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新剑
一 滴水的旋律
故事没有那么简单
少年骑牛曾经过那片水源
滴水的神奇力量
眼前的石头已快滴穿
少年捡起那块石头
抛向乌云滚滚的天空
百多年前
康德所惊奇的头顶的天空
橘子洲头 谁主沉浮
滴水一路北去
廉溪的水 南岳的雷
汇成倔强的湘江之歌
一位德国博士感叹
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人 也可为自然立法
人 本就是自然的一元
我站在滴水洞前
聆听亘古无声的旋律
西哲复杂的演化和费解的逻辑
其实就是这滴水的心意
千千万万的滴水
无处不在的人类意志
如果在大自然的交响乐中
找到了那隐约的主旋律
一切又关 上帝什么事
用滴水洞的水泡一壶茶
百姓也许喜欢坦白和狂欢
哲人和诗人却喜欢这隐约的茶禅
有些话和文章
人民需要时间才能真正明白
包括您曾经的敌人
如今也在反思那历史的谜团
我看见滴水在石头上慢慢镌刻
八个隐隐的大字
私者一时 公者千古
二 安源路上
掩卷完德国博士的厚重书本
乌黑的窗外没有星辰
整理蓝色包袱和油纸伞
沾满泥巴的草鞋渴望一段征程
北方的枪炮声依稀可闻
草丛里偶尔有闪光的黄色弹筒
山野的小路
跋涉者的裤脚有露水重重
有蛇穿越的草痕
也有山鼠隐蔽的小洞
万物都是天的刍狗
迎面而来 冷冷的晨风
没有阳光的阴天
他们都在磨刀霍霍
要听见这地底千年的暗火
分明在唱一首不屈的悲歌
有蚱蜢在蹦窜
三季人的故事令人感叹
跋涉者的脚步
要踏出历史险恶循环的篱藩
山下的有大树的风景
山上也有小草的呢喃
跋涉在青山之巅
举目都是天地的大观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算盘
油灯下曾揣摩那上下进退的算法
是谁在播动那些乌黑的珠子
是谁的账本 记载谁的欢乐和历史
脚下传来地底隆隆的挖矿声
有皮鞭的呼啸和绝望的呐喊
且加快这历史的脚步
握紧这撑出朗朗晴天的油纸伞
三 宝塔题诗
紫云山的那块大石头
依然返照在历史的梅城
铜钟滴响
时光匆匆的脚步隐隐可闻
南塔里的蛇仙
一声雷响 暴雨中腾空而去
站在北塔之下
伊水拖蓝 逝者如斯夫
且饮这梅岭的寒泉
且磨这亘古的翰墨
文澜塔下有诗意席卷狂澜
贯于笔底 苍鹰写出长空一搏
遥望思游村古老如昨,炊烟袅袅
蚩尤的铜铁精兵还在操练呐喊
迷雾骗不了黄帝的指南车
逐鹿中原还得有个呼唤风雨的文坛
南北二塔
远望就是两根旗杆
文章在山城里飘荡
就如失落在历史的旗卷的激荡文澜
四 镰刀和稻穗
田里泛起金黄的穗浪
镰刀挂在简陋的壁上
丰收的秋夜
有蛙鸣和虫唱
田野里匆匆的脚印
小屋里煤油照亮了今夜
一群人
正酝酿未来的光明
恶狗的声音撕破夜晚的宁静
催债的眼睛贪婪望着今年的收成
一双双苍老裂开的双手
一双双彻夜难眠的眼睛
铁匠铺里火星四溅
大刀在水火中修炼
秋天的田野荒草干黄
它们在等待天上的流星
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燃烧
荒草也有荒草的诗情
今夜无人入睡
只为这千年沉默的稻穗
霹雳带来了暴雨
闪电带来了火星
湘赣的田野
漫山都是呐喊的天兵
安源下了一手很大的棋
浏阳河把工人和农民的火把辉映
历史的天空上
一群蓬勃呐喊的身影
新打的稻米
煮饭从来都没有的异香
两千年耕者的惆怅
在狼吞虎咽中一扫而光
在炎帝神农的故乡附近
茶陵建立了第一个红色县政
水稻的发现者
今夜一定举杯在炎陵
徘徊在纪念馆的青石板上
冥想着其中的天意
茶 和稻米
居然是那一天全宇宙的主题
留两朵金黄的稻穗
挂在堂屋的壁上
要让这耕者的苦欣
和着这稻穗永恒地歌唱
五 赤水河
神奇的赤水河
端午节就开始混浊其波
洪流 红流
自古就飘荡着酱香的酒歌
神奇的赤水河
重阳节后又开始混浊转清
山河的玄妙常让哲人感叹
何况这酱香的故里经常醉倒诗人
四渡赤水的鏖战
时光早就淡远了刀光剑影
两夺遵义的胜利
也应该有美酒举杯的欢欣
这是您一生最得意的篇章
高潮却留在乌江
天险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围剿的指挥者留下了慌张的怂样
携带赤水河的酒意和民意
丛林中挥师北上
最美的诗篇
写在征程的蓝天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作者简介
毛军儒,本名夏新剑,湖南株洲人,原籍益阳安化。资水船帮后裔,排帮文化研究专家。国际红联主席,毛体书法十强,高级安全工程师,食品微生物专家,影视特型演员、书法家、湖南游吟诗人、梅山歌手、资水作家,湖南十佳茶文化大使,湖南红色文化大使。著有长篇小说《胡黄常白》中篇小说《老兵吟》、诗歌三部曲《雪国》《幻游梅三界》《湘江北去》。理论著作有《毛体书法指要》、《颜王黄:三圣笔法探源》、《当代东方学纲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