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广东作家陈中希老师的佳作《(红楼梦)读后感(二)》「飘舞的剑」(854辑)
《红楼梦》 读后感(二)
文/陈中希
正所谓:一朝君皇,一朝臣。雍正作为康熙正统的接班人,即位后自然排斥不同政见者,产除异己党派,还要执行他自己制订的反腐倡廉政策。眼见曹家的亏欠己无力归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防止拖欠的进一步扩大。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被罢职抄家。(见《红楼梦》第一O五回)经营几代人的曹家大厦倾塌了,应了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十四岁的曹雪芹和年轻守寡的母亲等人离开曹家经营了一个甲子年的金陵,沿看京杭大运河,北上到天子脚下,又不熟悉的北京。他从母亲等人惊恐的脸上,己意感到那种奢华锦绣的生活己结束了,不会再有奴婢成群,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了。其实,雍正并无亏待曹家,所抄曹府的财产不足以弥补所欠官银。抄家目的,如同今天由法院宣布执行企业破产,于是债务人(曹家)包括以后的子孙不再有任何债务负担。同时,雍正还在北京留一处住宅给曹家,并在内务府给曹家一个主事的空缺。根据现存档案记载,曹家被抄后,其家族亲友不仅没有受到株连,而回曹頫的堂伯父曹宜,堂兄曹頎还有了升迂,曹頎几次得到雍正帝赐予御笔“福”字,恩宠有增无减。雍正处理曹家亏欠很巧妙,可算一石二鸟。既防止亏空扩大,又帮助曹家摆脱后代都无法归还的债务。
《红楼梦》是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为主线展开,四大家族为:贾家,史家,王家,薛家。他们在金陵地区最有权有势,极贵极富的四世家,名列书中所描述的“护官符”的前四位。有诗为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指贾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指王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薜家)”。单单是贾府当年富有到:以白玉砌成厅堂,以黄金做马。元宵节,荣国府张灯结彩,还请上戏班子到府上做大戏,好不热闹,妇仆手提篮子,大把大把往戏台上撒钱…… 就那座为贾元春省亲而建的别墅大观园,书中由第16回开建,到第17回落成,用时一年多。书中说,贾府新量了三里半大小地方,又令匠役拆卸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接入荣府东大门中,然后“推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土栽花”,同时,召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及土木砖瓦之物移送,打造金银器皿。另采买小戏子,小尼姑,小道姑。加上购办土地,用材人工等不知耗费多少银两;单是为迎接元春省亲,装点门面,装饰灯火,彩办,请习教等开支己达数万两银子。大观园有多大?书中讲有“三里半”,指的是整个大观园占地周长三里半,它建在宁国府和荣国府后面。古代没有米的概念,三里半,一里是180丈,即1800尺;明清时一营造尺为32厘米,即一里为576米;按长方形来算,大观园周长为2016米,边长的500米,其东西宽度400米,南北长度600米,面积24万平方米,即为24公顷,折算为约359亩(每公顷15亩)。在北京,仅次于紫禁城的恭王府,它东西宽为180米,含后花园南北长330米,恭王府后花园名为“萃锦园”,己是北京城内王府后花园最大的了,南北长仅是150米,倒算一下,大观园的面积接近于十个恭王府后花园大!苏州最有名的三大园林,最大的拙政园是5.3公顷,留园是2.3公顷,狮子林是1.1公顷。当年笔者到苏州拙政园和留园游览时,己觉这江南园林体积不少了,如今看来是自己“刘佬佬进大观园”之眼光了。因为大观园比前者分别大5倍、10倍、20倍!连见惯皇宫金碧宏伟的贾元春贵妃也觉得:“太奢华了,太过了。”可见贾府为追求体面而豪华的场面,极尽奢靡,简直挥金如土。 曹雪芹构思的大观园是《红楼梦》故事发生的主要地方,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群。在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都找到这种典型的江南园林特色,当年的曹雪芹就曾生活在江南,江宁识造府也是在江南金陵,曹雪芹亦见过不少这一带的园林苑院,才形成大观园的总体构思。
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范,是中国园林的集大成之作。园内有山有水,从园子的东北角引进河水,形成沁芳河(湖),水流曲折婉转,弯弯曲曲绕园一圈后,从东南角流出园外。园林中的山有土山和石山两类。大山用土,小山用石,构成大主山,小主山,和小山坡的骨架。又依自然地势和山体,匠心独运地堆叠众多巧夺天工的山景观,并与水流,花草,亭阁触合成一体,从而达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大观园总体布局以”省亲别墅”石牌坊,大观楼,石灯笼,沁芳湖(湖上有桥,桥上有亭),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建筑构成中轴线。其它建筑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秋爽斋,暖香坞,蓼风轩,缀锦楼,藕香榭,紫菱洲,芦雪庵,栊翠庵,蜂腰桥,柳叶渚,嘉萌堂,凸碧山庄,……等等。每幢建筑不仅各自有特色,亦有各自的故事。它不仅表现出江南园林艺术构造的美,而且通过人喻景,景拟人的手法,给每幢建筑注入生动和生命,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人与自然的立体画面。
