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子杀母”——封建王朝“家天下”的产物
文/朱双顶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春秋大义,母以子贵,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但最后竟然演变成“立子杀母”的定制,成了女人怨屈之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立子杀母,就是皇帝在册立太子前,先将其生母赐死。开此先河的是汉武帝刘彻,而形成制度传承下去的,却是北魏的拓跋王朝。为何要这样做?《史记•外戚世家》上记载,汉武帝对已经决定要立儿子做太子,还为什么要把生母杀掉的解释为:“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之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意思说,这不是你们小孩子、蠢家伙所能理解的。以往国家之所以闹乱子,就是因为皇帝年幼太后壮年。壮年的太后寡居权大,就要淫乱妄为,无人敢管,你们没听说当年吕后闹的那些事情吗?”《魏书•太宗纪》记载:“初,帝母刘贵人赐死,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学长久之计。’”这是北魏实行立子杀母的渊源。这些也就成了后人评论“立子杀母”原因的依据了,从表象上看也确是如此。
汉武帝刘彻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时继位,本想立即有所作为,却处处受太皇太后窦太后掣肘。他喜欢招纳贤良、兴办儒术、奖拔儒士,士大天们欲归权于他,为他草拟了巡游天下、举行封禅、改历法、变服色等种种方案,刚刚启动,就被讨厌儒术、喜爱黄老学说的窦太后扼杀了,对举事大臣进行了拘捕查办,逼其自杀了事,汉武第一次“尊儒”就这样被废止。可以说窦太后在世时,汉武是处处受其压制,空怀一腔热血,只得等到了六年后窦太后去世了,才得以大展宏图。这对汉武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他后来确定继位人、防止后宫干政上。他在位五十四年,晚年时却做了一件愚蠢的事,听信佞臣之言,在所谓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戾太子自杀身亡。后为继位问题而伤透了脑筋,在六个儿子争夺中,汉武帝最后选定了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又担心正受宠的幼子母亲会专权,从而动摇刘氏的江山。于是就萌生了立子杀母的念头,在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前,毅然决然地将自己最宠爱的、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开了立子杀母的先河。但这项制度在汉朝后来并未继承下来,一来是皇位继承毕竟有宗法制确立了嫡子和长子优先权作保证,二来是与占封建统治地位的儒家“仁政”思想相背离。

没想到,这项极不人道的“立子杀母”制度,竟被北魏拓跋王朝捡起,立为皇位继承的最高制度而坚持。这又是为什么呢?北魏王朝诞生于淝水之战后中国北方再次分裂之时,是由当时的鲜卑族拓跋氏从战争中打出来的,其民族之落后、创国时间之短,显示出必须要采取断然措施来巩固已取得的江山,皇位继承问题就成了天大的事。“立子杀母”制度就得以被拓跋王朝从汉武帝那里拿来。北魏建国之初,并没有确定父子之间进行皇位传承,也就谈不上宗法继承制了,皇位继承人的设立与继位,是受到母系影响的。鲜卑族仍然遗留有母氏社会的特征,尊宗女性,讲究“先母而后父”,“怒则杀父兄而不害母”,母亲强大儿子的势力才会壮大。对于皇上来说,母亲和妻子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极强的话语权、庞大的母系势力。这些对于已接受汉文化、要建立以男人为家天下的拓跋王朝来说,显然成了巨大的障碍和无限的风险。为了及时有效而又迅速地消除这种障碍与风险,北魏王朝开国者道武帝采取了铁腕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态。他利用战争,强制性的将母族贺兰部、妻母族独孤部、祖母母族慕容部进行离散,逼死生母贺兰太后,又打着拓跋部有着所谓的“子贵母死”祖制,赐死太子生母刘皇后,最终建立了残忍的“立子杀母”皇位继承制。这项制度直到北魏宣武帝时才告终止,历经七朝上百年。被终止的原因说来主要也有两点:一是说宣武帝信佛,不忍杀生;二是立子杀母造成了后宫妃嫔们不想生皇子,反而危及了皇位的继承。
以上便是“立子杀母”制度的由来。 如果对“立子杀母”制度进入深入的考究,恐怕就不仅仅是为避免后宫干政、确保江山不旁落外戚之手那么简单了。依笔者愚见,封建王朝的“家天下”,以及为保住这个“家天下”而实行的封建专制,才是最终祸首。
中国历史进入原始父氏社会时,男人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氏族对抗的力量。男人依靠经济上的优势,由主导向统治地位迈进,引发了社会的巨变,开启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演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的出现,将男人推向了统治的巅峰。而夏启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此便有了以男人为雄居的“家天下”之尊。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男人才是家的一切,而女人则成了男人的附庸与“用具”。小家中是一妻多妾,夫为妻纲;大家里,一后多妃嫔,后宫不得干政成了铁律要求。可女人并不就此甘心自堕,举手投降,自然就有人奋起抗争,于是临朝称临、垂饰听政,甚至是直接称皇也成了她们的选择。而唯有的资本就是以色侍君而受宠得以干政,更重要的则是母以子贵而通途,吕后临朝临制、武则天称皇、慈禧垂帘听政就是明证。东汉自汉和帝之后,太后与外戚总是立幼小的皇帝,即使出生才百日也要去长立幼,好让自己能够得以临朝专权,这说明女人是不甘心屈居下位的,一有机会就抗争。但男人总是时刻保持戒心,决不会轻易拱手相让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于是防外戚干政在皇位继承上,就有了立子杀母的残忍之为和断然割爱之举。“家天下”就成了“立子杀母”的根本之恶,封建专制则成了立子杀母确保家天下的残暴帮凶。

“立母杀子”后果真就能防止外戚干政吗?看一看实行严格的“立子杀母”制度下的北魏王朝就会明白。北魏王朝传到第七代孝文帝时,他5岁继位,却由历史上有名的冯太后执政,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达几十年之久,只是到她去世后孝文帝才得以亲政。“立子杀母”制度不但没能遏制住外戚弄政,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不知拓跋氏的先祖们,如果在地下有知的话又是如何感想的?原来冯氏为文成帝的皇后,她不受宠也没有孩子,却因为皇上杀太子之母而使她得以“养其子”,“立子杀母”反被她钻了空子而得手。
到了清王朝时,有人也想祭起“立子杀母”的神器,却只是痴人说梦一场。清朝咸丰六年,清文宗宠妃那拉氏生子载淳,当立为太子。大臣肃顺等人担心那拉氏一旦成为太后就会博势专权,劝咸丰效法汉武帝故事以绝后患。咸丰帝犹豫未决,到临终时才给了皇后钮钴禄氏一道密诏,若那拉氏真有越轨行为,即可立即赐死,以绝后患,将难题留给了东宫。但东宫哪里是西宫的对手呢?历史再次不幸地被汉武帝言中。
历史已逝,沧海桑田。“立子杀母”制度也与封建王朝一道埋藏。今天再次谈起它来,只是想说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什么都可能会发生,唯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才能还本正源,根绝残忍制度的建立和人间悲剧的发生,推进文明的进步。
二〇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