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书法)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十月放歌•红色经典系列)投稿作品之二
塔山阻击战
撰稿:叶景林
主播:夜空的星
在解放战争时期
I948年10月初
东北野战军主力
对国民党锦州守军形成合围之势
为确保主力顺利攻取锦州
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副司令员胡奇才
奉命赶往塔山地区修筑防御阵地
阻止国民党军队驰援锦州之敌
事关“辽沈战役”的成败
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
即沒有塔也没有山
是个只有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
距离锦州3O公里 锦西4公里 葫芦岛5公里
是通往锦州的必经之路
是国共两军的必争之地
东边濒临打渔山岛
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的制高点
中间有800O多米的开阔地
布满了平缓起浮的坡地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
阻止国民党大兵团的进攻
防御的任务显得十分艰巨

国民党驰援锦州的军队
组成“东进兵团”、“西进兵团”
分别由侯镜如和廖耀湘指挥
总兵力达到11个师
摆开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式
1948年10月10日凌晨
敌54军、62军为主的“东进兵团”首先发起冲击
国民党军队集中全部炮火
塔山陣地笼罩在一片火海里
掀翻了碉堡 炸平了工事
敌军以整连 整营 整团的兵力
疯狂的进攻我军防御阵地
4纵以一个师 加一个营的兵力严防死守
双方炮兵互相轰击
我军准确的轰炸了敌军第二梯队地域
敌军向白台山冲锋7次
向塔山阵地冲锋9次
我军战士端起刺刀
同敌人生死相搏奋勇杀敌
反复争夺血战一天
成功的守住了阵地

10月11日 敌人加强了进攻火力
动用了飞机 舰 艇 远程大炮再次轰炸塔山阵地
几十分钟就倾泄了几千发炮弹
硬是将阵地削平三尺
敌军在督战队的驱赶下
采取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方式
对我军进行疯狂反扑
敌451团正、副团长带头进攻
均被消灭在前沿击毙
敌人以阵亡1300人的沉重代价
仍然没能前进一步
由于敌54军、62军在前两天战斗中伤亡惨重
重新调整了战斗布署
以刚刚到达的95师作为进攻塔山的主力
准备第二天再次发起攻击
10月12日敌人没有进攻
我军趁机进行修整
挖深战壕 加固工事
当地老百姓支前热情高涨
有人的出人 有物的出物
老大爷献出装老棺材
家家户户卸下门板
新媳妇腾出娘家陪送的装米柜
小伙儿赶来老牛车
都送到阵地上搭建防御工事
老太太挎着鸡蛋筐
小孩子拎着热火壸
军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0月13日 是塔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
四点三十分拂晓
敌军炮火猛烈轰击白台头和塔山主阵地
我军的防御受到空前的压力
但加固的工事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
四纵队28团被调到塔山阵地前沿
配备轻击枪46挺、重击枪19挺
强大的火力有效的对敌人进行了压制
我军几十门各种火炮对阵地进行支援
敌人采用的人海战术遭受惨痛损失
10月14日5时
敌人的各种大炮继续对塔山阵地轰炸

敌8师采用3路进攻进入我军阵地
有的敌人已经登上碉堡
战士们端着剌刀杀红了眼
硬是把敌人赶出了阵地
上午10点
塔山阵地后方响起震天动地的炮声
锦州总攻开始了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敌军如同丧家之犬
不要命的成群冲击
枪炮声嚎叫声混成一片
很难形容战斗的惨烈程度
敌95师被彻底打成残废
只剩下不到三个营的兵力
在我军固若金汤的防御面前
敌军摧头丧气斗志全无
阵地前敌军的尸体堆积如山
塔山阵地成为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14日晚 敌人的装甲部队海运至葫芦岛
15日从烟台调来的 39军也尾随而至
但15日锦州已被我军占领
敌军増兵已徒劳无益
我军伤亡3000余人
敌人死亡6000之众
塔山阻击战打了六天六夜
以我军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

塔山是个无险可守的地方
到处都是缓坡和洼地
我军战士发扬不怕死的精神
打败了国民党全副武装的攻击
塔山阻击战是世界防御史上的创举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的奇迹
为“辽沈战役”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
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塔山阻击战纪念碑巍然耸立
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牢记这段用鲜血染红的历史
不忘初心催奋进
漫漫征程马蹄疾
富国强兵凌云志
再创辉煌起宏图
一轮旭日出东海
霞光万道照大地
红色基因代代传
革命传统牢牢记
遍地黄花织锦绣
江山多娇展红旗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叶景林,(俯视清流)辽宁省凤城市人。中学退休教师,唯美浪漫诗者。
二零二一年十月上旬写于丹东凤城
主播简介:陈凤珍 (网名:夜空的星) 生于北京,高级工程师,原从事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现已退休。喜欢:朗诵,唱歌……愿用声音传递温暖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