在大观园中,曹雪芹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际遇命运,刻意地安排在不同的居所中,并以居所匾额,整体布局,内部 环境与其相适应。从而达到“物似其人,睹物思人”的效果,赋予建筑物生命力。曹雪芹不仅是文学大家,更是建筑艺术大师。在他的笔下,在构思建筑物艺术同时,也在塑造喻同建筑物的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主要人物入住居所寻找到这种独韵的构思:贾宝玉住怡红院,林黛玉住潇湘馆,薛宝钗住衡芜苑,李纨住稻香村,贾探春住秋爽斋,贾迎春住缀锦楼,贾惜春住蓼风轩,史湘云住藕香榭,妙玉住栊翠庵……这些亭台楼阁,别院苑园不但建筑构思独特,它们的题称与环境都暗示着主人的特点和命运。曹雪芹费尽心思,将大环观园的建筑环境,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命运走向融合成一体,通过以人拟题,以题拟景,又以景喻人,将人、景、物、紧密揉合在一起,突出人物形象的主题思想。这让人回味无穷,乐此不彼。这种细腻独特的构思手法在古今文学创作上是少有的。这就是曹雪芹与其他的作家不同之处,也是他的作品伟大之处。这仅列举《红楼梦》几描述的数个主角人物居住的所在和整体环境。 <怡红院>.贾宝玉居所。怡红院的出处是院中的西府海棠。这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用贾宝玉之口说:“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可见这里的“红”,是指女儿。进一步解释,“怡”为谐音的“宜”,(为适宜);意义上则为怡情的“怡”。合起来是适宜女孩子怡情欢乐的地方。无论从何角度去分析,都体现着贾宝玉是个尊重女儿,平等待人的主子。你想想,若大一个怡红院,除了一位公子,真正生活在这里的是一大群丫鬟们,若没有宝玉对她们的尊重,呵护,就不可能有“晴雯撕扇做千金一笑”,不可能有”众丫鬟在雨天戏水”,不可能有”宝玉与女儿们猜拳行令过生日”等。可见,“这里是女儿的快乐怡情的地方!”正是怡红院命题的真正含意。怡红院也是大观园最热闹的地方,经常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仅薜宝钗早,午,晚都来,林黛玉也随其他人同来。赵姨娘和周姨娘也经常来看宝玉。宝玉被魔魇那回,来怡红院的人更多,不单是贾母、王夫人,连其他人都来了。贾赦、邢夫人、贾珍、贾政、贾琏、贾蓉、贾芸、贾萍、薜姨妈、薜蟠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的众媳妇丫头等,以及王子腾夫人、王子腾、小史侯家、邢夫人弟兄辈并各亲戚眷属都来探视宝玉。
怡红院在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责,富丽堂皇的苑园。它位于大观园内东路,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相近。怡红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入门,两边俱是游廊相接,院中点缀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三间垂花门楼,院五间正坐,三间抱厦,东西各有配房三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施处,或安放盆景处。其各式各样,或天地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壁。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而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而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依古玩之形抠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之类,虽悬于壁,都是与壁相平的。怪不得众人都道:”好精致的想头!难为怎么想来!”又见中甬两侧分列芭蕉,海棠,院中路相衔,山石点缀,五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见《红楼梦》第十七回)
<潇湘馆>.林黛玉居所。潇湘馆的起名,有多重含义。潇湘,指斑竹,泛指竹子。原为湘江别称。传说尧有二女,长日娥皇,次日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人称二妃)舜继尧位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亍苍梧。娥皇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故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两姐妹也死于江湘之间。”潇湘馆的匾额是“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方伯谟的《斑竹》诗中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之句,“凤尾森森”形容竹林象凤尾一样修美茂盛。“龙吟,用来形容萧笛之类管乐器的声音。这里的“龙吟细细”比喻风吹竹林发出动听的声响。这里,无论是竹子的外形,竹子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性格交融。翠竹“竿竿青欲滴”且修长,仿如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而竹不与群芳为伍,竹秋斗风霜,竹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又与林黛玉的叛逆性格相契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子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潇湘馆里竹影婆娑,竹子是高洁的,又是空灵的。“潇湘”二字的典故又暗示着林黛玉不幸的爱情悲剧。
