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太光
幸福是什么?幸福从那里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萍乡城的沿河路电信小区,传播着一段既幸福又心酸美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敏、王敏的老公王邦良。
王敏60年生,最早在上官岭煤矿工作,认识王邦良并恋爱后,王敏找关系调到了市五交化公司的摩托车销售公司工作。认识王邦良,也是同事介绍的。同事是王邦良老家的远房亲戚。有人牵线认识了,两人开始谈恋爱,后来王邦良也随王敏去见过王敏的父母。王敏的父亲很满意,认为王邦良在农村长大,考入省邮电学校毕业后进了市邮电局,是忠厚老实的人,是有出息的人,且邮电局是个不错的单位。意思就是,女儿跟王邦良在一起,他放心。其时,王敏也已有了自己的意中人。王敏一米五七身高,爪子脸,丹凤眼,柳叶眉,一身的青春秀美,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姑娘。在矿上工作时,已经有一个年轻人对她产生了爱慕,她也对他有了好感。爱情也许就是这样,两厢情愿时,不一定有结果。阴差阳错的,王敏跟王邦良从恋爱到结婚,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结婚时,王邦良家给了王敏家六百元彩礼,这个彩礼都是王家东借西借钱凑齐的。王敏家的经济条件较好,王敏出嫁,王敏的父母买齐了家庭需要的生活用品:黑白电视机、缝纫机、洗衣机、床上用品、大箱小箱里装满衣服裤子,少说也花了两千多元。对于八十年代中期来说,有这样的嫁妆是非常不错的。

王邦良很幸运,找了这么个漂亮的老婆,且老婆家的经济条件也还不错。王邦良结婚前,市邮电局正好建了一幢职工宿舍楼,王邦良正好符合条件,分到了一房一厅的房子。有了这个房子,就少了外面去租房的不便。
结婚后,两个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王敏在摩托车销售公司,做上了主要的销售骨干,成了公司不可缺少的力量。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月月都是业绩红榜。王邦良同样不甘落后,从农话科干到市话科,从担任市话科自动机房的班长,又调农话科任技术管理员,从技术管理员又提拨到市话科任副科长,后又担任程控电话办公室主任、农话科长、莲花电信公司的总经理。在莲花县任总经理的时候,市电信公司已经将王邦良列为市公司副总经理的人选上报至省电信公司。
到这个时候,王敏、王邦良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儿已经长大了,已经参加工作了,已经结婚生子了。家,也从一房一厅,变成了四房两厅一厨三卫计两百平米,居室家具家电厨卫现代化。女儿女婿都在电信公司,小俩口恩爱如初。女婿以王敏家为主,天天在岳母家呆着,外孙女外孙在逐渐成长。王敏夫妇,真正的享受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天伦之乐的生活。
人有天灾人祸,月有阴晴圆缺。2006年9月25日,正当王敏家在欢乐的大家庭氛围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王邦良突然就病了,不是轻病,是重病:重度脑溢血。脑梗形成的重度脑出血。医院紧急救治后,生命保住了,但王邦良有了后遗症:不能自理,必须护理。吃饭,要人帮喂着,洗澡,要人帮着洗,走路,要人背着,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丧失。王敏的精神支柱差点崩溃了。好好的一个人,一夜之间就成了半个植物人。在医院治疗期间,王敏不分昼夜地守护着,护理着,侍候着。正因为有王敏的精心护理,王邦良才能从死亡线上、从全植物人线上给抢了回来。王邦良患病后:天天要几十次的在病床上翻身、按摩、活动四肢,要求不间断的搀扶着慢慢走动,千方百计让王帮良吃些东西,要时刻在他面前说话,让他的思维不曾停止……
王邦良出院时,主治医师说:不是王敏,王邦良不仅出不了院,也许已经是个植物人。回家后,王敏在医院所做的一切,换成了在家里的继续。一个月的假期到了,王敏得继续去摩托车销售公司工作。

王邦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得这么个病?脑梗?心咋不梗?!他的心里真的是清醒的。老婆没日没夜的侍候着他,护理着他,为他翻身,为他按摩,为他喂饭,帮他擦澡,帮他端屎端尿的,他都知道。老婆是个好老婆哇。自结婚以来,这个小家庭里,虽然有时候也会吵闹,但更多的是幸福感满满。两个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女人为了男人的上进,除了把工作做好,王敏花了更多的时间,把家里的事做好。做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搞卫生带小孩接送孩子上下学等。没有怨言,没有抱怨,默默地付出,牺牲着自己的牺牲,迎来全家的幸福。王邦良记得,他在医院住院的日子里,王敏显得是多么的憔悴,多么的无奈。在王邦良没有意识嘴嚼食物的时候,是王敏嚼碎了食物,用嘴含着口对口的喂食。每一天,王敏都要使劲的活动王邦良的筋骨和四肢。一天晩上,王邦良撒了尿,王敏端着尿盆子去厕所倒尿,一时头晕眼花,脚下无力,摔倒在门口,尿盆里的尿洒在了王敏的脸上。有一天王敏帮王邦良擦身子,擦着擦着,就倒在王邦良的身上睡着了……
王敏要去公司上班,便花600元一个月请了一个家庭保姆。保姆来了,王敏原本想的是,自己白天可以轻松一点,安心去干工作。没承想,才十多天的时间,王邦良不适应了,天天跟保姆扯皮、怄气。那天,王敏下班刚进家门,保姆早已收拾好东西,拟要回家。原来是王邦良直接辞退了保姆,并付了六百元劳务费。
王敏问王邦良,为什么不要保姆。王邦良说:你再请保姆,我就不过了。王敏知道老公说的不过了就是不活了的意思。没办法,第二天上班,王敏只好带着王邦良需用的生活用品、吃的药,背着王邦良去上班。王敏的工作处,成了王邦良的托儿所。王敏就像带小孩一样带着王邦良,一边忙碌的工作着,一边又小心翼翼地侍候着。下班回家的路上,人们天天看到一个妇人背着一个男人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邦良在王敏无微不至的照顾关怀下,身体开始慢慢的恢复机能:能够语言表达了,能够自己移步了,能够自己吃饭了,能够自己洗澡上厕所了,能够玩智能手机了……
到今年的9月25日,正好是王邦良患脑血栓后遗症十五年。王敏感叹万千:我为了照顾老公,辛辛苦苦了十五年。每一天的付出,是只有自己才知道。这种付出,是爱的过程,是爱的付出。不是她,王邦良早已不在人世。纵观这十五年的甜酸苦辣,有苦衷,有想过放弃,但她最终挺过来了。见老公的身体日渐恢复,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幸福感。只有此时,幸福对于王敏来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伴随着王邦良,坚强地、顽强的走向未来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