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 距
文/魏昌盛
周力跑过一段时间顺风车,也就是顺道拉一些客人,赚点茶水钱。
那是一个寒冷的傍晚,飕飕的凉风在车窗外吹着,偶尔钻进门缝,发出“鸣鸣”的响声,周力正开着车经过火车站,远处,他发现有一位男子站在路旁。男子的一只手搭在拉杆箱的顶部,另一只手紧紧地按住自己的衣领,一只包斜挎在男子的肩上,周力第一反应是外地来的。
车缓缓地停在了男子的身旁,“要送吗?”周力打开车窗问。那位男子没吱声,拉开了后排座位的车门。男子关好车门后,周力问:“先生,去哪里?”男子带着南方的口音答道:“师傅,去威斯丁酒店。”周力勉强地听出来“威斯丁”三个字,并向这家五星级酒店驶去。
一路上俩人没说话,不一会威斯丁酒店到了,那位男子问:“师傅,多少钱?”周力想:这人有钱,多收点,不要白不要。于是周力从驾驶室转过半边身,抻出了一根食脂,那位男子既没还价也没询问路途的远近,爽快地从皮夹内取出了一佰元,下了车径直向酒店走去。
周力拿着这一佰元,心里并不爽,觉得良心上有些过意不去。此后周力再也没跑过顺风车了,进入一家公司做了一名业务员。
刚立秋,天气依然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地面,烤着他。从业务单位出来正值中午,路面无风,无遮挡物,刚植不久的小树,也被太阳晒的似乎喘不过气来,周力除了浑身是汗,肚子似乎还在直叫饿,这都不重要,关键他必须找到城际BUS站牌。
从省城到现在周力所在的镇上,顶多一个多小时车程,周力清楚的记得,早晨他是从这儿下车的,回去的站牌应该在下车的对面,对的,周力的确找到了站牌,可那站牌斜立在半空,随时有倒下的危险。周力还是相信这处站牌的作用。
周力等了许久,远处来了辆公交车,他站在那儿,不断地向司机挥手,以示停车,司机在车内摇摇手,又指了指前方,大摇大摆地开走了。
周力很失望,也很奇怪,有站牌为什么不停车?好在时间还早,不至于晚上回不去家。他正想着,由远而近驶来一辆电动三轮车,而且慢慢地停在了周力面前,开三轮车的是位老大爷,面带慈祥地从车窗内边摆手边大声说:“这个站牌不停车了!”周力走近车窗问:“老人家,哪个站牌停车?”大爷说:“你上来吧!我帮你送到前面的站牌。”
车上,周力问:“老人家,您的车是跑营运的吧?”大爷答道:“是的。”周力有点后悔:这下残了,上车前也没问个价钱,弄不好要被很很地宰一顿。
前面是红灯,三轮车停下后,正好有位行人,皮肤早已被太阳晒的黢黑,一只双肩包在背后晃来晃去,这人四下张望着,看起来像是在找什么地方,大爷在车窗旁喊了一嗓子,这人没听清,延着斑马线快步走着。
绿灯亮了,三轮车启动时发出滋滋地摩擦声,眼看到了下个站牌,大爷停下车对周力说:“到了,找个树荫下等车。”周力“嗯”了声并问:“老人家多少钱?”大爷回答:“不要钱。”周力说:“那能不要钱呢?”大爷说:“小伙子,天这么热,出门在外不容易,省点钱买点吃的。”说完,大爷帮周力打开了后座位的门,周力下了车,三轮车刚启动,周力将20元丢给了驾驶室,结果钱又被大爷丢了出来。
周力捡起被大爷丟出来的20元,看着渐渐远去的三轮车,感慨万分……
【作家名片】
魏昌盛,笔名:魏华、山水之间。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早年受教于鲁彦周、陈登科、张锲等老一辈文学艺术家的熏陶,多篇小小说及作品发表于《首都文学》《中国作家在线》《中国五矿报》《湖北文学》《河南文学》《桥头文学》《文学百花苑》《宝安日报》《灌河文学》《江淮文学》等报刊杂志及微刊文学平台。《桂花树》获2014年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一等奖,《我的故乡》获“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以上二篇作品被编入书籍出版。《我与地铁报》获合肥地铁报征文优秀奖,部分作品百度可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