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二年的期盼
作者:张坤堂
“你最风流倜傥,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非常优秀,你是我们学校的帅哥才子。那个时候就想说出来,一直没好意思,今天终于说出来了。”说这番话的的秀媛女士是济南师范第11届毕业生,已经83岁高龄,毕业有62年。她说起话来口吐莲花,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绝对看不出是耄耋之年的样子。秀媛老师的话音一落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欢声笑语,快乐温馨氤氲在酒店的整个房间。

这是济南师范的校友们在一个高档酒店聚会的情景。其中有1957年毕业的一位,就是那位才子帅哥,其他大都是1959年毕业的。在坐的13位客人中,除了三名陪同服务者不到八十岁,他们的年龄多数在85岁上下,两位最长者已经87岁。可这些人的平均年龄超过了八十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人宴,虽然年事已高且在八十岁以上,但是没有一个“执杖于朝”的老态龙钟,个个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组织这次活动的东道主是德高望重李先生。为了准备这次老同学聚会,他提前一个月就做了精心安排。选择地点、联络人员,考虑到交通要便利,酒店要舒适宽敞,还有饭菜可口、厨艺精湛等等,可谓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在临近聚会的时候,天气一反常态,秋雨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辛丑年的中秋节前前后后的十几天几乎没有见到太阳。正巧的是在9月29 日这天,天气出奇的好。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正如大家说的:我们遇到这样好的天气是天佑善良,天佑老人也。
酒席开始,东道主李先生发表简短的祝酒词。祝福大家中秋快乐,祝福老同学阖家欢快,祝福各位身体健康。这位东道主的确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年轻人爱戴的长者。他长年负责教师进修提高,后又做区委党校的管理者,不仅在事业上成为教师敬仰的楷模,在做人上真诚相待,也成为后来者仿效的榜样。为了报答最真诚的敬意,李老师邀请夫人和女儿一起作陪并为来宾服务。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有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陪伴才是最高的礼节。
大家举起酒杯,声声祝福犹如诗情画意,大家频频举杯相庆,浅吟低唱出赞美祖国、歌颂新时代的清音。
这些年事已高的长者,风风雨雨走过六十多年的峥嵘岁月,沐杏坛春晖,育泮池桃李。他们把青春韶华奉献于当下的教育事业,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业绩。一大党代表王尽美是他们的校友,著名电影演员项堃是他们的同窗。虽然不能有比肩的业绩,可是经历过多次运动,遭受过生活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工作着。筚路蓝缕,岁月蹉跎,铸就了他们坚韧不拔,吃苦当先的优秀品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欢迎的人。


坐在首席身高八尺玉树临风的孙老师,从他那饱经沧桑的面庞看得出经历过无数坎坷的年月,也成功领导学校教师取得过骄人的业绩。那儒雅之风,彬彬有礼的做派还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在敬酒或者接受别人致敬时候的话语,更是具有一种仪式感蕴含其中。
以劳谦君子著称的赵主任一向衣冠得体、穿着考究。他多年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工作,经常是以实践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对教学的孜孜以求,对学校管理的细致周密,使得他有口皆碑。在我们举杯祝福这位年长者的时候,他依然表现出严谨的学者风度。
意外得到时髦美称的曹公,在酒席上被几位女士称作一枚暖男。他虽然已是84岁的年龄,心态仍然有着年轻的人的朝气蓬勃。他善于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那种无微不至会让你感动不已,他总是为别人考虑多,包括衣食住行饮食起居。他的生活规律更是令人起敬:早上起来先写一首诗歌送给群里的朋友,再关注朋友圈的文章,或点赞,或提出指导意见。当万籁俱寂的时候,他又挥毫泼墨,习作起得心应手的毛笔字。曹老的字潇洒飘逸、力透纸背,令学习者望其项背自感不如。老先生得到暖男的赞誉的确为实至名归。
刚才孙秀媛老师介绍的那位才子帅哥,真的是不同凡响,他就是多才多艺的牛维均老师。牛先生做过多个学科多种学校的教师,当过校长、教委主任。可谓桃李满天下,粉丝遍地有。他才气横溢出神入化,不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他的讲课亦是精彩纷呈,深受学子喜爱和好评。
席间,几位女老师更是焕发出勃勃青春。身材干练的徐老师,穿着不仅时尚落落大方,说话做事情更是恰到好处。她的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闺秀的矜持与妩媚。一举手一投足更折射出她的不凡气质,在她的眉宇间依然是那样的灿烂多姿。她的讲话极其精炼有致,仿佛三尺讲台就在她的眼前,守护着那群可亲可爱的孩子们。
马老师属于年轻一点的教师,可是那银丝已经点缀在她的额头发髻。乐观善良是她突出的特征,当教师、为人妻、为子母他做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让世人啧啧称道。在大家尽享快乐的时候,她总是礼让在先,从不抢先一步说话,还时常帮助别人送菜,倒水,表现出极大的修养与涵养。
最有个性特征的当属何老师。她的名姓何,也最钟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那天酒店恰恰为我们择了一个荷花厅。众所周知的是荷花是我们济南的市花,其品质形象让人肃然起敬。当何老师一走进这个称心如意的荷花厅,她的脸上就洋溢着足足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她教学得法,所以经历的学校也最多。唯有一点不变的是她的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作风。至今不仅保持着健美的身段,而且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彰显出健美教师的魅力。如果只是看何老师的面容,谁也不会相信她有八十岁,最多六十开外。
还有一位令人瞩目的汪老师,她曾经在历城的乡下教过书,又在城市执教。积淀下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是她的头发也像她写过的粉笔字一样洁白,慈眉善目,几乎看不到一根青丝。在坐的老师告诉我们,当年汪老师是出色的音乐教师。当她讲话到动情处的时候,她会神清气爽神采飞扬起来。手指在情不自禁地舞动着,犹如在按着手风琴的键盘,仿佛一曲曲动人的旋律在她的指尖流淌,又好像一个个飞扬的五线谱在演示给心爱的学生。这个就是教师的职业特点,一旦到了动情处会最大限度地发出光和热。
说不完的六十多年的话,道不完半个世纪的情。相聚一天快乐一年,年年相聚快乐永远。大家相约明年再相聚,后会有期来日更方长。在这些人的心中,我们还是在学校阳光明媚的窗前,在济南师范路婆娑的白杨树下。手足之情,弥足珍贵。
这一天谁都会记住,离着辛丑年的国庆节还有一天,后天就是建国72周年;也就是在这一天,号称天下第一隧的济南跨黄河隧道正是开通了。
2021年10月2日
(左第三位为作者)
作者简介:张坤堂,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区政协文史委员,麒麟读书会副会长。教育工作有年,热爱生活;喜欢读书看报;为经历过的生命而感动,随手写点文字。曾经在《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杂文选刊》《东风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

编辑:寒烟 子墨
编审:紫轩 思翰
《大家风范》杂志
投稿邮箱:djffzb@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