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冯友兰说:“人类的文明就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燃烧,那么,他为什么不灭呢?就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在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作为燃料添加进去,这才使得这笼真火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为什么呕出心肝呢?他是欲罢不能,就是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一种献身的精神。”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据刘再复介绍,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第一部就是《红楼梦》;《亚洲周刊》评选近一千年以来最伟大的作家,西方是莎士比亚,东方是曹雪芹。刘再复就是评委之一。我们推介《红楼梦》,我们不敢自诩是在“燃烧自己”,但是,我们敢说我们已经是不遗余力了!
站长 冰心


一
贾兰
嫠妇门前种蕙兰,
文章锦绣誉高天。
何能暂慰春晖意,
中举霞披凤袄穿。
(中华新韵)

二
妙玉
青灯伴月染秋霜,
庵内红梅亦越墙。
心恨凭谁生不解,
犀杯紫酽涩茶尝。
(中华新韵)

三
尤三姐
定情有悔柳新郎,
错把三妮比二娘!
狮外岂为无净物,
剑还回首烈贞亡!
(中华新韵)

四
尤二姐
吞金莫叹命非强,
始乱裙轻梦未央。
也问当今三二奶,
红楼夜看汗椎梁?
(中华新韵)

五
秦可卿
白绫魂断绿香楼,
敕造侯门怎掩羞!
浩荡殡车施主意,
纸灰又染两狮头!
(中华新韵)

六
补天遗石
风月情怀梦幻残,
牖蓬瓦灶润豪端。
赊来薄酒同粥饮,
石补青天后涅磐!
(中华新韵)

七
谒曹雪芹故居
(一)
西山黄叶恨溪风,
赊酒食粥悼艳红。
纤笔蘸愁愁未了,
寒塘蕉绿任惊鸿。
(中华新韵)

八
谒曹雪芹故居
(二)
西山黄叶远家村,
人去寻诗几百春。
日月荒天愁伫望,
残笛断续不堪闻。
(中华新韵)

九
谒曹雪芹故居
(三)
柴院蓬篙宿暮鸦,
刘伶家远酒赊茶。
绳床不碍襟怀月,
红叶西山伴晚霞。
(中华新韵)

十
谒曹雪芹故居
(四)
黄叶村中卖画轴,
何还酒债雪芹愁。
秦淮岁月随风去,
西岸灵石万古留。
(中华新韵)

书讯
《灵河放春》,作者,孙春红,该书已经印制、发送完毕。赠送给《红楼梦》爱好者,浙江、河南、湖南、黑龙江、上海、兰州、河北、青岛、内蒙古、北京、吉林、辽宁等地的广大诗友皆有赠送。欢迎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们提出批评意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再次刊发著名诗人、古诗词专家、文化学者高怀柱先生、复旦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涛先生的两篇序文,以示谢意!

《灵河放春》序
高怀柱
春红研读《红楼梦》多年,并以《红楼梦》为题材, 写了不少古体诗,已出版诗集七部。最近他告诉我,近 几年又写了二百余首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古体诗,并 且要编印成册,与文朋诗友切磋交流,我觉着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与春红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相识多年,但前些年 因为工作繁忙缺少机会交流,了解并不是很多。尤其 是他特别喜欢研读《红楼梦》,写有关《红楼梦》题材的 古体诗,都是近几年才了解的。我曾读过春红所创作 的不少古体诗,尤其是以红楼梦为题材的诗,对他孜 孜以求的钻研精神、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驾驭古汉 语语言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都是由衷佩服的。 春红有关《红楼梦》题材的诗,都是在认真研读原 著,细致了解作者塑造人物、编排故事、谋篇布局意图 之后,才写出的所感、所想、所思,表达了自己的深刻 认识。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触及面积广,或写人,或咏 物,或写景,不少篇什既有新意又紧扣作品内容,十分 感人,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对每一位读者都具有一定 的启迪意义。 据我了解,过去春红写诗不受格律拘束,不按格 律写作。近几年他下决心克服这方面的不足,读了大量有关诗词格律的书籍,积极参加各类有关诗词格律的培训,对一些重要的内容一遍一遍地学,甚至一遍又一遍的抄写,不惜下大力气,现在已较熟练地掌 握了诗词创作的格律。在 2020 年,他还被评为“聊城市优秀诗人”。我相信,春红的第八部以《红楼梦》为题材的诗集 是在他全面掌握了诗词格律后,所写的面貌全新的诗集,这部诗集的思想内容更一定会更丰富,艺术水平 一定会更高。 在此,我对春红新诗集即将面世,预先表示衷心的祝贺!
2021 年 4 月 8 日

