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踏校园
文/张继光
叶的离开,是风的追随,还是树的不挽留。
——题记
故乡的校园,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所小学,这里有我好多好多的童年时光,回忆时常如花般盛开。
这是一所深埋在青上的学校,破旧的课桌、没有硬化的操场,几乎全是尘土飞扬的裸露面,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宿舍是两个人睡一起的,因为小嘛,刚好学长和学弟安排一起唾,大的照顾小的,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还有一栋食堂,食堂的饭菜一般也就是故乡的特产了,一个星期能吃上几顿肉,就算是奢侈品了,别的都是小型的瓦房,大多是苗族和彝族的小孩在这里上学,我也不例外,形成了语言相互学习的一张网,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所学校,在这里走出了故乡梦,点燃了故乡的希望,哺唷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步入更高的台阶,触摸天空的星星。

在故乡上小学时,我是一个跑校园生,学校离家就十多里路程,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河上是一座木桥,木桥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日晒,在上面行走比较害怕,记得每天早上母亲都会送我过河之后,才独自一人徒步到学校,早饭是从家里带的。我的饭量也是相当不错的,“洋碗”是我们农村的方言,一早上就打一大碗到学校,饭菜就相当俭朴了,只是一点萝卜干,有时候加上一块自家鸡下的土鸡蛋,一般菜在吃饭时在上,满满的带上一大碗,到了放学吃饭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飞奔食堂,自己却是从课桌里面拿出自己的家常便饭,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每当吃完饭后,我都会看语文,平常数学我从来不看,我不太喜欢数学,可想而知,我的数学有多差,每次考试数学都是全班倒数,一次也没有考合格过。语文还行,每次我拿着试卷给父亲看后签名,父亲就会写一句话,强将手下无弱兵。父亲的盼望是要叫儿子有出息啊!
由于贪玩,时间也过得好快,那时,童年的快乐就是下课后,找一个平阔的地方,弹玻璃珠玩,身体就爬在土上尽情的享受生活的快乐。还有玩捉迷藏,都上课了,还不知道进教室,听到教室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才急忙回到教室,一声:"老师好。",回到教室也就勉不了惩罚了,也就只好拿着课本站在教室门口听课了。每当下课,老师都会把我叫到办公室,深深的给我讲道理、讲生活,自从以后上课从来没有迟到过。在故乡的小学,我上了五年,从学前班到四年级,因为,学校只能读到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就只好到田心完小、龙街中心完小等地方上学了。
青山踏校园,不知走过多少次乡间小路。如今,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不变的却是那个故乡的校园。

审核:梦梁
复审: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