洗,如梦似幻。此刻人们亦纷纷走出家门,或牵手相伴或驻足赏月,或促膝夜谈,笑看风云,乐不思眠。或燃香一柱,喃喃低语,寄予浮云。
记得大人们曾说过“猴子捞月”的故事,为了能看到这一幕,我与小伙伴们特意沿着涝水河岸,东泉河泮一路奔走,直到感驮岩公园的天云湖。期待公园里的猴子也和我们一起观云望月,更期待“猴子捞月”的奇迹出现。可是怎奈我们的千呼万唤,“大师兄”们也只能“笼中望月”。至今,我还不知道究竟是谁这样的“洞脑大开”出此“良策”。中秋月夜,从古至今,有关于月亮林林总总的故事,会让孩童时代的你我充满奇思妙想,月光之夜有所幻想也不足为奇了。
也许是家乡的后龙山海拔高的缘故,待到月出山顶的时候,已是夜近9时了。正当大家玩得尽兴时,不知不觉明月当头,午夜正深。看天上月亮光光,望脚下河水潺潺,银色的月光已给山城凭添了几分静谧和妩媚。是该回家的时候了,尽管大家都意犹未尽,也不得不乘光而来,踏月而归。正如宋代米芾诗曰: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长大后,我到了千里之外的滨海城市工作。中秋月夜思乡情绪愈发强烈,对父母牵挂,对亲人的思念如同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遥望海平面上冉冉升起的月亮,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让天涯倦客的我更加体会到诗人那种与远方思念人共享清辉的情怀。一个人漫步海堤,走在沙滩,似乎觉得父母和亲人们就在不远处的彼岸等着我,我恨不得立马泛舟摇撸,在山海之间与家人团聚月光之下。可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浩瀚大海没有通往山城家乡的航道,无论你的山海情念得多么的美好,只能滟滟随波千万里,皎皎空中孤月轮。冷月清秋 ,露重沾衣,容不得你太多的遐思去寄情。
时儿安静时儿咆哮的大海反复地纠缠着我的情思。那海上一轮清澈的明月,也难以驱散我内心的阴霾。澄澈如水的月光里总是夹杂着思念和乡愁的味道,在不经意间就触动了每一个飘泊旅人的心弦。难怪那洒脱不羁的李白也会轻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以,那豪迈潇洒的苏轼也敌不过“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伤。
后来,我到了山水甲天下的地方生活,离开家乡的路途越走越远了。望月怀思,触景伤情也随年岁一点点堆积。每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在这个以旅游为主产业的国际旅游胜地,当地政府部门和旅游公司自然也不会放过“双节”假期招揽游客的绝佳机会,纷纷在旅游景点打造“双节”同庆的活动,其中赏月必不可少。秋风送爽之夜,市民们可以免费来到众多的观月胜地,和家人一起等待月亮上云梢,享受一个热闹、祥和、温馨的夜晚。比如逍遥楼的“品味古今月韵 ”,象山水月的“观最美月景”,园博园的“灯展伴你休憩赏月”,阳朔月亮山上的“登高望月”,漓江及两江四湖的“泛舟揽月”等等,还有数不胜数的其乐融融,惬意时光的赏月方式。当夜,市民们携老扶幼,点燃花灯,提着月饼、饮料和垫布,在悠悠的漓江两岸席地而坐,在山水相连之间等待月爬山冈,情满漓江。
或许是我多愁善感,或许对“明月寄相思”这句话的理解过于偏执。这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水历史名城,再加上陈毅元帅“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这句撩人心弦的话,旷世美景令无数游人趋之若鹜,纷至沓来。仅今年上半年到桂林旅游游人数就达到当地人口数量的十倍之多。可是世人神往的地方并未令我的心死心塌地为其驻足,对这里山山水水不再有新鲜感。有人说: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这句话道出了我内心的最强音。每年的中秋月夜,我都将那一轮满月一分为二,一半捎托明月将思念寄给远方的亲人,一半是禁锢自己情感,以免触景生情。有朋友说要抬头仰望,别浪费了属于你的月亮。可我觉得远方的亲人才是我心中的最美最温暖的月亮。有了思念的月光,我的心便有了一种空灵旷远而又踏踏实实的幸福感。有亲人在身边的月亮才是圆满的。我曾经在《我的远方是故乡》一文写道:我真对不起这座美丽的城市,每天享受着这里生活赋予的恩惠,却没有把最深沉的爱留给它;每逢节假日就义无反顾地回到梦牵魂绕的故乡,把一年365天中最隆重的最温暖的日子都留给了亲人。尤其是在那满月高悬之夜……
是啊,有亲人的故乡才是最美丽的地方。
时间承载了我无数的记忆,月亮曾经许我或甜蜜或忧伤。人生不同的年龄段,对中秋节有不同的心境。童年的中秋叫望穿秋水,期待中秋节快些来临,有可口的“边嗨”吃,有无忧无虑的时光,有尽情玩乐的天地;成年人的中秋叫归心似箭,期待月满人圆,亲人团聚;而今,一个人独自伫立在月光之下,聆听月光划破空气的声音,独自苍凉。没有父母的中秋节是一种思念的痛苦!是一种荒凉的悲伤!再明亮的月光也会令人黯然神伤。月色素,人无助。泪相思,与谁述?倾诉的人犹在,月光犹在、故居犹在、旧事犹在,而父母已不在。
有歌中唱到的“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无论是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还是杨万里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无论是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还是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撩人心绪的千古绝句,对月吟唱和寄语总是绕不过 “明月寄相思”的情怀。对我而言,痛失双亲的中秋月,又是怎样的月光?我不知道该把思念放在何方?寄往何处?