《灵河放春》序
孙涛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诗。
(一)
诗歌是高贵的。
钱穆曾说过:“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里龌龊,怎能作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
诗歌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光明的顶端,是精神皇冠上的明珠。诗歌带来的技巧之美、韵律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着人们的审美和思考的境界。千百年来,不知让多少人沉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红藕青莲、兰舟波影、疏雨芭蕉、溪边惊鸿、山抹微云、飞絮濛濛、草色烟光、落红满径、小桥流水、似火江花,这些悠长清新的意境;
海内知己、天涯比邻、巫山沧海、长亭芳草、渔舟唱晚、倚窗闲花、高楼远望、壮怀激烈、悲愤难当、孤寂怀古,这些熠熠生辉的思维!
每一个词都可以展开一幅抑或浓妆艳抹、抑或浅墨深远、抑或大开大合、抑或低吟浅唱的画卷。五千年来的传承生长,五千年来的精华洗练,我们的诗歌,才是中国人最值得珍惜的压箱底。
(二)
诗歌是相通的。
时间和空间,往往是隔绝交流最好的途径。面对这些牢不可破的客观规律,人们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无力感。但诗歌可以协助人们撕开帷幕,千年前的慨叹成为耳语。
苏东坡在《行香子》中说:“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王维在《辛夷坞》中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透过寥寥十几个字,可以看到相差几百年、隔绝几千里的两个诗人有着类似的心境,这种宝贵的情感以诗歌为连接载体,发出相差百年的共鸣。或许,这些诗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吧。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几百年的时光仿佛是微不足道的雨雾,透过朦胧,仍可看到老朋友们蹉跎拈花的枯瘦背影,和怀才不遇又采菊归隐的复杂情怀。这些永恒的诗句,让我们即使在不同的维度里,也可以清晰地知道、看到和感受到:在遥远的洪荒里,曾有这样一个生命,丰满而落寞、盛开又安静地存在过。
(三)
诗歌是隽永的。
裴迪在《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中说:“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一句“落叶无人扫”勾勒出诗人落寞孤寂的心境。看似不经意的遣词,实则踌躇良久落笔。隽永的仿佛只有朱自清说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才勉强能作为注脚。
诗言志,诗如其人。诗人将自己的灵魂,如鲛人泣珠般包裹、凝结、打磨成一句句诗。只有经历过盛世的繁华、繁华的崩塌,还经历过乱世的纷扰,才可能磨砺出温润如玉般隽永的诗歌,将世间坚硬冰冷的磐石包容其中。
(四)
诗歌是永恒的。
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面对无数的世间纷乱、白云苍狗,诗歌仿佛一位冷峻的剑客,他始终是清醒的。仿佛时间和空间,在诗歌面前只剩下苍白的数字。在这个维度上,诗歌是孤芳自赏的,诗歌是顾影自怜的,诗歌是桀骜不驯的,诗歌的永恒性、孤独性、和排他性,诗歌的空灵意境,诗歌的无尚热情,注定使诗歌是超然于俗物。
而诗歌的任性与刚烈,诗歌的优柔与婉约,诗歌的深刻与清贵,诗歌这些独特的品质,使其可以永远流传于时间中,不会随着氧化而褪色,反而历久弥新,愈发熠熠生辉。
是为序。
孙涛
2021年端午于复旦大学

