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从农村一个什么也不懂的野孩子,来到了来到夏津县城北胡官屯小学就读一年级,从此,开始了人生中的新的里程。
当时,教我们的是一个女老师。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高高地个子,扎着两条大辫子,大而白晰地脸庞,慈眉善目,滿面春风。她诲人不倦,和蔼可亲,对待学生,就象母亲般无微不至。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仍没有忘记启蒙老师给予的一切。
我们从小都是只有乳名,是启蒙刘老师第一次给我起了大名。记得起名时,她先询问姓什么,男生还要问在什么辈上。轮到我时,我一一作了回答。刘老师思忖了一会,说,就叫金水吧。我放学后告诉了父母。大人说,咱这里有重名,还是叫老师改一个吧。刘老师脾气好,也不嫌烦。起了好几个,都不合适。最后,她想了想,就笑着说,叫金枝,金枝玉叶。这个名字,虽然有点女人味,可寓意很好,象征荣华富贵吧。这个名字,伴随着我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给我带来了许多好运,受用一生。

记得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页,是毛主席的一幅彩照。他老人家穿一身浅蓝色中山装,戴一顶浅蓝色的帽子,微笑着神采奕奕地向人们招手。上课时,刘老打开课本,高高举起,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带领全国人民翻身当主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我第一次知道了毛主席的伟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沒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刘老师教我们读书写字学文化,使我成了家庭当中第一个识字的文化人。刚上学头几个月,没有课本,就先学写自己的名字。她把每个人名字写在各自的作业本上,然后,再教我们一遍遍写,手把手教,直到学会为止。另一门功课,就是学拼音。以前,都是老式拼音。到了一九五八年,我们第一批学上了拉丁拼音。刘老师把aoe写到黑板上,然后就带领学生一遍遍练发音。不知教了多少遍,刘老师的嗓子都喊哑了。学会了拼音,为我们今后学文化插上了翅膀。回想起来,自己现在常用着的拼音,还都是刘老师教的。
刘老师教书育人,滿滿地都是爱,是老师,更象母亲。对学生,她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爱。记得是一九五八年冬,我患了感冒,黑天白夜咳嗽起来就没完。在那时,生活还比较贫困,一般象这头疼脑热的病,从不吃药,都是自生自灭。有一天下午上课的时侯,刘老师正在讲课,我突然又咳嗽起来,一阵接一阵,咳得喘不过气来。这天傍晚,临放学前,刘老师把我喊到她的办公室,从兜里掏出一个纸包,里边放着两片黄豆粒大小的西药片,塞到我的手里。并嘱咐说,回到家,赶紧服下,看你咳嗽地多么厉害。我把药片攥在手心,顿时有一股暖流在胸中升腾。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第一次吃西药。几片药,整整温暖了我几十年的人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桃花十里,是因为春雨的温柔;征帆远航,是那熏风的亲吻。
我的启蒙刘老师,现在已是耄耋之年。真诚地祝福刘老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