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里的私语
——走进侨乡台山
散文诗
文/虫二

几棵百年的鱼木树,站成了草坪里的风景。
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春天的鱼木树白黄的花爬满了整个伞状花冠,微风吹拂,花蕊和花冠随风飞舞,蜂蜜和蝴蝶穿插花丛之中。明媚落在草坪里的一湾河水,落在移动着村子的倒影上。庭院是中西合璧的,根和泥水相溶,鱼木树和风雨交响,侨胞的思念,写在草坪里土地的扉页上,栖息的翠鸟,看见归来的乡亲,叫喊着台山腔。
一种漫不经心的姿势,在炊烟中沉淀,升华成同一个姓氏。草坪里生命中的胎记保持了100多年。
秋天,鱼木花早已花尽。而风循着音律,悠扬清漫。我凝视你,每寸花草飘香的土地和清澈的小河。在草坪里种花、种稻、种甘蔗;婚娶、生子、修族谱、盖宗祠、盖家宅,让每一个草坪里人在这里安居、乐业、幸福。
月光抱紧了草坪小学的那栋“洋”楼,闪着历史的釉光。屋脊兽仍居在高处,风吹动门前的灯笼,麻雀灰黑色的翅膀掠过芦苇,飞进草坪里,稳稳地站在鱼木树上,眺望依然翠绿的菜园。文明进步,振兴乡村是草坪里的图腾,一张锃亮的名片。白鹭在你这里起飞,遵循古老的轨迹。当第一缕朝阳探进村子,秋天泛白,风吹稻浪,鱼木树的叶子落满了秋风。
当苍穹的颜色由魚肚白变成火烧云。草坪里醒了,一只花狗闭着眼睛睡着了。
清秋,圆而宁静的露水洒落在青草叶间。就这样,身披霞光,顺着流水的日子,顺着清风,丈量田埂,沟渠,小河,一座村庄的慈悲,一切都是柔软的,历史与简洁在这里汇集。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光阴怎能老去》入选南方优秀诗选。歌诗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岭南微文学传媒《岭南作家.诗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美文杂志》等多家传统媒体,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