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向往的圣地——韶山冲
荷 月
要问我小时候最爱唱的歌是什么?那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要问我最向往的圣地是哪里?那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诞生之地——韶山冲。
长大了,乃至参加工作的我一直把去韶山作为旅行的最高追求。在党的九十华诞之际,我的梦想终于实现。那时正值暑假,学校的党员以及要求进步的积极分子,带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崇拜之情,经过一千多公里的长途旅行,来到中国最美的圣地韶山冲。
宽敞的大巴在行进着,透过车窗,韶山丘陵如黛婉约,山野欲掬苍翠,秀丽的景色撩拨着我们的心弦。来到韶山核心景区毛泽东广场,极目远眺,一座高大雄伟的铜像巍然伫立在中间,毛泽东身着中山装,神采奕奕,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再现了人民领袖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毛泽东铜像背靠韶山峰,面向他的故居,总高10点1米,象征着10月1日是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下了车,一阵热浪扑面而来,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天浅浅的蓝,云淡淡的白。广场上人山人海,戴遮阳帽的、打太阳伞的、穿防晒衣的、手摇扇子的,摩肩接踵,汗流浃背。我们排着队拾级而上,来到毛泽东铜像前,向老人家敬献花篮。党员们站在铜像下,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重温党的誓词,抒发对党的忠心赤胆。须臾,每人手持一束菊花,依次向毛主席铜像行鞠躬礼,然后缓步绕行铜像一周,表达对伟人无限爱戴与思念之情。

瞻仰毛泽东铜像后,已是晌午,我们来到广场附近的毛家饭店,品一品地道的韶山菜,尝一尝正宗的“红烧肉”,吃一碗清香的“福寿面”,体会一下毛主席对韶山冲的情感,祈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祈福伟大的党辉煌灿烂。
随后,我们移步于向往已久的毛泽东故居,经过讲解员一番介绍,方知韶山冲缘于舜帝南巡时在此奏乐,名曰:“绍乐”,人们便把舜帝赏乐的山岭,称之为韶山。抬头仰望,韶山冲蜿蜒几十公里,丘陵小山峰,连绵不断,重峦叠嶂,树木茂盛,郁郁葱葱。低头俯视,毛泽东故居前有两方荷塘,碧绿的荷叶好似一柄柄撑开的大伞,把水面覆盖得严严实实。一阵微风拂过,清波荡漾,躲在翠绿大伞下的花儿们,争先恐后地露出红色、粉色的笑靥,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常在这荷塘里自由玩耍,游弋自如。他的泳技为以后42次横渡长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想到了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诗句,表达了他要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和对未来的展望。
近观毛泽东故居,坐南偏东,为“凹”字形,土木建筑,左右辅有厢房,西边四间为邻居家,东边则是毛泽东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东边有天井、杂屋共十三间半。徐徐走进毛泽东家,厨房里陈列着锅灶瓢盆,毛泽东曾帮母亲烧火做饭,同时还鼓励亲人“舍小家为大家”投身革命;厨房隔别是横屋,毛泽东于1925年、1927年考察农民运动时,在此开过小型会议。随即,来到毛泽东双亲卧室,1893年12月26日,伟人毛泽东就诞生于此。墙壁上挂着其父毛顺生、其母文七妹照片,还有毛泽东兄弟三人的合影。继续向前,即毛泽东的卧室,里面存放着床、被、蚊帐,墙壁挂着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及两个儿子的照片。走出毛泽东卧室,前面还有一眼天井。再往东,农具房里存放着蓑衣、犁耙等,接着就是碓屋,里面有风车,用于加工稻谷。再往前有谷仓、牛栏、柴屋、猪栏。紧后,我们慕名来到毛泽东的小弟毛泽覃卧室,他于1923年10月加入共产党,1935年4月26日为掩护游击队员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再前行,我们又来到毛泽东大弟毛泽民卧室,他于1921年加入共产党,1943年9月27日被敌人秘密杀害,时年47岁。面对烈士遗像,我们肃然起敬,向革命先烈默哀。

走出毛泽东故居,不远处有绿油油的菜畦,金灿灿的稻田。小时候毛泽东常在此辛勤劳作,一直到十七岁外出求学。“菜畦黄碟绕田家”的田园生活,给童年、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也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依依惜别毛泽东故居,我们又满怀敬仰之情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馆内有专题《风范长存——毛泽东文物展》。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先后失去了妻子杨开慧、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儿子毛岸英、侄子毛楚雄六位至亲,满门忠烈令人动容!他们的英雄事迹通过一段段生动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红色展品、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得到充分地展示,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怀,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浩气长存!随后,我们沉重地来到毛主席身前遗物展览厅,看着他老人家穿过的睡衣,竟然补着七十三块补丁,瞧瞧他家的日常生活开支账本,我不禁潸然泪下!敬爱的毛主席,您是泱泱大国的主席呀,竟然是如此节约!您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唯独没想到自己!

“ 吃水不忘挖井人。”伫立于主席故居旁,流连于韶山草木之间,仰望着毛主席铜像,回味着我们党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心中充满了对人民领袖、共和国缔造者无限的敬仰与感激!同时也对韶山冲这一红色圣地有了更深地了解!我站在毛主席座像边心潮澎湃,热情的一位老师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回顾伟大的党所走过的百年道路,我们的党由弱小走向强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我们的综合国力位于世界之强。这一切的一切怎不令人浮想联翩?怎不让人发出感慨?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共和国缔造者的决策,离不开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离不开先辈们浴血奋战,离不开勤劳勇敢的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
如果您问我最爱唱的歌是什么?我会响亮的回答:“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如果您问我最向往的圣地是哪里?那我自豪地告诉您:伟人毛泽东诞生之地——韶山冲。

作者简介:
荷月,本名金淮莲,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作协会员,清江浦作协理事,历任江苏省人民监督员、淮安市两届人大代表。200余篇散文、小说、诗歌散见《短小说》《中国乡村》《人民权力》《青年文学家》《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安文艺》《淮周刊》《初心追寻》等报刊媒体。《难忘手抄书——林海雪原》等三篇散文入选《当代作家》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