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王家营镇庆祝国庆节侧记
戴官宝
我国人民饱受长期战争的创伤,期盼和平稳定的生活十分强烈。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三年国内战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1日,是我国建立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举行庆祝活动,淮阴县王家营镇之前,也做了充分准备,大家欢天喜地忙碌着。听说游行时,要在十字街进行录音,这种录音设备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把它用在庆祝建国活动上非常适宜。人们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了王家营镇、小营、西坝和周围各个乡村以及各行各业。他们都拿出自己最精致的节目来,有玩花船、跑毛驴、歪歪精、舞狮队、高跷队,还有锣鼓队、腰鼓队、秧歌队、文艺表演队等等,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紧张有序的排练着。为了确保安全,民间的几支救火队也把水龙设备拿出来检查检查,操练操练。总之,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洋溢着喜气的氛围。
为保证庆祝活动圆满成功,镇长楚开华还带领镇里的所有办事员,到各居委会、村委会及各行各业进行检查。只见居委会的干部都在写标语、糊小旗,他们还买来荻草把它铡成2尺长的短支,做小旗旗杆(一种比芦苇细、矮,内径孔小,很结实)。还将红绿黄彩纸裁成长条形、三角形,上面还用墨汁写上标语口号,保证开会游行时人手一面。
10月1号上午7点,我们到居委会集中。居委会主任顾大姐,发给每人一面小旗帜。顾大姐还给大家讲了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各居民小组长要照顾好自己组里的人。老弱病残的就不去游行了,十点钟可以到十字街去观看游行队伍回来。七点半钟,各居委会主任带着游行队伍到王营镇西南角空地上集中。这时演出队、民间腰鼓队、花船队,秧歌队、舞狮队、高跷队,还有周围各村庄组织的庆祝游行队伍都已到达,排好队伍,等着县里领导讲话。
八点整,县领导宣布出发。游行队伍从王营镇圩堆巷到王营南大桥边公路上,然后向西拐弯下了公路,沿着古淮河堆南坡小路向西行。快到西坝时,游行队伍喊起了口号,挥舞手中的小旗子。这时西坝的游行队伍正在路边等着,随后也加入到游行队伍中去。游行队伍约有七八千人,从西坝大堆太平街上,经过杨码头、茂盛街、郑大楼、西坝小学等地一圈后,折返回五条路。再从古淮河堆南小路向东,回到王营南大桥北头。队伍进入繁华的西大街(现在前进街)十字南街口,等待录音。
此时,十字街口早已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在十字街口南街的“老严扛子面馆”门口,一群年轻人围着两张案板,正在调试各种机器。很多电线互相联通着,几组方形的大号电池放在案板一头。我挤到案板跟前。看到几台机器,一个最大的机器,约六十厘米长,三十厘米宽,上面有两个会转的转盘,一根透明的小带子互相连着。机器开动后,一个漂亮的女青年用着标准的普通话对着录音机高声说道:“淮阴县各界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活动,现在开始!”接着锣鼓、腰鼓敲了起来。“现在走过来的是锣鼓队!"就在这时,录音机突然不转了。楚镇长马上指挥锣鼓队停止前进,后面的队伍也停了下来。几分钟后机器修好了,游行队伍又开始前进,锣鼓敲的震天响,把后面的腰鼓队的声音都盖没了。每过一支队伍,那个女青年都会高声对着录音机解说(当时录音机没有话筒子),“现在走过来是......队伍”。
从玩花船队伍开始,播音员对着录音机讲解的很详细了。特别是高跷队伍的表演动作讲的十分详实到位。接着就是舞狮队、高跷队到录音机前,他们都开心地做着各种表演。后面是秧歌队,男男女女腰上扎着红绿绸带,大幅度摆动双臂,扭动腰肢唱着跳着。紧接着,群众游行队伍走过来了,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呼喊着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尽情地表达对伟大祖国成立的喜悦之情。大约四十分钟,游行队伍全部通过了摆放录音机的十字街口。
游行结束后,录音也结束了,大家都围过来看热闹,把王家营镇十字街口围得水泄不通。年轻人把录音机等机器收拾好后,装上一辆平板车,几个人拉着,向十字西街大衙门走去。大衙门当年位置在现在市一院门诊楼东对面,淮海北路路东侧。
游行队伍人群渐渐散去,可是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建国后王家营镇(含西坝)唯一的一次集会游行。居委会主任顾大姐说,参加庆祝游行的群众有八千多人。王营西坝看热闹的人达两万人,堵塞了街道两旁,全镇万人空巷。这次庆祝国庆活动,在淮阴县是唯一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