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影《绿皮书》有感
文/上善若水
诵/万紫千红
听闻荣获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的《绿皮书》上映,作为准电影爱好者的我岂能错过?周末午后,遂一睹为快。
影片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讲述六十年代初的美国,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钢琴师唐,和受聘巡演司机的意大利裔保安托尼,在前往当时对黑人有种族歧视的美国南方各州巡演的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有泪有笑的经历,最后形成超越种族和阶层友谊的事故。片名绿皮书就是当时专为黑人所设的出行指南,据说也是真实存在的。唐谈吐优雅举止高贵,因为钢琴师身份受人尊敬,同时也因其黑人肤色备受歧视,甚至都不能弹奏自己喜欢的古典乐,这种分裂的遭遇致使唐内心孤寂。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着白人身份的托尼,身份低微,性情豪放,不拘小节,言语粗鲁,却有着幸福的家庭和族群,两个反差巨大的人物因为巡演的雇佣关系由起初的相互看不惯,到互相欣赏和相互影响,正是由于两个主人翁的巨大性格反差,使得影片张力十足。这点和《触不可及》的人物安排有异曲同工之妙。

影片通过唐的搭档之口,说出唐放弃在纽约三倍的演出报酬和受人爱戴的安逸生活,却要到对黑人歧视严重甚至无端遭白人毒打的南方地区巡演的原因,我觉得这是点出了电影的主旨:“成为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大的勇气改变众人的心灵”;“暴力永远不能取胜,保持尊严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人来世中,自有使命,以微薄之力为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也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机会,这似乎和中外某些传统理念很切合,这可能也是影片赢得人心之处吧!

影片中唐和托尼在患难之中成就的友谊,改变了唐长久以来的孤独,也影响了恶习满身的托尼,使他们缺失的灵魂得到治愈,我觉得这也是该片的亮点。人作为社会化的群体生命,需要思维的碰撞,需要互相鼓励扶持,更需要相互包容,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
影片既有生命生存意义等深刻议题隐含,也有尊严、友谊、包容、勇气等大众关注议题的设置,这可能是被各个人群所接受的原因吧。随着《绿皮书》的热映,“友谊治愈孤独,尊严赢得胜利”,说不定会成为今年的流行语呢!

2019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