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天是我国的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2周年华诞之际,以国之名缅怀英烈,是对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英烈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与延续。唯有传承英烈的风骨,才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唯有铭记英烈的遗志,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里,英雄是最醒目的坐标;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天空中,英雄是最璀璨的群星。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征程上,英烈们以生命写就的壮丽诗篇,正如明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其中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无名无姓。“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正是英雄儿女的负重前行,才让今天的我们能够安享岁月静好,他们理应受到最高礼遇,理应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永远铭记。
抱着父亲的画像,秦厚美泣不成声。这是她7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父亲秦忠富的容貌。
秦忠富生前是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秦忠富的母亲不愿意相信孩子牺牲的事实,给当时在肚子里还未出生的孩子起了个小名“等妮儿”,希望她能等着爸爸回来。
这跨时空的“相聚”源于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一场名为“英烈面孔——为革命先烈画像”活动。通过模拟画像专家的笔触,100位牺牲烈士的容颜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再现。
一笔一画,描摹的是烈士的容颜,追寻的是对烈士的记忆:那惊心动魄的故事、那坚定伟岸的身姿、那穿透时空的精神,永不敢忘!
怎么能忘?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毅然决然—“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1928年10月,在给身怀六甲却同样身陷囹圄的妻子赵云霄写下绝笔信几天后,陈觉高唱《囚歌》英勇就义。5个多月后,赵云霄强忍悲痛喂完襁褓中的孩子最后一顿奶,便追随了丈夫的脚步。
这其中有柔肠百转的爱,也有难以割舍的情,但为了心中的信仰,年轻的革命伉俪不惜献出生命。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极寒环境中始终保持备战姿势,直至成为座座冰雕;“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顽强作战、冲锋在前,用生命践行了“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诺言……
无论何时何处,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总有一个个英勇身影挺身而出,以一片丹心诠释许党许国的无限忠诚。怎么能忘?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痴心无悔。
英烈们在平凡琐碎中坚守,在生死抉择前忘我,只因让人民获得幸福而自己归于沉寂,就是他们最质朴的心愿。“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近年来,这句话在互联网上屡屡被提起。然而,从没有钢筋铁骨的超级英雄,只因心甘情愿背负责任,才拥有了无穷的勇气。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愈发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愈发需要英雄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豪迈气概继续指引我们的奋斗之路。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与定力,永远激发一种骨气和志气,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能始终挺立在时代潮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