今夜,我只愿寄语浮云,捎去月光,将母亲的脸庞映现,让我们母子深情相望。
今夜,我唯愿温一壶月光下的老酒,与父亲痛饮。在文字里把酒当歌,在月色下慢慢沉醉。
2021年中秋夜
作者简介↓
周卡宁,男,广西那坡人。毕业于安徽省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现供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桂林分行。好诗慕词,更钟情于人物,情感,景致的描写。曾有多篇诗词,散文,论文发表。
编辑感怀↓
一、梅花引 • 伤秋
(万俟咏体)
作者/韵芘胡桂芹
夜深弥。雁孤凄。唳切寻群哀痛啼。宇相思。宇相思。丝雨缕窗,淋帘潸泪悲。
秋风横扫千花落。无情流水终呈昨。叹心痴。叹心痴。肠断不知,盼归词婉题。
二 梅花引 • 秋思
(贺铸体)
作者/韵芘胡桂芹
金风引。馥菊韵。黄莺吟脆蜂花吻。柳丝垂。志雁归。彩叶似火,馨诗寄谁痴。
佳人何处魂梦月。倩影亲波律重叠。羞葩中。梦缘中。离别久远,家乡恋情浓。
编辑简介↓
韵芘胡桂芹,(真名)胡桂芹,女,号韵芘居士,70后,户籍:广西桂林,江苏泗洪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诗词会员、桂林诗词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兼诗词主审稿(韵芘胡桂芹的专栏)、桂林都市诗社社长兼总编辑、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编兼社长、上海古风韵雅社副社长兼宣传策划,桂林七星诗社诗词主审兼副社长、清风世界文学签约诗人作家、原桂林甲天下诗词编委、桂林春风诗社常务理事,曾是诗词春秋文刊签约诗人作家。2019年下半年在“全球华语杰出诗人作家英豪榜”网络评比中荣获“第二十二名”;2019 年“优秀作家”荣誉称号;2020 年春在《全球作家诗人迎新春文豪榜、金牌作家明星榜、文化创新传承荣耀榜》评选大赛中荣获“第十一名”;2020 年11月初在“我爱桂林、文明同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诗词宣传用语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桂林广播电视台);2020 年7、8 月份在《华语作家诗人精英榜》荣获“第一名(无并列)”。
2020 年至今,诗词惊艳“都市头条”。
古诗词散见国内外大中诗社、中央党校“实事求是”网、“慈善中国书画院”、都市头条及今日头条。部分诗词收录在《新时代诗词集萃》、《中国当代文学精品选》与《春蕾诗集》等书籍里。大量诗词被评为“热点精华”作品,且被推荐到“百度”中及相关世界网络转载。
桂林都市文学社机构
社长兼总编:韵芘胡桂芹
主审:韵芘胡桂芹
常务副社长:归隐尘埃
副社长:
敬新谱、北海笔峰、苏平峰、阿明、隆光诚
主编:韵芘胡桂芹、北海笔峰、
荣誉社长:
黄家城、林耀平、李平华
顾问:
龚志林、胡自立、文长海、邹宏国(博雅蕴新)、李文涛、疆闻、惟吾德馨、程慧丽、冰雪彩霞、李绍斌、刘乃新、韦天喜、吴律醒、许朝、李芳、少说多做、凤珠、胡杨林、百灵鸟、徐新能
编辑:
韵芘胡桂芹、北海笔峰、敬新谱、苏平峰、吴律醒、隆光诚、徐新能
如果有较高的人气及良好的文学素养,欢迎您投“都市头条”格律诗词曲、优美散文诗及各种文体的个人专辑或集体合辑。微信投稿同步手机号:1520773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