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北京植物园(5)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北京植物园之五
今天我们先走进热带植物展览温室。我们注意到,北京植物园新建展览温室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据悉投资2亿元,总占地面积5.5公顷。展览温室的外观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以“绿叶对根的回忆”为设计构想, 独巨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远远望去宛如西山脚下的一颗明珠。
另外据介绍,展览温室工程总用地5.5公顷,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展览温室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景区、四季花园景区、沙漠植物景区、专类植物展区。 分别展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植物景观。

我在北京植物园
我们看到,水晶宫般的温室内地形起伏,小路蜿蜒,瀑布飞虹,溪水潺潺,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 新建温室计划展示植物3000-5000种,以发挥保存植物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功能,为群众提供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较高品位的游览点。同时,又是进行园艺研究和国际交往的场所。
因为卧佛寺座落在北京植物园,在此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因为后续还会有专题介绍。
据相关资料介绍,十方普觉寺(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的寿安山麓。创建于唐贞观初年。寺内古树参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殿是北京西郊卧佛寺的主要建筑。走进卧佛寺,穿过琉璃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便是卧佛殿。殿内卧佛是元代至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321年时铜铸释迦牟尼卧像,其身长5.3米,重54吨。在铜佛周围,环立着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圆觉。
据悉,这尊塑像表现了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们嘱咐后事的情景。这组佛像,铸造精致,体态自然,当然,这里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我们再来说一说科普馆。北京植物园科普馆建于1996年底,座落在植物园的南半部。总占地面积0.5公顷,总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可布展墙面积近600平方米。总体分为教育区和服务区两大部分,其中教育区分为展览区、培训区和参与制作区;服务区分为后勤区和休息服务区。馆内由主展厅、资料室、电教室、实验室、标本室等组成。是向人们普及植物知识、宣传生态意识的教育基地。
我们再简单地聊聊曹雪芹纪念馆,因为后续还会有专题介绍,因而在此也是简单介绍。
众所周知,曹雪芹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红楼梦》已流传两百多年。有资料曾这样介绍说:根据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诗人的描述,曹雪芹晚年著书的“黄叶村”,与正白旗附近的古迹极为吻合。为了表示对曹雪芹的敬仰,我们择正白旗一隅,将黄叶村艺术地再现,供游人参观、游览。黄叶村占地1.8公顷,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村内辟菜园、药圃、瓜棚,设石碾、石磨、辘轳、箭场、古墩,建有茶馆酒肆,一派山村农家气息。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蓠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
曹雪芹纪念馆分别展 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经历和《红楼梦》的成就、研究、影响,力求做到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
关于曹雪芹纪念馆,不久我们还会详尽介绍的。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