潇湘馆,面前一带是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机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游览潇湘馆时称:“若能月夜坐此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见《红楼梦》第十七回) <蘅芜苑>.薛宝钗居所。(衡芜苑的谐音,恨无缘)蘅芜苑外看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贾政从外面看到时便说:“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全是轻视不屑的语调。可进到内院,里面的奇景一下子给他带来震撼:”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目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再进内,里面景色清雅更超乎贾政的想象:“两边俱是超手游廊,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不禁点头赞叹,并对随行众人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见《红楼梦》第十七回) 《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朴素高雅的风格描述不多,但给人印象很深。《红楼梦》第四十回这样描写:贾母因见岸上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见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支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己。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看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道:”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 <栊翠庵>.原是专门为贾元妃省亲时所做法事的寺庙。后来成为妙玉和贾惜春修行处。寺庙生活着专门从江南买来十个小尼姑,小道姑。对于此建筑的布局,书中并未展开描述,只提到庵中有山门,东禅堂,耳房并种有红梅。但它见证了金陵十二钗妙玉和贾惜春两位重要女子的悲惨结局。栊翠庵本为佛门清净之地,却也难逃世俗的羁绊。妙玉在此地带发修行,却被强盗劫走;贾惜春看破红尘,入住此地修行,两件事都给栊翠庵罩上悲剧色彩。
妙玉本是姑苏人氏,祖上亦是读书仕宦之家。妙玉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生儿,皆不中用。后听人指点,入了空门,方得好了。后经在贾府任管家的林之孝这个老乡兼熟人介绍,王夫人才派人下了请柬将妙玉请到拢翠庵来。因而带发修行。因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嬷嬷,一个小丫头侍候。在大观园里,妙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最好,她与宝玉关系特殊,时不时请宝玉到庵内玩耍,喝茶,叙谈。妙玉才高貌美,心性高洁,且有癖洁嗜好。她讲究吃喝,喝的都是名茶,使用的则是名贵古董。凡器物,一经别人(尤其是她认为贫贱之人)使用过的,都一概不再使用。如果有外人进入她的房间,待客人走后,她一定要用清水把地板冲洗干净。贾母带刘姥姥到拢翠庵,招呼茶毕,待她们走后,妙玉一手就把刘姥姥吃过茶的成窑茶杯丢弃。后来宝玉劝说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才同意将此成窑茶杯送给刘姥姥。(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但妙玉吃茶十分讲究,是个深谙茶诣的人。在拢翠庵品茶一节,就提到妙玉请贾母,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等人喝茶。妙王请人用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烹茶,烹出茶味不浓不淡。她认为好茶需要好水才能体现茶的独特滋味,而雨水和雪水则是上等选择。《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笑称宝玉不会喝茶:“你虽吃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的。'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妙玉说完,又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淳无比,赏赞不绝。”……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水,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的轻淳,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和宝钗走了出来。”
<稻香村>.李纨母子居所。一派村舍田园风光。在大观园众多华丽建筑掩映下,它更象“世外桃源。”这里住的是贾宝玉嫂子和贾兰。(暗喻贾珠亡故后,李纨似乎己被遗忘)。只隐见黄泥筑就的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树,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间好屋。外面有榆,槿,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竖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沁芳桥>.建于沁芳湖上的石桥。石桥三拱,东西贯穿。桥上建有沁芳亭,亭上有联题:”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幽会的地方。
目前,北京和上海都有仿建的大观园。上海大观园规模更大些,更好看些。如果有机会去两地旅游,值得现场感受下。门票不贵,北京大观园门票40元,上海大观园70元(70岁以上半票)。
四大家族背后是显赫的世袭地位和出身背景。
贾家,宁国公与荣国公之后,为钟呜鼎盛的勋贵之家。宁国府贾珍世袭三品威烈将军,其子贾容为五品龙禁尉。宁国府贾赦世袭一等将军,其子贾琏现捐同知之职。贾政任工部员外郎,其女贾元春为贤德贵妃(娘娘)。
史家,保龄侯尚中令史公之后,为文臣名宦之家。保龄侯史鼎世袭侯爵,任处省大员,其弟史鼎加封忠靖侯。
王家,都大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为军功将领之家。王熙凤之父世袭县伯爵位。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升迁为九省统制和九省都检点。
薛家,紫薇舍人薜公之后,为书香继世,豪门巨富之家。现于户部挂职,领内府帑银。薛宝钗之父管理港口海运与各国贸易。
