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一是整体性原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独立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
二是层次性原理。由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存在各种差异,系统组织在地位和作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具有质的差异的等级秩序性即层次性。
三是开放性原理。系统具有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与功能,开放性是系统演化的基本前提与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
四目的性原理。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几乎不受条件和途径的影响,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定状态的特性。

五是突变性原理。系统失稳发生状态变化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系统质变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分叉很多的突变方式,呈现出系统质变和发展的多样性。
六是稳定性原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有序状态与功能结构,具有一定自我稳定的能力。
七是自组织原理。开放系统由于非线性作用而使涨落得以放大,促使系统内部各个要素自发地组织起来,让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
八是相似性原理。系统结构功能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差异的共性,是系统统一性的一种表示。

系统论的基本规律,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一是结构相关律。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制约着随机涨落的范围。当涨落突破了系统内部调节机制的作用范围时,就造成了系统整体结构新的改变。
二是信息反馈律。信息反馈的调控作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涨落通过正反馈得以放大,破坏了系统原有的稳定性,促使系统进入了新的稳定状态。
三是竞争协同律。各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整体统一性和个体差异性,通过竞争和协同,推动了系统的演化发展。
四是涨落有序律。系统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实现了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这种转变与对称紧密相关,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分叉通过涨落实现,其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了出来。
五是优化演化律。系统是不断地进行演化的,而优化是通过演化才能实现的。
总之,系统优化的核心是整体的优化,系统优化是系统演化的目的,随着系统形态的发展,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通信能力的改善和优化来支撑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