《灵河放春》后记
孙春红
我从上初中时就接触《红楼梦》,一有机会就阅读,至今读了多少遍,几十遍、上百遍甚至更多,已经没法统计了。而写红诗,也有三十多年了。最近在微信友群中偶遇一位编辑,发现了我的红诗,认为很有价值,极力主张在网站上推出,于是开始刊发了一个《红楼梦系列》组诗。本书诗稿即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约十分之一吧。这些红诗,全部都成为了“精品”、“热点”作品,上了“红榜”,部分被网站“置顶”,包括其他诗作,又由“传播帮”助力推广传播,从网上都可以搜到、观看,已经广传于海内外!
四十年来读书红楼,感触颇深。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红楼梦》中看到了什么?“红学”研究分三个派别,索引派、考证派、评点派,可以说都取得了卓越功勋,但是,《红楼梦》到底是写什么的?《红楼梦》开篇明义的说了“大旨谈情”,浓缩为一个字即是写“情”!换言之即是“社会”。这是毋庸置疑的公论。我读红楼最大的感受是红楼中存在美,人情美,人性美!略举数例吧。
第一,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王熙凤给她了二十两银子和一串钱,不少评论家、研究家看到的是贾府侯门似海的威严和王熙凤居高临下的姿态、傲慢的口吻、不屑的神情、虚伪的话语等,都是负面的研究发现;而我却不如此认为,我看到的是贾府和王熙凤的“人性美、人情美”!毕竟给了二十两银子和一串钱!这是不争的事实!二十两银子是刘姥姥一家七八口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再看看王熙凤送别时的话语是多么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美:“ 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可真是怪我了。这串钱雇了车子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得到了银钱聊解温饱之亟需,真正是雪中送炭;王熙凤话语温情亦如日温暖!
第二,看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府以及一干人送的东西吧。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府赠送东西列表
一、贾府
1. 青纱 1匹,月白纱 1匹(王熙凤),茧绸子 2匹,普通绸子 2匹,(绸缎共6匹)。
2. 内造点心(宫制)1盒。
3. 御田粳米1袋(2斗,约60斤)。
4. 果子1袋(分为干果子与鲜果子)。
二、王熙凤个人 银子 8两。
三、王夫人个人 银子 100两(分2包装)。
四、平儿个人
1. 袄 两件,2. 裙子 两个,3. 包头巾 四块,4. 绒线 1包。
5. 另外衣物,又若干。
五、贾母个人
1. 上等新衣服 两套,2. 面果子1盒;3. 中成药 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每种一包,总一大包;4. 荷包 2个,5. 笔锭如意(金锞子)2个(约合时价银子80两)。
六、鸳鸯个人 1. 衣服 五、六件等。
七、贾宝玉 成窑五彩小盖钟(约合时价银子 500 ---- 800两)。
再简说一句,刘姥姥的女儿女婿“王狗儿”的先辈是王夫人娘家的远房联亲,都姓王,因同姓而联亲,其实根本不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亲戚。但是,刘姥姥是奔她而来的,那么,王夫人就拿出来一百两银子送她!一百两银子,是王夫人半年的工资!王熙凤也拿出来八两银子。这些已经不少了!贾宝玉是一个公子哥儿,虽不知深浅,但知贵贱,送她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让这位穷婆子卖了去度日!其他不再展开论述了。我们当然在为刘姥姥“满载而归”高兴,但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层意思,贾府施舍于人、有处施舍、施舍到应该处、施舍到“济人”处,…… 他们得到的满足感、成功感、喜悦感并不亚于刘姥姥!对于刘姥姥来说,得到的物质的馈赠需要贾府雇佣几辆大车来拉着送到家去,情感上的慰藉早已老泪纵横!
第三,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一片破败了,门前冷落车马稀,而唯有刘姥姥她又来了!搭救巧姐跳出火坑!我们看到的则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几十年来,我抓住这些章回、章节、片段、场景、细节、人物、语言、眼神 …… 深挖细嚼,从这个独特的视角进行审美观照,入情入境的思考,体察,琢磨,领悟,…… 窥视曹雪芹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几十年来上下求索,在别人收割过的大地上又捡到一粒瘦瘪的豆荚!似有所得,企图揭示红楼中的美之所在,诗解红楼!
是为后记!

诗人简介
孙春红,山东省聊城莘县人,工作单位,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读书《红楼梦》40余年,创作“题红诗”千余首,出版诗集十本 2020年被官方评为“聊城市优秀诗人”。 《冰心文化传媒》主任兼评委。本人告白,《红楼梦》诗集,由《冰心文化传媒》站长专人负责编辑发表。所有诗作,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13336229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