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看里山
文/蒋四清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在这个美丽的秋季,应文化站朱站长之邀,我和如菊、明玉两个美女老师,一行四人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崛起的美好乡村代表——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进行了走访。
元四村位于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办事处北部,是2007年区划调整的合并村,现辖25个村民组,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党员102人,两个支部,九个党小组。2012年以来,元四村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狠抓文明村创建,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陆续通过了“里山文化名村”、“民俗文化特色村”、“森林村”、“生态旅游村”和“美好乡村建设市级示范村”的验收和命名。

该村地处太朴山南麓余脉来龙山下。因村中章氏聚居,人才辈出,故名元四章,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理环境独特,东、西两条小溪穿村而过汇入村前。元四村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古村落保留完整,空间变化多样,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古民居有着典型的明清风格,祠堂、老屋、古道、牌坊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村内明清建筑保留完整,元四村现有三座宗祠,分别为省级文保单位秩叙堂和市级文保单位敦睦堂、孝友堂。2015年,元四村荣获全国第四届文明村称号,2017年,被列入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在这里可以领略古村落悠久的人文景观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一行来到村里,由美女专干陪同走访,她带我们首先参观了元四村党建展示馆。该馆座落在村部不远的一个半坡上,由五个展厅组成。在专干的讲解介绍中我们进行了参观学习。
一、溯源篇,不忘初心,践行担当。
元四村党委自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街道工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以发展促党建,党建带发展。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深入研读党的理论知识和历史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持续深入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基层保垒作用。


二、奋斗篇,围绕中心,拼搏实干。
元四村自党支部成立以来,坚持总书ji的重要讲话"要始终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强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从夯实基础组织建设,开展"说家风,树新风"活动,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方面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17年,元四村新建120平米的为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改造党员活动室及党务公开栏,高标准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阵地建设。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为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党支部一班人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服务型建设:在各方的积极配合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深入细致地开展农村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等功能。为更好服务村民,党组织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党员志愿者队伍,以加强党员及村民的普法、科普、精神文明、文体等活动及服务的开展,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通过努力,营造了优美、温馨、文明的生活环境。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元四村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太普生态园已建成集休闲农业、旅游拓展、餐饮食宿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双岭生态种植黄金芽茶1500亩,利用当地村民闲置空心房改建特色民宿30余栋,发展特色休闲山居旅游。支持外出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培育种植大户4户,共种植黄精、白芨、前胡等中药材800余亩。引导当地村民发展牛蛙、土鸡、时元、中草药等多种特色种养殖合作社和特色农家乐。,不断挖掘山村独特资源优势,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本村能人入股,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三、治理篇,凝聚民心,踏实苦干。
元四村党支部根据"五清一改"工作要求,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奏响环境治理、文化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四步曲。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研读总书ji关于环境问题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耐心的政策宣传,动员群众积极配合,主动拆除,主动整改,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步骤,统筹协调推动建立村干部包片责任制。建立工作台帐和问题清单。做到"五清一改",重点区域位置明,数据细,底数清。始终坚持以转变群众观念为前提,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知识,自愿推动。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形成了全民参与,人人动手,共促整治的良好氛围。坚持"两小组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党员和村民组长,村民理事成员带头主动拆除违建乱搭建筑,带头整治环境卫生问题,同时组织党员志愿者协同公益性岗位组成突击队铲除清理一切垃圾。大力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更上新台阶。

四、成果篇,同心协力,成效显著。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元四村相继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安徽省级森林村、安徽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安徽省水环境优美乡村等荣誉称号。聚焦培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脱贫致富路。
2018年元四村集体创办元四村供销合作有限公司,现已发展高效黄精基地45亩,种植黄金芽茶3亩,市民共享菜园20亩,经济林和林下套种黄精项目220亩,预计三年后村集体年收益不少于30万元。此外,元四村坚持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太普生态农庄已建成集休闲农业、旅游拓展、餐饮食宿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双岭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白茶800亩,利用当地村民闲置空心房改建特色民宿30余栋,发展特色休闲山居旅游。元四村于2019年开始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工程。截至目前,共拆除无功能建筑4125平方米,改造有碍观瞻建筑物213平方米,清理沟渠800米,山塘清淤6座,改造农村卫生厕所267个。在改进环境同时,也注重良好风气的营造。持续开展党员说家风、立家风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形成,和谐乡村不仅美在环境,更是美在人心。

五、未来篇,信心满满,再谱新篇。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激励全体党员和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筑梦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未来元四村将在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好民俗文化的同时,有效整合资源,以兴办产业富民强村为落脚点,引进龙头示范企业,打造采摘园、垂钓区、游客接待区、儿童拓展乐园、设施农业、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水产、禽类)、野营烧烤、农家大锅台、特色民宿项目等。
参观完党建展示馆,接下来美女专干带着我们参观了村容村貌,古民居,民俗文化馆,章氏宗祠敦睦堂,敦睦堂座落村庄中央,占地1884平米,三进四廊两月潭,飞檐斗拱,雕龙画凤,盘龙吊顶,玉砌丹墀,山水屏风日月门,鎏金匾额数百块,其气势之雄伟,令人叹为观止,清乾隆帝下江南时就誉为“江南第一祠”载入池州府志。现在的祠堂已成为乡里乡亲议事馆及家训家风宣讲馆。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汽相荡,乃生长虹。在过去的岁月中,元四村全体党员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未来,元四村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和实施乡村发展战略,建设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新家园。

【作者简介】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有一颗简单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