四大家族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姻亲相连,利益相通,亲上又套亲,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结成一个如迷宫一般的金陵地区以贾府为主的封建官僚集团,对当地的经济,政治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贾雨村能谋取金陵应天府知府之职,全凭林如海(林黛玉父亲)推荐和贾政以工部员外郎身份题奏。(见《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刚一上任,就遇到薛蟠杀人之案。正想发签差公人缉拿时,旁边一个门子使眼色,贾雨村立停发签,退堂讯问。原来此门子是在葫芦庙认识的小沙弥。葫芦庙被烧后,小沙弥蓄了发,做了门子。门子向他介绍“护官符”,道出要巴结的四大家族的重要性,指出四大家族显赫地位。并警示:得罪了四家族,不但官爵不保,性命也堪忧。当薛家薛蟠强抢香菱打死冯渊时,香菱家人到官府状告薜家,竟奔走一年无衙门受理,后告到应天府贾雨村知府那里,贾雨村摄于薛家贾家的势力,竟找了个拐子替罪,薛家赔些银两,就了结此案。事后还对薛家,贾府作了交代。正应了贾雨村之言:“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真乃”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见《红楼梦》第四回)
然而,四大家族祖辈创下这偌大基业,才锦延几世,就由内部衰败走向没落。他们都不能好好谋划家族的发展壮大,而是各人想尽办法享受,搜刮家族油水,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他们的后代,如贾家的男人们,贾赦贾珍贪财好色,吃喝赌博,结交贾雨林,孙绍祖之流。贾赦身为贾母长子,且为世袭一等将军之职,平日就不好生做官,多协助贾母打理贾府,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他胡子花自,儿子,孙子一大群,却看上母亲身旁受宠爱的大丫环鸳鸯,非要把她收为妾,遭到鸳鸯的强烈反抗,加上贾母也不舍得,才暂时收手。贾母死后,鸳鸯自知厄运难逃,上吊自杀。
贾政(贾宝玉之父)不问俗事,养看一帮无所事事的清客。底下奴才对上阿谀奉承,对外仗势欺人。不好好引导贾宝玉,动不动就对他往死里打。那次金钏儿死后,贾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在贾政面前说:”我母来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轨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于是令小厮的将宝玉按在凳子上,用大板打了十来下。他还觉得打得太轻,自己夺过掌板的,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见《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也不想想,在他眼中:贾宝玉神彩飘逸,秀色夺人;而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他这个庶出的小儿贾环与其生母赵姨娘一向妒忌宝玉,一有机会就加害于他。(见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贾家的女人们,作为贾母最信任的王熙凤,主宰贾府财政事务大权,却殉私贪脏。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事。她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上千的体己利钱来。贾府被抄家时,从她的东跨所里就抄出两箱房地契又一箱借票,又七八万金。(见《红楼梦》第一0六回)王熙凤的所作所为,不但被革除管家职位,也无疑是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这个无限风光的王熙凤,贾府被抄家前己染病,加上自己辛苦盘剝的财产又同时被抄,多重打击下很快就香消王殒。87版电视剧《红楼梦》用这样一个情节表达王熙凤死时的情景:用草席裹身,手脚露出席子外面,在冰天雪地中被人拖着埋葬……王熙凤的悲剧人生还累及当代一位演视名星,她就是《红楼梦》王熙凤扮演者邓婕。邓婕是四川人,具备辣妹子风格,与王熙凤“风风火火”性格不谋而合。当时拍戏不似现在,拍摄环境很艰苦,演员很拼搏,邓婕又无替身。但为了迫真地还愿剧情的真实感,邓婕身穿单衣,手脚并无保护套就露出破席子外面,就在冰天雪地中被人拖着。等到拍摄完成,邓婕身子僵硬,手脚均无知觉。邓婕现在是演员张国立的妻子,她今年己62岁,因保养好,无论从气质上肤色上却同龄人有很大区别。
王家王子腾是最有权势的一位,却过早病死在升任九省检奌的路上,只剩下王仁这种忘恩负义的后代,又怎能承继王家大业。
史家须是一门双侯,但家中财政紧张,针线活计都靠史家的女眷们自己做,节俭度日。
薛家须是金陵首富,但薛父早逝,留下不争气的独子薛蟠(人称呆霸子一薜宝钗亲哥),薜姨妈对他宠爱有加。典型的富二代。薛蟠五岁时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上过学略识几字,但却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不务正业。薛蟠前面己因饭店堂倌送酒迟缓,将堂倌打死,更恶劣是为强抢香菱(甄士隐前被拐的女儿),竟打死冯渊,要不是贾雨村出面摆平,薜家就麻烦了。他倚仗祖父威名,在户部挂职,却一应经济世事不懂,又受别人哄骗,京中生意日渐息微,母亲只好带着一双儿女,客居荣国府。(待叙)

主编简介:周光彦(飘舞的剑),贵州省织金人,大学法学本科,世界诗歌网金牌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桃花源主流诗刊精华版编辑,绿土地文学编辑,苏研创作群成员作家,中国乡协孔孟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多家文学网站法律顾问。曾经在国内多家大型报刊杂志网站上发表通迅报道、调研文章、典型案例等1100余篇,诗歌600多首,被70多个专题收录,出版周光彦都市头条精华热点诗选集《生命的印痕》、三人合著诗选《雨水漫过秋》,作品多次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