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秋》
李 勤
八月即将结束,秋意渐浓,秋思如水。早起我漫步公园,叶婆娑,花灿然,漫卷落叶,秋风如歌,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元稹的《晚秋》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淡淡的云、淡淡的感伤、淡淡的心。
又是一年秋风起,秋风萧萧,秋雨连连,秋风带来的不仅只有凋零,还有被秋雨晕开的桂花香,轻盈舒缓,沁人心脾,放眼望天高云淡……
又是一年秋风到,秋实累累,秋叶翩翩,相逢时光如梦,杳杳风筝一线牵,叶落知为秋,此景即是晚秋。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家各户院子里好像都种几棵树的,我家院子的西南角有两棵果树,一棵枣树,另一棵是石榴树,摘石榴在每年八月底,打枣儿在国庆节左右。小时候我是又瘦又矮,所以每年摘石榴的活儿父亲一般选择我,摘石榴需要爬树,用竹竿是打不掉的。我先在腰里系上绳子,踩着低的树枝顺着攀岩,一点点往上走,找到一个粗些的树杈暂时停留下来,开始寻找“目标”,握住石榴一扭,一拽,石榴就落在我手中了。实在拽不掉的就靠剪刀了,因为绳子的另一端在地上,父亲把剪刀绑在绳子的那头,我慢慢拉绳上来。个头大的石榴更不容易拽了,我得双手使用剪刀。我还是恐惧的,本来是凉爽的秋天,可我的后背却出汗了,怕一不小心掉下来。“别往下看,注意双脚踩稳,观察周围的环境”。老爸虽然在下面也和我一样紧张。终于把红的摘完了。回到地面上挑个大个儿的吃着甜甜的石榴,我觉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有趣。
我记得七、八岁时,我家的枣树有碗口那么粗,晚秋时树上的枣红红的,像一个个小灯笼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之间。有一个小树枝压得快垂地上了,我可忍不住了,伸手拽一个红枣放嘴里,脆生生的、甜滋滋的真好吃!高处的要找一个三米多长的竹竿来帮助。我从床上扯下床单,先铺在枣树下的地面上,再把四角拉平,最后用竹竿使劲敲打树枝,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枣雨”下了起来,有的正好落到床单上,有的落到单子上又跳了一下,咕噜噜跑远了,还有个别的蹦到压井的水池里了,有几个毫不客气砸到我头上,我也不顾淑女形象了,踮着脚尖使劲敲打,甚至站到凳子上,脖子酸痛了,就坐下来挑最红的枣儿吃,边吃便抬头观察还有哪部分需要再次敲打。不太熟的留在树上一个周。被打下的红枣满满一簸箕,母亲让我东家送一碗,西家送一碗,其实左右邻居也有枣树,就是互换着分享一下而已。不像现在对门邻居就不熟悉。
傍晚我漫步广场,天空散着金色的流云,金色的晚霞,映红游子的脸,石桥浅湾,墙头檐下,染醉了那颗赤色的心。
晚秋,多么美妙的一个词。晚秋也是一抹最美的景,它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芳香怡人;也不像夏天那样有那么多小生灵在歌唱;也没有冬天洁白雪花那样美丽。可是,她在我心中却是永远最美的。很庆幸我有一支笔,一颗心,还有文字。我想这万般的美应该就在我这字里行间吧!

2021 1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