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之一
作者:李红卫

一.引言
公元2019年12月21日,我参加了"北京春光国旅"组织的贵州七日游散客团。当日上午八点,我们燕郊一行8人按时到达大兴国际机场,与北京市区来的朱颖等人汇合。(注:上卷之前说过,我和朱颖是老朋友。)九点五十八分,飞机正点启航。这次飞程,到达目的地是贵州遵义,大约1800公里。我们在飞机上用了午餐,中午十二点半到达了遵义机场。旅行团在机场没有停留,我们在北京导游小樊的带领下,上了标有"贵州旅行社"标志的接站车去贵阳。

贵州的地接导游是个三十多岁的汉族小伙子,他自我介绍说:"我姓祝,名大海。大家可以叫我祝导,也可以叫我大海。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晚入住贵阳。由遵义到省会贵阳,还有170公里,行车需要两小时。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将陪同大家游览贵州"。
路上,大海开始了他的导游介绍。
二.《要问天下山多少,一半跑到贵州来》

大海说:"北京的叔叔阿姨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贵州旅游。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贵"一般用于车牌号,"黔"一般用于一些历史名词、地理名词,属于比较正式的简称"。
在所有省的简称里,"黔"可以说是最奇怪的一个字。如果没有柳宗元创造出来的"黔驴技穷"这个著名的成语,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字。中国大部分省的简称都是历史上的国名,还有一些是当地比较重要的山水名。比如甘肃省的简称"陇",是因为境内的陇山。湖南省的简称湘,因为境内的湘水。而贵州的简称与上面的两种都不同,贵州的"黔",与河南的"豫",河北的"冀"原因一样,都是来源于古代的地理名词。战国末期,楚国在贵州东部设立了一个地方叫"黔中",这是现在能查到的"黔"字作为地名的开端。楚国给这个地方起名"黔","黔"是黑的意思。很可能是当地的民族都是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头饰,这种解释的可能性最大。今天,苗族的服饰和头饰也以黑色为主。后来,秦国战胜了楚国,在这里设置了"黔中郡",这是"黔中"第一次升级为郡名。到了唐朝,"黔"又升成了"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由地级市升成了省。贵州省内最大的河流叫"黔江",就是因为"黔中"而得名。后来一直延续下来,"黔"就成了贵州省的简称。

贵州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腹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旅游大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面积17.6万平方公里,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人口3856万。贵州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临广西,西接云南。要问天下山多少,一半跑到贵州来。因为山多地少,贵州一直都很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就是贵州的真实写照。大家可以透过车窗看窗外,贵州的高速公路上畅通无阻,没有一辆私家车"。
贵州的高速公路上没有私家车,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我和朱颖望着车窗外,只见公路的两侧除了高山,就是高山……这情景让我们每个游客的心都沉重起来,人们都沉默了。
三.《世界自然遗产,大小七孔风景区》

夕阳西下的傍晚,我们乘坐旅行车来到了省会贵阳。由于山多地少,贵阳的土地十分珍贵。贵阳市地处群山之中,几乎都是四五十层以上的高楼,而且密密麻麻,这一晚,我们入住在南明区花果园附近的"神仙居大酒店"。你听这名字,就有接天的感觉,它是一座60层的高楼,我们就住在这个酒店的49层。
"真高啊"!我在电梯间对朱颖说。
"高吗,不算高。贵州铜仁的梵净山才是真高"。她说:"登山的台阶就有6000多阶"。
这是中国最高的景点,当然也是台阶最高。但我们这个年龄,已经爬不动那么高的山了,可如果有榄车,我还是想去看看梵净山。我想。
12月22日,贵州行第二天的早餐之后,我们就出发了。导游大海告诉我们,我们的第一站是小七孔风景区。小七孔风景区位于黔南州的荔波县,距贵阳260公里,与广西交界。行车需要三小时。
小七孔是5A景区,被誉为"地球上的绿宝石",是个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沿着黔南的高速公路前行,穿过荔波县城,又走了大概30公里,下了高速公路,就到了小七孔风景区。
我们跟着大海走进景区豪华的大厅,通过检票口,乘坐游览车先游小七孔。

小七孔全长七公里,山水秀美,景致古朴、幽静,置身景区之中,游人立即能够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情怀和如歌如梦的韵律。不夸张地说,这里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在峡长的幽谷里集洞、湖、瀑、石,多种景观于一体。我们跟着大海,走在他的周围。我和朱颖边走边拍照,来到了小七孔桥。这是一座建于清道光16年(1836年)的七孔石桥,石桥在幽静的湖水中显得十分优美。
大七孔桥始建于清道光27年(1847年),距小七孔桥仅为3公里。大七孔桥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相当的漂亮。大七孔景区以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峡谷伏流为主要景观。惊险神奇,气势磅礴,令人激情澎湃,如:女神河、妖风洞、恐怖峡、地峨宫等。因时间关系,有些景点,我们也只能听导游介绍了。不能一一游览。大海说:"咱们去划船吧"
"好啊"!朱颖高兴的说。
春水河,在梓江上游,是一条峡谷,两岸险峰对峙,浓荫蔽日。我们在这里乘舟观景,体验了一把"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意境,就好像游览了长江三峡一般。
导游大海,一直到中午,都非常耐心地给我们讲解。

【辽西大地】文学社作者简介:李红卫(笔名:山野村人),河北省遵化市人,现住京东燕郊。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唐山分会理事。当过农民、工人、小学教员,供销业务员,图书出版发行员。酷爱文学,多年笔耕不辍。于北京、省市各大媒体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主攻小说、诗歌、散文,并出版长篇小说《蓝天上的彩虹》。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时代的发展,作品多见于网络。曾在《遵化文史》、《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芳菲文艺》、《江南诗画艺术院》、《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及河北、北京、广东、内蒙古等公众栏目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

【辽西大地】文学社主播简介:静远,辽西大地文学社主播团团长。爱好朗诵,在文字的世界里传递爱心、自由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